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手语歌曲在国内外发展情况与流行趋势的分析
范文

    【摘要】在日常生活中,说话是交流沟通的主要方式。对于说话有障碍的人来说,这一种方式就行不通了,所以就有了一种特殊的语言“手语”。手语(sign language)是听力障碍或者说话有障碍的人互相交际和交流思想的语言,是“有声语言的重要辅助工具”。在日常生活中,对于聋哑人来说,“手语”是主要的交流工具。用手势比量动作,根据手势的变化模拟形象或者音节构成一定意思或词语,为了丰富自己的生活,聋哑人将一些歌曲改编成了手语歌曲。并逐渐融入流行歌曲中,广泛地被人们接纳。

    【关键词】手语歌曲;听力障碍;语言障碍;发展情况;流行趋势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在国内,手语歌曲对20世纪70、80年代的人们来说是非常陌生的。1982年由一支从日本来的残疾人艺术团将手语歌曲介绍到中国,并引起了社会的关注。1985年,上海聋哑技校的聋人教师李明扬和上海残疾人舞蹈团副团长岑爱斌联合编制了中国内地第一首手语歌曲《我的中国心》,并获得了“上海之春”音乐节的一等奖,之后的演出在“全国聋哑人表演艺术录像比赛”中斩获创作及表演一等奖;1990年,西安市聋哑学校的老师在全国首创了手语国歌《义勇军进行曲》;1991年,偶像组合“小虎队”推出新专辑《爱》的手语版本在我国台、港、澳同步推广,并赢得了数以万计的青少年的追捧。随后的一年内,歌手周华健新歌《朋友》也推出了手语版本;1994年,内地女歌手孙悦在中国大陆推出第一首MTV手语歌曲《祝你平安》,其中的浓浓爱意以手语的形式表现出来,手语歌曲不仅受到聋人朋友的喜爱,在青少年中的传播更为广泛;1997年至今,广州市残联举办的“广州市手语歌曲大赛”在世界聋人节或者国际残疾人日之际;1999年7月浙江理工大学(原浙江工程学院)的手语志愿服务社成立,青少年们学习手语歌曲的想法也逐渐提升为关爱聋哑人士;2008年,北京中华女子学院提出举办“北京市第一届手语歌曲”倡议,并联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的手语社。从20世纪80年代兴起至今,手语歌曲逐渐成为乐坛的一种流行趋势。

    在国外,1950年世界首个聋人话剧团在美国成立,演出手语音乐剧等;1980年,聋人话剧团应邀参加“亚特兰大奥林匹克艺术节”;1977年9月,美国戏剧硕士率领其助理成立了第一个聋剧团,并于1978年首次公演了手语音乐舞台剧《飞舞的手指》;1995年,日本三栖女星酒井法子演唱手语歌曲《碧绿色的小兔子》。

    手语歌曲是一种手语艺术与歌曲艺术相结合的全新艺术表现形式,在我国出现不到40年的时间,如今已发展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娱乐形式。在古代,音乐是用来表达人类情感的,融合了舞蹈等多种元素。人类音乐文化的发展必然伴随着不断发展进步以及淘汰的。随着全社会对残疾人文化事业的关注度逐渐提高,手语歌曲也受到人们的重视,社区手语文化逐渐发展起来。对于全世界的聋哑人士来说,手语歌曲的发展是有益的,各方面关注度的提高,使社会对聋哑人士的人文关怀也逐渐提高。在相同的思维模式和相同的想法表达方式上,手语文化的交流会更快融合,促进世界聋哑人士甚至人民的沟通、理解和发展。

    中国的古典音乐曲风与和民族的戏曲、诗、词、赋加入到流行歌曲中,与流行歌曲的活力奔放相结合。一首首具有民族风的流行歌曲被聋文化人士用手语演绎出来,展现出一种别样的美,让聋人也能融入社会的活力中。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让以前觉得很大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各种实时资讯的快速传播,使得人们更为便利地欣赏音乐,人们也不再满足于本国风味。透过互联网,看到外面的世界,聋哑人士也在互联网上观看国外的视频,了解国外人们手语歌曲或者舞蹈,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手语歌曲和社区文化的融合也逐渐发展。社区是许多小家庭组合起来的大家庭,社区文化是残疾人士与社会文化事业相衔接的重要节点。在当今社区中,人们在自娱自乐的歌唱时,与手语元素融合,从而唤起互相帮助的社會生活,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展现和谐的情景。

    明代杰出的音乐家朱载堆说:“有乐面无,似容者知音面不能见;有而无乐,如者会意面不能言。乐舞合节谓之中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必使观者听者感发其心善,惩创其逸志,而各得其性情之正。”同样,随着音律效果、律动美感为一体的手语歌曲在障人和健全人群之间的交流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也体现出不可或缺的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和国家的文明程度。

    参考文献

    [1]张帆.指尖上的吟唱:手语歌曲的文化源流与艺术特征[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7(01):90-96.

    [2]刘丽英,郭鲁川.手语歌曲在残健文化共享中的人文价值探析——兼论手语歌曲之文化源流及艺术特征[J].中国音乐,2015(03):105-108.

    [3]高宇翔,石李梅.指尖轻吟30年:中国手语歌的文化演进[J].绥化学院学报,2016(01):39-42.

    [4]余晓婷,贺荟中.国内手语研究综述[J].中国特殊教育,2009(04):36-41,29.

    [5]国华.威廉姆·斯多基和他的手语语言学研究评介[J].中国特殊教育,2006(02):35-40.

    作者简介:姜瑜芳(1984—)女,浙江温州人,本科,研究方向:残疾人舞蹈、舞蹈教学。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0: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