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校音乐欣赏课的审美教学探析 |
范文 | 吴袁媛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素质教育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院校的音乐欣赏课可以有效地实施审美教学,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主要从高等院校音乐欣赏课审美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高等院校音乐欣赏课的审美教学分析两个方面,针对我国高等院校音乐欣赏课的审美教学进行了深入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高等院校;音乐欣赏课;审美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一、高等院校音乐欣赏课审美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水平,各个高等院校都开展了音乐欣赏课的审美教学,教师在进行音乐欣赏课的审美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水平以及综合素质,但是,教师在进行音乐欣赏课的审美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过去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许多高等院校都没有开设音乐欣赏课的审美教学,而是更加重视文化课的教学,这样虽然使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得到了提高,但是大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综合素质都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第二,许多教师在开展音乐欣赏课的审美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按照音乐欣赏课的审美教学的宗旨进行教学,只是为学生讲解一些课本上的音乐知识,没有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型的、复合型的、应用型的人才;第三,许多教师在开展音乐欣赏课的审美教学的过程中,缺乏与学生的互动环节,教师应该多开展与学生互动的活动,例如进行话剧的排练活动,进行歌舞的排练活动等,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高等院校音乐欣赏课的审美教学分析 下文主要从在高等院校音乐欣赏课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的景物美、在高等院校音乐欣赏课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的人物美、在高等院校音乐欣赏课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的意境美几个方面,针对我国高等院校音乐欣赏课的审美教学进行了深入具体的分析。 (一)在高等院校音乐欣赏课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的景物美 在高等院校音乐欣赏课的审美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适当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帮助学生感受音乐作品中的景物美,进而使学生抒发对祖国大好河山以及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还可以有效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在进行高等院校音乐欣赏课的审美教学过程中,可以多为学生准备一些我国的民族音乐,我国的民族音乐的旋律都非常优美,而且还非常流畅,这些曲目所塑造的音乐形象也都非常生动鲜明,大学生在聆听这些民族音乐的过程中,会被乐曲中的音乐形象深深地吸引,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过程中去。教师在进行审美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吟唱,在吟唱的过程中分析乐曲所表达的意象,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曲目中所运用的各种对比手法,还可以使学生对曲目中的美丽景色进行更加深入地感受,从而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二)在高等院校音乐欣赏课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的人物美 在高等院校开展音乐欣赏课的审美教学,可以有效地激发大学生对音乐曲目的美好感情,与此同时,还能够对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进行长期的培养。在国内外众多的音乐作品中,许多音乐作品都对人的美好情感以及高尚的情操进行了赞扬,对丑恶的人事物进行了揭露,对积极向上的善良人物进行了褒奖,对社会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的风气进行了嘲讽。音乐创作家在进行音乐创作的过程中,大都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自己的音乐作品中,作品中的每一个音符都充满了创作者的期望。 (三)在高等院校音乐欣赏课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的意境美 在高等院校开展音乐欣赏课的审美教学,可以有效增强大学生追求远大目标的理想,增强大学生对未来的信心。在众多的音乐作品中,每一部音乐作品的旋律、所表达的情感以及所营造的氛围都是千差万别的,这些不同都表现在音乐作品的意境之中,每一个音乐作品的创作者在进行音乐创作的过程中,都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在音乐作品的意境之中。因此,教师在进行音乐欣赏课的审美教学过程中,要积极的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中的意境美进行更加深入的感受,从而满足学生的审美需求。教师在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作品中的意境美的过程中,要从音乐作品的主题切入,然后對音乐作品中的意境美进行深入的领悟以及感悟,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真善美的鉴别,从而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陈寿琴,刘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校传承研究——以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为例[J].音乐时空,201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