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不一样的青春舞曲 |
范文 | 陶陶 【摘要】《青春舞曲》这首歌曲歌词简单,朗朗上口,热情洋溢,老少皆宜。一次公开课的机缘,让我深入地了解了《青春舞曲》,通过一次次发现和一遍遍聆听,在我心中留下一首不一样的青春舞曲。 【关键词】青春;小鸟;民族;民歌;情感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青春舞曲》这首歌也许是新疆音乐作品中流传最广的,不光60后和80后的人会哼唱,甚至90后和00后也大都听过,年龄跨度之大,可谓老少皆宜。此歌曲短小,歌词简单,朗朗上口,或许是原因之一。唱起《青春舞曲》,总让人感觉热情欢快,青春四射;然而《青春舞曲》内在却饱含着种种情感和文化传承的价值,估计没有多少人能够更深刻地去研究。一次开设公开课的机缘,让我深入地去了解了《青春舞曲》,通过一次次的发现和一遍遍的聆听,在我心中留下一首不一样的青春舞曲。 一、西部歌王——王洛宾 “西部歌王”王洛宾《青春舞曲》的创作者,他的一生非常传奇,生于动荡的战争年代,作为爱国文艺工作者,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大量抗战歌曲。在政治纷争中,王洛宾不幸成为牺牲品,他曾三次入狱,在狱中一共待了16年,在最艰苦的岁月中,他仍然没有放弃创作,在狱中完成了一部话剧、二十余首囚歌以及几十首民歌。在他出狱后时间中,他用46年扎根于中国西北部,长期对西北少数名族民歌进行整理、创作,有“民歌之父”“西部歌王”之称。 王洛宾是一位民间艺术家,他长期与基层群众生活在一起,对民众的生活非常了解和熟悉,在基层生活期间,他汲取营养,充实自己,积蓄音乐创作灵感。他的作品多来源于民间,反映出人间真情,作品风格清新靓丽,乡土气息浓郁。王洛宾改编的民歌优美动听,朗朗上口,具有极强的民族音乐特色。代表作有《青春舞曲》《阿拉木汗》《掀起你的盖头来》《可爱的一朵玫瑰花》《玛依拉》等。他的作品感情真实,音调优美,深受广大基层民众喜爱和传唱,对我国及世界的音乐艺术具有较大影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王洛宾推广民族音乐艺术,向全世界展示我国民族音乐艺术,为中外艺术交流发挥着积极作用。带着对歌王王洛宾的怀念和崇敬之情欣赏这首《青春舞曲》,能够感受那个年代青年人的革命激情和乐观主义精神。革命中的青春尤其绚烂,也许生命短暂,但是不负青春美好为理想去拼搏去创造,这应该是作者想要表达的初衷。从他的音乐中可以深深感受他不因风霜煎熬而变调的生命之歌。 二、感受民歌的创作韵味 《青春舞曲》是新疆维吾尔族民歌,曲调新疆风格浓厚,符合维吾尔族人的民族特征。作品歌词简洁明了,如“太阳下山”和“花儿谢了”,通过自然现象表达出明天与明年。“美丽小鸟飞去无踪影”,这句歌词浅显易懂,但蕴含着很多道理,跟之前的“太阳下山”和“花儿谢了”对比明显,一个可以循环发生,另一个无法重复,影射之后的“青春”和“小鸟”一样,都“无法再回来”。仔细梳理你会发现,四句歌词分别突出“爬”“开”“飞”“来”四个动词,给人一种栩栩如生、富有生命的感觉。太阳爬、花儿开、小鸟飞、青春不来等,也与题目中的“舞曲”和谐共振。 第四句歌词“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在全曲中出现了四次,颇具深意,凸显出这首歌曲的主题,强调我的“青春”像“小鸟一样一去不复返”,实质上蕴含着一个深刻的哲理,作者是要鼓励年轻人“珍惜青春的美好时光”。王洛宾搜集到这首新疆民歌时,在歌词上进行了很大改动。原词中“别的那呦呦,别的那呦呦”是十个音节,“别的那”就是维吾尔语“小鸟”的意思,翻译过来就是“小鸟呦,小鸟呦”,但却只有六个音节,如果按照翻译过来的汉语直接填到曲谱中,既不符合格调的要求,也失去了民歌的味道。怎么办?必须对语言进行艺术加工。王洛宾灵机一动,把“别的那呦呦”变成这首歌曲的助词衬语,十个音节全都保住了,还平添了一种异域风格,整体风格并不显得割裂。在民歌中,往往看不到文人学者那种华丽的辞藻,大多采用形象生动、朴素浅近,富有动作感、音乐感、色彩感的词汇来表达主旨,王洛宾在对青春舞曲的搜集整理,虽然进行了汉语言的翻译,但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民族语言,增强了民歌口口相传的特点。 在歌曲旋律创作上,第一句和第二句的关系是同头换尾,继承的基础上又有变化;第三句旋律起伏较大,低音6和中声区的6形成八度的跨越,情绪比较激动;第四第五句与第一第二句的旋律基本相同,两句“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前一句“不回来”带有疑惑的味道,而后一句“不回来”的又落到了主音上,音乐的稳定带来一种强调肯定的情绪。前半段旋律采用了“起承转合”的民族音乐创作手法。 之所以把“别的那呀哟”开始称为后半段,首先是乐句的划分上,前面五小节各自成为一个乐句,而后面四小节,由于加入了衬词衬句,可以看做两小节为一个乐句,格局上由此不同。其次是旋律上的不同,前半段节奏统一,基本采用紧凑的十六分音符,旋律采用“起承转合”的写作手法;而后半段的节奏出现了新的音乐要素,那就是附点,附点之后出现了三十二分音符,风格上更为动感,演唱时更轻松有弹性,具有民族舞蹈的韵味,同时把维吾尔族人民那种热情活泼、开朗幽默的性格表达出来。 整首曲子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四句歌词七个乐句,乐句之间采用“鱼咬尾”的方式紧紧相连,歌与情结合在一起,“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唱起来令人欲罢不能。青春易逝,但我们更要热情地拥抱青春,让短暂的青春谱写出最美好的旋律。唱着《青春舞曲》,总让人心生一种奔放和豪迈,这是音乐带给我们的力量。 三、别样《青春舞曲》,焕发民歌新生命 《青春舞曲》的版本有很多种,李谷一老师对这首《青春舞曲》演唱的最大特色就在于恰到好处地唱出了一缕忧伤感,准确地诠释出了这首歌的含义,青春就像小鸟一样一去不复返了,经典的就是永恒的。 早些年罗大佑的摇滚版《青春舞曲》曾唱醒了很多人的耳朵,罗大佑在王洛宾原词之后写了如下后续:“这首歌我们祖先唱了千万次现在轮到他们的子孙来唱,日月轮回依旧花开花谢,依然多少青春继续不回。”歌词留下多少沧桑和感叹,成了最摇滚的青春舞曲。当时,罗大佑在创作中遇到瓶頸,要暂别歌坛,他在唱片后记中如此写道——他就是这样让我们深深记取了我们曾经共同紧握而不自知的青春,还有青春那永恒的舞曲。歌声中最重要的是使歌声能够传达出来的后面的东西。 玖月奇迹组合全新改编的《青春舞曲》,融入了现代电子乐器双排键的演奏燃爆全场,现代音乐和传统歌曲的碰撞火花四射,用现代人容易接受的音乐方式导入,然后用传统的民歌唱腔引出青春舞曲的主旋律,有时尚和经典的混搭,最符合年轻人的审美情趣,这样的作品不叫好才怪。 谭维维演唱《青春舞曲》是比较现代的感觉,采用了爵士的风格,改编了旋律、歌词、节奏、速度等,可以说《青春舞曲》在如此改编下几乎面目全非,但《青春舞曲》的旋律早已深入人心,它的任何细微的音符、节奏的片段,都能感受出《青春舞曲》的精神所在。将传统的民歌“流行化”“国际化”,是推动民歌发展的一种趋势。 《音乐大师课》中两个六七岁的萌娃用稚嫩的童声演唱了《青春舞曲》,让在场的每一个人为之感动。10后的萌娃已经站上舞台了,他们用音乐向大师致敬,让我们感觉欣慰,这是一种民族艺术传承的力量。《青春舞曲》有一种魔力,将不同年代的人们聚集在一起,为它欢呼,为它歌唱。青春就是要高歌,青春更要勇敢绽放。 中华民族的艺术是瑰丽多彩的,我们要热爱我们的民族艺术,更要喜爱我们的民歌。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只有继承和发扬具有我们民族特色的文化。《青春舞曲》让我们所有的青年人都懂得要珍惜时光,立足现在,拼搏进取,才能成为“美丽中国”复兴之路上的栋梁之才。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