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原创舞蹈《芋盘留香》的审美特征 |
范文 | 简立志 【摘要】闽西客家有着独特的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多姿多彩的民俗风貌,神奇有趣的土楼故事,这些都为客家舞蹈人创作相关题材的舞蹈作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本文从创作背景、审美造型、动作特征、文化意蕴等方面入手对原创舞蹈《芋盘留香》的审美特征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探索客家舞蹈创作之路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客家;原创舞蹈;《芋盘留香》 【中图分类号】J712 【文献标识码】A 一、原创舞蹈《芋盘留香》的创作背景 闽西是福建省客家人的主要聚集地,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闽西客家独特的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简朴有趣的山歌、朗朗上口的童谣、回味无穷的客家美食、风采熠熠的土楼群等给舞蹈创作提供了大量的元素。 二、原创作品《芋盘留香》的审美造型与动作特征 “无山不客客住山、番薯芋子半年粮。”在闽西永定,每逢“端午节”“重阳节”和“春节”,家家户户都会享用传统美食——芋子包。一盘美食,家人团聚,色香味美,温暖人心。 (一)动作特征 在编创《芋盘留香》的过程中,首先要考慮的是如何抓住客家女的动作特征与人物造型。客家女人艰苦朴素、勤劳持家,每逢佳节做芋子包时,锤芋子、和面、包芋子包、掌控火候,这些都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紧张,代表着手部动作的灵活,脚步的灵巧、快速;有序,代表着不慌乱、制作过程井井有条。于是,在舞蹈中,很大一部分动作来源于客家女在制作芋子包这一传统美食的生活动作。笔者从中提取了锤芋子、和面、包芋子包等手型以及客家女在厨房外和厨房内来回穿梭的步伐,以此作为舞蹈中的原形动作,并捕捉客家女在生活中表现出的体态与动作,来刻画人物形象。 (二)服装道具 优秀的舞蹈服装设计能够更准确地刻画出舞蹈艺术形象,两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舞蹈实践看,舞蹈服装是对舞者的艺术包装,也是对舞者所表现的人物形象进行全面的修饰。因此,在考虑舞蹈作品服装上,笔者为了能够还原“客家哺娘”这一形象,遵循了尽量保留传统客家女服装的原则。传统客家女的服装讲究朴素实用,颜色以蓝色为主,上穿大襟衫,下着宽腿裤。在舞蹈作品的服装设计上,基本遵循这一传统。主色调依旧以蓝色为主,上身部分将大襟衫改为修身衫,加以绣花修饰。平时劳作需要的围裙直接融合在衣服上。宽腿裤修改为稍加修身的七分裤,如此,不仅能够体现出舞蹈演员的身材,而且方便演员舞蹈。 在道具的选择上,簸箕是必不可少的。因为锤芋子、和面都需要在簸箕上进行,所以簸箕自然就成为了舞蹈中的道具。为了能够使簸箕更有艺术性,在簸箕的背面用红色水彩进行了点缀,并画上了“福”字。以此烘托节日里制作客家传统美食的喜庆氛围。 此外,在音乐的选择上,笔者主要考虑两个要素:一是能够烘托出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二是能够表达客家女勤劳持家,对传统美食的喜爱与尊重。笔者可遇不可求地选择和剪辑了由著名作曲家阿鲲为《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所配音乐。 三、原创舞蹈《芋盘留香》的文化意蕴 (一)历时性 闽西客家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多姿多彩的民俗风貌,神奇有趣的土楼故事,给客家舞蹈人创作客家相关题材的舞蹈作品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传统的民俗活动、民俗舞蹈,如打花鼓、龙凤灯、采茶灯、九连环等都是客家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展现客家地方特色的重要途径。作为舞蹈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保护与传承客家民俗舞蹈,并通过现代手段去学习、记录影像资料等,保护民俗舞蹈的原始形态。 (二)共时性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全球化、多元化视野下,这些民俗舞蹈从表演形式及内容上却又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舞蹈需要创新,需要创作出更多符合当代审美倾向的作品。我们不仅要扎根于闽西客家土地,还要牢牢抓住客家历史、客家文化、客家精神带给我们宝贵的创作素材。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再造与创新,发掘民俗舞蹈所蕴含的历史文化,赋予舞蹈新的主题、新的内涵,从而使客家舞蹈的创作题材更加广阔。 四、结语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舞蹈的编创离不开生活中那些点点滴滴的经历,带给笔者的心灵触动。闽西客家红土地养育着热爱生活的客家儿女,舞蹈编导需开放视野,创作出更多关于客家题材的作品,促进客家舞蹈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郑丽红.客家民俗舞蹈生态文化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2015(02). [2]林荣珍.闽西客家民间舞蹈的艺术特点与传承困境[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0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