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音乐学师范专业钢琴伴奏教学问题研究 |
范文 | 【摘要】近些年来,大部分学习音乐专业的师范生的钢琴伴奏能力都很低下,这种现象与我国个音乐学院对音乐学师范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要求相背离。本文从现如今音乐学师范专业钢琴伴奏教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出现的问题以及音乐学师范专业钢琴伴奏教学问题的解决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音乐学;师范专业;钢琴伴奏;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在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中,钢琴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伴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进步,社会上对音乐教师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钢琴伴奏需要在教学内容、形式等方面做出相应的改变,以达到适应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未来的职业需要的目的。对于音乐教育专业的师生,如何进行钢琴伴奏课的教学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话题。 一、音乐学师范专业钢琴伴奏教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艺术事业快速地发展起来,高校音乐类专业钢琴伴奏课程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在广大钢琴专家和学者努力下,许多新兴的钢琴伴奏教材出现在市场上。然而,一些高校的钢琴伴奏教学方法依旧运用的是传统教学模式,导致钢琴伴奏的教学实践能力受到阻碍。 我国高校中,传统的钢琴伴奏课程一般都是采用大班授课的传统方式,在理论讲授及范奏方面十分重视,而学生的学习实践机会很少,导致教学中理论与实践不相符合,有所偏差,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同时,学生的实际演奏技能和音乐素养之间有一定的差别,传统的大班授课模式使得一些学生在弹奏稍微复杂一些的乐曲的时候往往不知所措,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能动性的发挥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约。因此,我认为音乐学师范专业的钢琴伴奏教学必须按照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改变教学的方式方法对钢琴伴奏教学进行改革改进与探索。 二、音乐学师范专业钢琴伴奏教学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课程设置方面,高等师范学校的钢琴伴奏教学课程设置有所缺陷 正是因为钢琴伴奏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特别强的课程,需要掌握大量的相关理论知识,如果学生还没有对相关知识理论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就进行钢琴伴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是很不科学合理的。有些高校对于钢琴伴奏这一课程特别重视,在大一就开设,有许多学生几乎零基础就去上课,使得课程的学习过程变得十分困难。一学期六十四个课时,与小课教学一对一相比较而言,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们汲取的知识是微乎其微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们对这门课的兴趣也就逐渐失去了。 (二)在教学方法方面,高等师范学校的钢琴伴奏教学的教学方法亟待改进 很多高校在伴奏教学和钢琴教学两方面存在脱节的問题,在整个钢琴伴奏的教学过程中,音乐风格、触键方式以及音乐表现等方面很容易被忽视,这从某种程度上表明伴奏课程的内容体系不够健全和完善。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单节课时,上课过程中学生人数较多,老师在教学时更加重视统一讲解,在做到重点教学这个方面也是显得力不从心,这就导致学生在进行实际操作时会手足无措,难以把握正确的音乐弹奏节奏。 (三)高校、老师以及学生对钢琴伴奏的思想观念存在一定的不足 从学校排课工作的角度考虑,他们重视的要点是本专业学生需要主修的专业课,让学生把大部分精力放在钢琴和声乐这两方面,这就使得学生在钢琴伴奏方面的学习经历严重不足;从老师教学工作的角度考虑,老师们注重的要点是如何教好自己的课程,对于伴奏这种选修课的重视程度相对有很大的不足;从学生的角度考虑,由于其他专业课的理论知识内容特别多,实践教学占据了学生相当一部分的精力和时间,学生学习的时间紧任务重,对钢琴伴奏课程这种选修课往往由于前期储备的知识不足再加上时间紧,导致学生也分身乏术,难以兼顾。 三、音乐学师范专业钢琴伴奏教学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必须明确,必须仔细研读分析教材 老师在教授演奏技术的同时,必须重视理论的教学,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对于现如今习惯独立思考的大学生来说,演奏与教学理论的相结合能够使他们对钢琴技术的了解更加透彻。学生通过老师的理论指导,会拓宽演奏与联系的思路,学会运用逻辑的分析方式方法对于自己的技术加以一定程度的训练,最终突破技术瓶颈。教师必须明确给学生讲述自己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进而可以学以致用,学有所思,学有所用,给自己未来的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在音乐学师范专业钢琴伴奏教学中,老师要按照学生的程度因材施教,学会分级分层进行教学 在大多数高校,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有好有坏。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必须进行分层分级教学,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来说,钢琴教师必须给与给予更多的关注,这些学生需要老师给与更多的细心、耐心与爱心。对于他们来说,老师必须在教学上进行严密的安排与部署,最大限度地去开发他们的音乐潜能,加强他们的基本功训练,在有限的两年中,使他们除了掌握一定的表演技能以外,还能够掌握钢琴即兴伴奏的知识,以适应其毕业以后工作的实际需要。 (三)在音乐学师范专业钢琴伴奏教学中,积极拓宽教学视野,提倡教学创新意识 教师在钢琴教学中必须大胆实践,不断把自己的新的教学思路不断融合进教学过程中,不应该拘泥保守,总是依据旧的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授。钢琴课作为高师音乐教育的重要技能课、基础课有着多元化及开放性等特征。教师不应该把自己的视野局限在小小的琴房当中,更应当去外界追寻新的内容。他们必须高度重视我国高师音乐教育发展的大方向,对国内外新的教育理念重点关注,通过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让自己的教学模式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四)在音乐学师范专业钢琴伴奏教学中, 老师必须把融合性原则贯彻到实际的教学当中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是为了培养“一专多能”或者“多专多能”的音乐人才,这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很高,学生不但在演奏方面的能力要突出,而且还要对与钢琴伴奏相关的学科的理论知识有一定的掌握。高师音乐教育的学生,除了会演奏钢琴以外,还必须会教钢琴,用钢琴伴奏等,掌握一系列的相应技能。 钢琴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把综合式、融合式的教学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整合课程,依据音乐教育规律进而实现教学的协同效果,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作为音乐科目的基础课,音乐课程中和钢琴没有一丁点关系的几乎没有。在这种常态下,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注重钢琴课与其他音乐学科的关系,通过其他音乐学科来拓展自己的教学视野。此外,钢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对钢琴本学科的侧重点以及自身个性的教学,不可以把钢琴课当作音乐欣赏课来教学,这就要求老师必须有一种驾驭全局的教学功底,在此基础上以点带面。 希望通过高校、老师以及学生的共同努力,音乐学师范专业钢琴伴奏教学能够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进而为我国的钢琴伴奏教学提供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葛丽虹.音乐学师范专业钢琴伴奏教学探究[J].肇庆学院学报,2017(01):28. [2]宋晓丹.吉林师范大学音乐学专业钢琴教学现状分析与发展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3]窦婷微.民办高校音乐学(师范)本科专业钢琴课程分析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6. 作者简介:朱永安(1973—),男,江苏省无锡人,本科,副教授,凯里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研究方向:钢琴演奏与教学、钢琴即兴钢伴。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