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低年段学生乐感培养策略研究 |
范文 | 郭江波 【摘要】新课标中对于小学生的音乐教育强调“以兴趣为动力”“以兴趣为切入口”。因此,小学音乐教育仍流于表面的兴趣。要让学生真正学到东西,培养学生基本的乐感是小学低年龄段音乐教学的主要目的。这不仅能为学生建立一定的音乐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基本音乐素养的先决条件。 【关键词】小学;低年龄段;乐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一、利用情境教学法培养学生对于节奏的掌握 适当利用情境创设的方法可充分调动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课堂内容的关注,还可以让学生更加形象、直观地理解课堂内容,对于音乐这样非常抽象且难以理解的教学科目来说是十分有效的方法。以教学《打节拍》一课为例,节拍是衡量节奏的单位,指的是在音乐中,有一定强弱分别的一系列拍子在每隔一定时间内重复出现,因此,一段乐曲的节奏轻重缓急全靠音乐的节拍来掌握,学生一开始对节拍无法形成一个形象的概念,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先拿出一个秒表为学生解释节拍的意义,让学生听一段音乐示例,这段音乐示例最好是很简单的纯节拍音乐,或者是鼓乐等节奏性很强的音乐,让学生注意音乐中两个节奏之间的间隔时间,然后用秒表记录下这段时间间隔,利用情境创设的方法让学生建立起节拍学习的情境,利用学生熟知的时间单位秒形象化节奏的概念,然后教师再让学生根据自己听到的两个节奏的时间间隔在心中预估出一个稳定的间隔时间,再用拍手的方式让学生将内心中默默记录下的节奏间隔拍出来,之后教师就可以在这种基础的打拍动作之上进行其他情境教学,让学生跟着节奏强或者节奏弱的拍子一遍一遍地用手打拍,尽量保持节拍吻合,这样学生就能大致掌握到节拍的技巧了,为学生在今后的乐感培养中就建立了一个相对良好的基础。利用情境教学法等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将音乐实例化,让一些描述起来很模糊而且难以理解的音乐相关概念变得具体形象,还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专注度,是小学低年齡段乐感教学的重要方法。 二、利用游戏教学法培养学生对于音高的掌握 在乐感的多个分支之中,音感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由于小学低年龄段学生的生理和智力特点,小学低年龄段的乐感培养可以着重于音高的掌握,音高的掌握标准使学生准确辨识出不同音高。以教学《音乐基础知识》一课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小游戏帮助学生锻炼音高的判断,教师首先利用手中的一些现成的乐器演奏出两个音高的声音,然后让学生判断哪个音高的声音更高一些,也就是让学生猜高音。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代表低音高;另一组代表高音高,教师连续弹奏两个不同音高的声音,让学生分辨哪个是低音高,哪个是高音高,并且记住心中的低音高的声音,然后教师再将之前连续演奏的两个音高演奏出来,让学生跟着音高的变换分别起立,表示自己所代表的音高。在这样的一个小游戏中,学生需要先进行音高的判断,对于两个声音的音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之后还要在脑海中牢牢记住自己代表的哪个高低音声音的音高。当教师将声音进行还原时,学生要立刻做出判断,得出结论,而一旦结论错误也能立刻发现,从而做出纠正,以此加深学生对于音高的记忆和判断的准确性。游戏教学方式也能够让学生快乐地融入到学习氛围中,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升。 三、合理利用音乐听力深入培养学生乐感 当学生掌握基础的节拍和音高知识后,教师便可以利用一些音乐听力训练帮助学生加深对于音乐的乐感掌握程度。以教学《音乐欣赏》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聆听几段流行音乐的音乐曲调,或者是一些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儿童音乐,以此吸引学生,将注意力放在音乐听力内容上,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专注地进行听力训练,当学生听完这些非常寻常的音乐曲调后教师可为学生继续播放之前聆听的乐曲的变调乐曲,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在之后听到的变调乐曲辨认出之前听到的原调乐曲。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于节奏、音高、音阶的种种乐感都能得到锻炼,并且通过准确找出原本乐曲曲调的方法,音乐素养也能够得到提高。 四、结语 小学低年龄段的音乐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乐感的教学更是音乐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必须利用一切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节拍、音高和乐感等相关基础概念,这样才能培养小学生的基本乐感。本文着重探究了小学低年龄段学生乐感的培养策略,希望能为教师提供参考思路,高效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黄红.浅谈在音乐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乐感的几种方法[J].新课程(下),2017(0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