标题 | 材料的色彩在绘画中的运用 |
范文 | 苏楠 摘要:现代绘画作品中,艺术家逐渐关注材料的审美价值,把材料自身的色彩特点运用到画面中,以此传达个人情感。德国新表现主义安塞姆·基弗的绘画的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材料,他突破传统意义上的绘画方式,使作品具有个人风格特色。本文以基弗绘画作品中材料的色彩特点为切入点,通过基弗作品中色彩所传递的视觉感受,探讨材料的色彩在绘画作品中所体现的精神内涵。 关键词:色彩:材料:基弗 中图分类号:J2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 (2020) 03-0037-02 一、引言 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艺术家的创作理念发生改变,综合材料绘画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绘画形式,冲击着人们的多种感官,使观赏者更好的感受作品所带来的艺术氛围。艺术家的绘画作品在材料的使用上不是胡乱的杂糅,而是认真思考不同材料的特性后有选择的运用,这使材料有了新的表达形式。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色彩,材料的色彩对构成色彩关系及其重要,艺术家对材料中色彩的使用也有一定意义。 二、材料的色彩语言 任何材料都具有色彩,相同的颜色由于载体不同,呈现出的色彩不同给人的视觉感受也不一样。明度高或纯度高的色彩给人强烈的视觉刺激,让人感觉轻快:明度低或纯度低的色彩会给人深沉感。色彩是材料的一部分,材料通过色彩呈现自身的质感,色彩的出现也依附于物体上,两者相互依存。许多艺术家利用材料表现画面,使画面既有材料的物质属性,又有材料的色彩特点。 三、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的色彩 1.现实世界的色彩。基弗安塞姆·基弗是德国新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作品中运用各种综合材料来表现画面,作品中用灰色材料堆砌出厚重感来表现荒芜场面,在视觉上给人强烈的冲击力。这种绘画形式的形成与他所处的现实世界有关。基弗出生于二战期间,二战是一段残暴而血腥的历史,德国挑起这次战争带来的灾难是毁灭性的。同盟国对德国的战后制裁使德国变的混乱荒凉的,没有生机的黑暗世界让人看不到未来。德国到处都是炮火轰炸留下的残骸,恶劣的生存环境使德国弥漫着绝望和无助的氛围,这些场景的色彩从视觉上来说就像铅一样灰败。整个德国是低沉的颜色,材料的腐蚀,砖瓦的破碎,铁锈泥垢堆积,使之呈现低明度,给人一种沉稳压抑的色调。即便之前的德国存在色彩亮点,也被压缩在废墟的某个色阶里了。大地的满目疮痍掺杂了“肮脏”的颜色,含混的灰色对部分亮色进行包裹,使大地表层出现凝重、暗沉的灰色。废墟的时间性构成了视觉色彩的另一面,时间使废墟的面积扩大,废墟的暗灰色在没有轮廓限制下无拘束的扩张,给人造成的视觉感受更强烈,这种灰色的现实色彩对基弗的创作产生了影响。 2.精神世界的色彩。德国这段黑暗的历史不仅对社会环境造成了影响,对人们的精神世界也造成了打击。人们的情绪状态是忧伤、痛苦的,未来是绝望的,前途是灰暗的。基弗作品中混沌的灰色不仅代表战争造成社会生活的惨败,更代表人们精神的毁灭。《圣经》的开篇提到,起初,神创造了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世界在一开始就是混沌的。希腊神话诗人赫希尔德认为,宇宙最开始的样子就是混沌。基弗喜爱表现纳粹时期的恐怖、历史文化和神话,从画面的色彩上看是暗淡,灰沉沉的,肮脏混沌的。基弗对精神的净化总是充满了希望,他想在完整的环境中表现心灵与环境的契合。基弗努力剖析德国民主的灵魂深处,把这种低沉,灰暗的情绪状态表现在画面中不仅仅是对历史现象单纯的模仿,更是使内心的精神语言得到升华。 四、材料的色彩特点及使用 1.铅材。德国新表现主义安塞姆·基弗的作品里经常运用铅这一材料,因为它是最基础与可塑的材料。铅是青白色的软金属,在空气中表面很快被一层暗灰色的氧化物覆盖,铅的熔点低又有很好的延展性。突破传统概念的绘画方式,把铅独有的色彩特点运用到画面中。在材料的选择上,基弗认为要选用有意义的材料,不认为观点可以在随便什么地方找到,而铅材具有许多象征性意义。很多武器是由铅制成的,武器既可以保护人类也可以毁灭人类。铅在《圣经》中多次提到;铅被炼金术师认为可以转化成金。铅不但具有很多象征意义,而且铅本身的灰色也与基弗要表现的情绪氛围相吻合。如中世纪的炼金术士会把铅的色泽和忧郁联系起来等;铅暗淡无光的灰色承载着精神性的象征符号。基弗作品的色调给人阴郁而厚重,这是由于他解放了色彩的使用方式,抓住材的色彩特点表现画面。材料本身的色彩被精密的安排到画面里,与厚重的肌理相融合,看似漫不经心的风格下传递着基弗的精神诉求。基弗说:“对我来说,铅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材料,你可以说它的浅也可以说它是深,但是它的颜色十分重要,你没法说它是深色还是浅色,它是一种颜色或者说是我不认识的颜色,我不相信绝对,其实总是灰色的。”基弗表现毁灭和重建的作品中,用铅的独特性来表现画面,铅的灰暗色泽和铅的沉重感相结合,使画面具有历经沧桑的压抑感。铅独有的灰色特征是基弗常用的绘画基调,运用铅材的暗灰表现残破的飞机与碎片,废弃的火车轨道,这既可以与历史更好的融合,又可以把战争带来的冷酷与压抑的灰暗感传达给观众。基弗作品《罗德的妻子》,在创作中使用了铅本身的灰色为基底,加上了油画颜料、水泥以及灰等多种材料的结合。把盐和铅混合运用,当盐溶化蒸发形成了白色和微黄色的结晶出现在画面时,作品在灰色的基调上就呈现出荒芜,被烧焦的视觉效果。基弗运用材料的灰色来达画面,给予观者令人震撼的视觉体验,使主题的凄冷和苍凉得到诠释,让观者沉浸在伤感、忧郁的灰色基调中。 2.混凝土、稻草及其它材料。混凝土本身具有坚硬、冰冷、灰暗的感觉,灰色调是混凝土的主要颜色,这一材料的使用决定了画面的主要色调。基弗运用混凝土来表现画面是从2002年开始,混凝土是建筑中必备的一种材料,即便建筑倒塌,仍能够在废墟中看到。运用混凝土来表现在废墟中的建筑物是对现实物体的直接模仿,而混凝土的灰色使觀众体会破坏性带给人们暗淡的无力感。基弗用混凝土表现的“塔”的作品中,灰色塔的沉重感处于即将倒塌的状态,让人感到悲怆。基弗用现代的材料去塑造一个精神的空间,混凝土稳固厚重的材质、暗沉的色调是对建筑的复现,而在倾倒边缘的状态是把作品转化为精神符号,通过灰色调来烘托“破坏”的氛围使作品更加完整。基弗的作品中也会出现稻草及容易腐化的材料,他将稻草混入颜料中,通过自然中腐化的稻草来反映生命的循环往复。稻草原本是金黄色的,腐化的稻草在色泽上变得暗淡,这种暗淡的灰黄色是对时间的暗示——时间会毁灭一切。基弗作品《黑化》运用了皮革条、植物纤维、稻草、虫胶等材料表现燃烧和腐化的状态,整个画面黑暗的语调,没有丰富的色彩。基弗还用泥沙、石子、水泥沥青、各种废弃金属材料、调色盘、头发等构成画面的沉重感,这些材料在色泽上都是暗淡的颜色,使基弗的作品在呈现出厚重肌理感的同时又保留材料的色泽痕迹。在《阿德莱德一我心中的灰烬》作品中,运用头发暗示仅剩的头部,衣服及背景均呈现暗灰色,幅画面似被烟熏过一样,这显然是战争造成的恶果,让观者感受到恐怖、暗淡,这些都与材料的色彩不无关系。 从材料的使用上,可以看出基弗对色彩的倾向性,混凝土、沙、粘土、沥青、铅等等,这些材料在色泽上就是冷灰,给人一种缺乏生命力的冷漠感受。基弗大部分作品是低纯度的灰色面貌,甚至一些作品中直接用铅和混凝土去表现,保持材料本身的色彩特点。画面中材料的粗糙、斑驳的肌理效果与材料本身的色泽相结合,使作品产生沉重的基调。基弗运用这种具有沉重的冷灰色材料去表现画面,看上去沧桑灰暗,这是战后德国大屠杀之后的灰烬的颜色。基弗的作品让人感到宏大而震撼,一方面因为作品是对战后德国灰败的社会现状的模仿,另一方面是通过暗沉的压抑色调传达基弗对内心精神的思考。 五、材料的色彩特点体现的思想内涵 1.历史性。基弗运用材料的灰色属性揭露战后德国现状,通过绘画作品把历史带给人的伤痛传达给世人。灰色是历史带给德国民众惨痛的记忆,在人们对战后所带来的伤痛与苦难避而不谈时,基弗客观的揭示了时间下的历史轨迹,把历史带给人们的状态展现出来。基弗作品是系列历史事件和历史回忆片段,他运用材料灰暗的色泽表现诗人的经典作品,天主教思想和纳粹的历史,以此传达悲伤和绝望。基弗用尖锐的方式重现20世纪的恐怖,比如他发表的向大海行纳粹礼的照片的行为,这种对历史的模仿具有悲剧性。基弗运用纳粹悲剧的方式对历史进行反思,给人压抑感和沉痛感,在脑海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在众多的物质材料中,基弗总是选用暗沉的灰色材料进行表现,因为这种色彩是战争的历史所带来,是他对记忆中所处的荒凉、混乱生活的反映。基弗通过绘画作品中材料的灰暗基调来表现历史中的废墟,希望通过历史性来反映人类文明的毁灭和重建,反映人类精神的无助和悲伤,这是艺术家内心悲剧色彩的传达以及对历史的思考。 2.神秘性。灰色总是给人以神秘感,因为这是一个中立的颜色,灰色的使用使颜色的界限变得模糊。基弗的作品通过浓重成片的灰色调来制造一个神秘的世界,营造一种天和地仿佛交融在一起的视觉效果。基弗的作品用晦暗、陈旧的色调表现万物的沧桑,用材料灰暗的色调烘托出凝重的氛围,来表达他对命运的思考。战争带给人是消极、毁灭的,毁灭过后又是创造新生。基弗的作品将毁灭与创造联系起来,并努力寻求一种新的平衡状态。基弗试图通过灰色的神秘性来表达画面,试图让人们忘记固有的规则,让人产生对理想世界的创造。 3.象征性。基弗出生二战后的在废墟世界,废墟象征着毁灭和希望,它既是事物的终点,又是新事物的起点,这使基弗的绘画作品的初始颜色都是灰色。灰色是循环的生命状态,是生命之初的能量,基弗把自己当作炼金术士,运用的看似虚无又有无限的可能的灰色属性材料运用到画面中。因此他把战后的残骸景象表现在画面里,他的大多作品里运用腐化的稻草及灰烬的堆积构成了灰色的废墟,杂糅出一片混沌的景象,而混沌的灰色是循环的生命状态,是生命之初的能量。对基弗来说,废墟和灰烬都是起点,他把这种起点通过材料的表现,色彩的灰色进行转换,使灰色升华到由精神引领的新世界中。基弗希望自己的作品是一种象征符号而不是具体的物象。 六、结语 基弗运用材料固有的色彩特点来表现忧郁、阴暗的空间世界,这个空间世界是充满了历史性、神秘感和象征性。在基弗的世界里,材料的选择和运用不是盲目的,是由艺术家精神领域、性格特点、审美取向所决定的。材料固有的灰色是废墟的象征,也是新生的象征,这种色调符合基弗心中的精神表达。在面对战争带给民众的悲剧时,基弗通过灰色的建筑、自然风景这些存在的事物用艺术作品去表达,把悲剧转化为力量,基弗从自己的观看角度出发,用材料的灰色来复现德国的现实世界,把宏大的场面用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传达给观众,以此表达自己对世界的思考。 参考文献: [1]鞠军伟.综合材料在艺术形态中的语言研究[D].沈阳:鲁迅美术学院,2013. [2]王珺,材料的物質感——解读基弗作品中的材料[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 [3]张铁,物质到精神的能聚[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0. [4]党晓南,探析在安瑟姆,基弗作品中神学思想的渗透[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E5lAnselm Kiefer.艺术在没落中升起[M].梅宁,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6]贡布里希,象征的图像[M].杨思梁,范景中(译).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5. [7] H·H·阿森纳,西方现代艺术史[M].邹德侬,巴竹师(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