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关于水上避难场所设计的构想 |
范文 | 杨庭钧 王思天 摘要:海上漂浮建筑、漂浮岛的概念并不新鲜,而且很早就开始成为建筑设计师、工程师、能源学者和人类学者的议题。但是在此之前,大多数关注点主要在解决如何更好实现水上建筑和美观性。实际上,随着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自然灾害越发严重,漂浮建筑需要成为未来主流建筑,真正从概念变成真实存在的实体,这少不了对于建筑本身可持续和绿色环保的进一步探讨和深入研究。 关键词:漂浮建筑;海平面上升;自然灾害;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06-0193-01 一、引言 海平而上升作为下一个时代人类必将而临的问题,必然需要一个绿色、可持续、高效且无污染的应对方案,这一方而能够减缓自然灾害对于人们生命财产的威胁,另一方而也是为极端情况下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一种可能性。 二、主要问题 自然气候的恶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使得干旱天气的出现越来越频繁,又由于自然气候和人工建设的双重影响,雨水不能就地消纳,滋润土壤,反而造成了土地龟裂。同时,全球变暖带来的海平而上升也有可能威胁到人类城市的发展,未来将会有大量的沿海城市而临淹没的风险。 此外,人类还面临着多种多样的自然灾害,地震、酸雨、沙尘暴等,人类所要而对的自然灾害和风险也愈来愈多,可用的土地越来越少,在大自然而前,人类能做的只有提高前瞻性,做好一切有可能的预防措施。 自然灾害作为人类亘古不变的难题,必然需要一个可靠的应对方案,这一方而能够减缓自然灾害对于人们生命财产的威胁,另一方而也是为极端情况下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一种可能性。因此,建筑的设计必须能够在保障人们生活空间和满足城市发展的同时也能给人们带来更好更安全的生活体验。 水上建筑由于借助于水,对于地震等自然灾害带来的伤害有着天然抵抗力,可以被自然地削弱。同时也不需要围海造陆,避免了土质和生态被破坏。在建筑理念上就先天具有一定抗灾性,同时这种水上建筑开发利用的是海洋而积,不会占用宝贵的良田,避免耕地不足等社会问题,甚至能够创造新的耕地,供应人们所使用。 三、建筑群结构 目前为止,我国多灾害避难场所的规划研究和发展目前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以方向来分,大致可以被分成两种主要类型,一种是以抗震防灾为主要方向,在这种基础上探讨能够广泛适用于多种灾害的避难场所规划策略。另一种是突出综合性的防灾理念,基于具体地区经常或大概率发生的多种主要灾害开展对于避难场所的研究和规划设计。 建筑计划在采用分布式布局的基础上采用子母建筑的设计,即在相同的水中有一个母体建筑和多个子建筑组成建筑群,子建筑单体以彼此分开的完整的浮动单体放置在水中。互相之間由独立的浮动道路或者船作为主要交通方式,连接起来形成一组建筑物。而母建筑作为建筑核心,对应城市中的CAZ(中央活动区)地位,同时负责最重要的资源与动力供应;以子建筑对应城市中各个不同的功能区,可以根据需要可以自由增加或减少子建筑的数量。这种布局的优点是,单个建筑物单体(即子建筑)通常比大型基地(即母建筑)要小得多,而且子建筑的结构简单,更加易于设计和施工,建造成本也更低,同时其小巧的体型也为后期组合提供了更大的自由性,并且每个单体都能获得更大而积的临水区域,增加了建筑的和水的交互性。 四、设计与可持续 首先,水上建筑必须从人们的居住体验、身心健康和人文情感出发。水是城市的命脉,分析古今中外的大城市群,基本都是依水而建。从古至今,人们一直有将房子盖到水上的想法,而建筑建在水上,环境适宜,风景优美,是人与自然的纽带。 其次,从建筑本身的功能性而言,建筑核心目的是作为紧急避难场所,但是我们也得在同时考虑到非自然灾害发生时期建筑的使用和损耗。因此,为了不浪费资源,我认为建筑的设计必须考虑到平时使用的需要。建筑可以作为城市的拓展部分,为陆地分担一些城市职能,例如图书馆、博物馆、体育场等,以此来丰富自身功能性。 当然,灾害发生具有突发性,在设计这些建筑的同时,也要预留足够多的紧急避险空间,考虑在自然灾害发生的紧急状态下是否能够提供足够的人员承载能力。 对于自然环境,我们应该把保护环境和尊重自然生态作为基本的原则。对海洋的开发必然会对环境与生态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必须优先考虑。从生态来说,人类从陆地转移到海上生存,其生活食物来源必然会从耕种游牧,转移到渔业,过度捕捞海洋鱼类会严重影响生态平衡。 因此,建筑本体最好拥有一定的种植和养殖空间,为人类提供食物的同时,丰富生物多样性。同时,要保障与大陆之间的连通性,非紧急状况下主要以陆地供应为主,减少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依赖。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