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肖邦《第一叙事曲》音乐研究 |
范文 | 柏玺 欧吉询
摘要:肖邦《第一叙事曲》在曲式结构上接近奏鸣曲式原则但没受奏鸣曲式框架约束,创造性地将奏鸣变奏回旋原则融于一体。本文尝试从和声曲式角度进行分析,希望为学习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肖邦;《第一叙事曲》;和声;曲式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4-0084-01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4.060 自由的奏鸣曲式 肖邦研究者认为,第一叙事曲在受到密茨凯维支叙事詩《康拉德·华伦洛德》的影响下创作。故事内容是立陶宛人反抗日耳曼武士团统治。男主倭尔特和女主阿尔多娜,二人决心挽救祖国的命运,最后以身殉国。和声方面强调了属功能,在和旋的解决和进行方面都做了大胆创新,大量采用属7属9属13和弦及副属副下属和弦的连锁进行,频繁的转调离调和声模进意外进行等,增加和声推动力。 引子(1-7)始终没有明确调性,6-9小节的和旋序进为 s6-k46-v-t,这里的和旋解决延续到主部开始才将其解决。 1.??? 呈式部 主部(8-36)复乐段第8小节至9小节是主部核心材料。从9-10小节开始下行二度对答是曲式中经典的叹息反复,第22小节旋律达到高点后急剧坠落。第26—36小节构成经典肖邦式悲伤多情一步三叹的乐句。 连接部(36-67)此部分具有独立的艺术形象,不像古典时期奏鸣曲式中的连接部仅有桥梁作用。连接部节奏多为切分节奏有一种不安的情绪后逐渐加快加强,至40小节低声部的重复八度和高声部的重音,发展成激情的浪潮,至最高音后逐渐降低。 副部(68-82)复乐段该部分速度慢歌唱性强像优美的女子,不禁联想密茨凯维奇故事的女主阿尔多娜。68—69小节这段音乐的美妙源于和声安排的反逻辑,连续的七和弦模进却得出新颖的声响效果。第72小节通过bE大调的重属增56和弦转到c小调,并且延迟解决到增六和弦。 结束部(68-82)力度保持在 PP力度和声安排为 N6—Ⅳ一Ⅴ,为展开部做调性准备。 2.??? 展开部 频繁转调力度也由pp到ff形成强烈反差,双手音乐织体由原来单音旋律织体变成和旋织体,旋律采用大量模进达到全曲第一个高潮点,以此来塑造出主人公华伦洛德为祖国复仇的英雄形象。 Ⅰ是展开主部材料(94-105)调性 a小调,该部分处在调式的属持续音上进行展开,但属音在低音上的持续一直没有解决,所以给人惶恐感觉。最后在强力的八度和弦中爆发,与呈示部的抒情温柔的形象形成对比。塑造男主人公倭尔特的英雄形象,营造辉煌的声响效果。 Ⅱ是展开副部材料(106-125)调性 A大调,在高音区部分做戏剧化调整,伴奏采用柱式和弦和声灵活多变色彩丰富。 Ⅲ是带有即兴性质的新材料展开(126-137)E大调带有即兴性质的展开段落全曲展开中心。第127节运用了小属九和弦表现展开部具有的不稳定性。 Ⅳ带谐谑曲性质的材料展开(138-165)有谐谑曲性质,调性安排为双重调性,138-145小节部分采用高声部 g小调旋律声部和低声部 bE大调。有欢快和紧张交织的效果,就像叙事诗中倭尔特在怀念与女主一起的美好,身边却是紧张的战斗。 3.??? 再现部 肖邦将主部副部的再现做了改变形成主副部倒置现象。 副部(166-180)没有调性回归继续强化调性冲突,构成这样的调性布局,有不完美的感觉。而倭尔特的以身殉国,波兰的沦陷,这些都不完美,我想这就是肖邦对表达内容的考虑,从而改变传统的调性安排和再现主副部顺序。 连接部(180-194)调性布局为 bE—g为主部再现做属准备帮助调性回归主调g小调。 主部(194-208)规模缩减,在属持续音上完成动力再现。 4.尾声 采用新材料创作尾声,有缓和矛盾冲突的作用。 Ⅰ(208-216)调性为降 E大调音乐旋律变得紧促,仿佛在描绘倭尔特为潜伏帝国的画面。 Ⅱ(216-251)用八度装饰旋律,旋律热情仿佛描绘了战斗的激烈。 Ⅲ(251-264)左手的减七的和旋就像命运的审判即将到来,然后是类似肖邦葬礼进行曲中暗淡的柱式和弦与悲壮的音调交替出现,最后八度音阶进行从慢到快反行到齐奏,宣判英雄慷慨就义的悲剧。 参考文献: [1]钱仁康.肖邦的叙事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