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声乐艺术的抒情性与独创性
范文

    王颖

    摘要:声乐作品种类繁多,结构丰富,不同的种类或结构要求不同的情感体验方式。声乐作品的情感表现范围内极为复杂多变的表现过程,必须建构在真切细致的情感体验的基础之上,才能准确生动地再造出声乐作品的艺术形象和情感表现,声乐演唱不仅要符合作品主题形象和内容的要求,而且应在原生的基础上,从各个方面注入新意和表现,并对原内容和主题表现意义有所扩展和延伸,从而极大地丰富作品的外延和内涵。

    关键词:声乐艺术;抒情性:独创性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 (2020) 03-0086-02

    在谈及声乐艺术的表情机制时,已涉及抒情性问题。抒情性主要指声乐艺术“三情”(诗情、曲情、声情)中的声情。因为“三情”所形成的整体情感,都要通过最后的声情来加以体现,声情是声乐艺术整体情感再现的核心环节,它是集多重主观情感于一身的集中表现,也是声乐艺术情感表现成败的关键。

    一、声乐艺术的抒情性

    抒情性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整体情感的表现必须依据对作品深入细致的把握和理解。既要体验诗情,又要把握曲情;既要具有语感,又要富有乐感。因为,指意性的语言直接体现着人、事、景、物等种种确切的含义和形象以及喜怒哀乐的情感表现。为此,挖掘词义的内涵便成为演唱者表情的首要任务之一。词义的深刻内涵则从字音先起,领会字意和句意以及主题和内容所示的形象特征。同时,不能脱离词意本身的时代背景和环境,以及表现人物此时此地的情感体验。对词意的挖掘,不仅是让演唱者了解字面的表层意义,同时还要挖掘它潜在的深层含义。

    二是基调体验的准确性。这里说的基调,也就是作品整体的情感基础,如颂歌型、欢快喜庆型、庄严肃穆型、哀婉伤感型等。这里所涉及的是有关歌曲作品的体裁问题,不同体裁(如抒情歌曲、队列歌曲、叙事歌曲、幽默歌曲、劳动歌曲、歌舞歌曲等)的作品,在情感表现方面往往具有某些特殊情绪表现的规定性,即将其限定在某一种类的情感表现之中。情感基调的准确程度是作品整体情感体现的基础,也是内容和主题形象表现所不可或缺的。这种基调的体验往往伴有一种设身处地的切身感受存在,不同的规定性场景和角色,会产生不同的情感基调,它是演唱者必须把握的创作基础。

    三是情感变化的细腻性。在掌握作品基调的基础上,随之而来的是情感变化的细致处理。它一方面要求不放松对一字一音的情感体验和处理;另一方面又从整体表现上要求精益求精,对于一首情感表现相对单一的作品而言,其情感表达的准确性似乎还易于把握。但对较大型的声乐作品的情感表现,如歌剧选段、声乐组曲、声乐套曲等,它不仅要了解和把握人物性格、时代背景、所处地位与环境以及同剧中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等,还要了解特定情节与环境中人物情感的细微变化。有些作品甚至跨越了较大的时间范围。

    声乐作品体裁与题材种类繁多,结构丰富,不同的体裁和题材及结构,要求不同的情感体验方式。为此,不能简单地将某一种体验生搬硬套于类似的情感体验之中,而必须依据不同的体裁、题材、种类、结构等,分别体验出各自不同的感受。但又要防止将情感处理过于零碎而走向反面,更不能是简单的“看图说话”。声乐作品的情感表现,是一个较为复杂多变的表现过程,它必须构建在真切而细致的情感体验的基础之上,唯有如此,才能准确生动地再现声乐作品的艺术形象和情感特征。

    二、声乐艺术的独创性

    所谓独创性,是指二度创作的新颖性与合理性。新颖性是指演唱者二度创作的再造功能,即在依据原生作品的基础上,创作出别具一格的表现性、情感性的审美效应,逐渐形成自己独具的演唱风格和特征。所谓合理性,是指二度创作过程中的适度性和有效性。也就是说,独创性不仅应该符合作品主题形象和内容的要求,而且应在原生的基础上,从各个方面注入符合内容要求的新意和表现,并对原内容和主题表现意义有所扩展和延伸,从而极大地丰富作品的外延和内涵;绝不是脱离原生基础的、漫无边际的、随心所欲的自由表现。再造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行腔的再创造。或许有人不理解,原曲已是有腔有调,怎样再行创造呢?从无声的曲谱到有声的演唱,这里就包含着行腔的创造意义。因为书面的曲谱并不等于实际的音响流动,而从曲谱到口头的有声表现,也不是形式上的简单重复或机械式的传导,而是一种情感体验和有声转化的、有机的、能动的反映过程。这不仅体现了行腔的主体性,而且展示了行腔的生动性和风格特征。每一位演唱主体对行腔的创造都是不同的,并且各具特色。从一定意义上说,行腔的再造性既有将书面作品诉诸于实践的过程,又有行腔独特意义的生成。特别是润腔手法的运用,使行腔更为准确生动,情感更加细致入微,同时,使作品的造型要求更加具有性格化和特征化。

    第二,行腔的潤腔技巧。主要指装饰音的合理使用。这种手法不仅能为旋律的表现增色添彩,而且可以表现出细致的情感变化,对作品语势的力度、速度、节奏等,发挥着修饰与润色的色彩性作用。从而将旋律乐句婉转起伏、迂回缭绕、润饰渲染得血肉丰满、韵律和谐,大大增强了细微精致的情感变化。声乐演唱常用的润腔装饰主要有以下几种。

    倚音。倚音不单是为了字调音高变化的需要,它能使字的音准与旋律音调和谐一致,从而达到字正腔圆的要求。因而,它同样具有表达语气情感的作用。倚音有长短之分,短倚音又有单、复、前、后之分。为此,演唱中必须注意倚音音值的长短控制,使其自然、轻巧、敏捷,并与主音达到有机的结合。

    滑音。它有上滑音和下滑音之分。这是丰富语气表现和语言风格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演唱中,还可以将滑音的速度加以控制,可长可短,依据字音和情绪的要求做不同的处理。

    回转音,又称波音。它是一种活泼、敏捷的装饰音,往往出现在主干音上方,音时较短。它能够增强旋律的细腻性和表现性,并具有较强的抒情特征。

    颤音。颤音是一种表现力极强的装饰音。在主干音上方用“tr”表示,以此来显示其时值的长短。颤音可比回转音长,并且需要有饱满的气息做支撑。

    第三,行腔的创腔手法。虽然润腔在某种意义上已有创腔的性质,但还不是根本意义上的创腔,只是在一定“腔格”或框架基础上的局部润饰而己。而创腔是依据歌词,进行整体的曲体结构创造。由于音乐素材的选择与曲调旋律创造的方式不同,对创腔的性质与要求也就有了原则的差异。

    一般的歌曲创作是以歌词为基础的旋律创造,并运用各种旋律发展手法去创造全新的旋律结构和形态。但戏曲、曲艺则往往是倚声填词,为此受到一定唱腔曲体、音调、旋律、节奏、调式调性等的制约。因为固有的曲牌或板式往往不能适应新词的要求,所以出现了创腔的任务。从某种程度上讲,创腔主要是对我们传统戏曲和曲艺中的固有曲牌而言的。它对一般的歌曲创作没有实际意义,但可从另一个侧面启迪我们的思路,拓宽我们创作的视野。

    戏曲、曲艺中的创腔,除专业作曲者的设计外,基本上是由演员在具体的实践中来完成的。这样便出现了原曲和创腔结合的变化腔。变化腔是在遵循原曲风格特征的基础上,展示出不同程度的新格局。这是我国传统戏曲、曲艺艺术的独特魅力,它不仅推动了声腔的艺术创造,而且显示了这种创造的审美创新意识和存在价值。

    总的来说,行腔的创腔手法虽然是针对传统戏曲和曲艺而言的,但不能由此否认歌曲中创腔的作用和意义,不能否认它在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中所起到的不应忽视的情感表现和审美创造。

    三、结语

    综上所述;声乐艺术以它综合的结构和“多维化”的性质,构筑了一个形象生动而鲜明、情感丰富而细致的表现形式,综合的理论体系和多元的创造性使其作为本体存在的形式和内容,更显得内涵丰富而广阔、情感深远而富于变化。

    参考文献:

    [1]李波,谈声乐艺术的抒情性与独创性[J].戏剧之家:理论版,2011.

    [2]陈殷斌.浅谈声乐表演艺术的创造性[J].音乐时空,2014 (24).

    [3]甄晓军.浅谈音乐艺术的抒情性[J].宜春学院学报,1996(0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