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谈非遗传承人郭有珍折射出的彝族《梅葛》社会功效
范文

    【摘要】梅葛作为彝族的一种曲调,之所以被社会所关注、会广泛流传,主要就是它的育人作用,它把人一生的成长历程划分为老年、青年和娃娃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教育法则。郭有珍作为国家级传承人,没有经历过国民教育,但她从小接受梅葛的教育、演唱着彝族梅葛成长,从这名德高望重的普通老人身上可以折射出彝族梅葛的社会作用。

    【关键词】非遗;郭有珍;梅葛;社会功效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梅葛”二字的汉语意思是“用口头说唱来讲述古老的故事”的一个彝族调子,彝语则称“梅葛”。该曲种起源于楚雄彝族自治州官屯乡的马油坪村,主要流传在云南楚雄彝族姚安、大姚、永仁等彝族聚居区的县内。千百年来彝族人民靠口耳相传、无文字记载,由当地彝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与劳作中沿袭演唱而保存下来,是一部彝族古老的长篇说唱史诗,内容主要是讲述彝族人对开天辟地、万物起源的理解以及生产劳动、婚丧嫁娶、风情习俗的记述,所表现的内容积极向上,用说唱的形式讲述事物的发展规律、告诫人们一个人从小到大的成长历程中将会经历那些喜怒哀乐、不同年龄段的人将承担不同责任等,歌曲在曲调不变的前提下歌词内容可以是沿袭演唱、也可以是根据演唱对象进行即兴创编。被视为彝族人民的“根谱”,并被誉为彝族历史生活的百科全书。新中国成立后,梅葛得到各级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视,并逐步为更多人所认识。1958年10月,我国著名作家茅盾出席亚洲作家会议,在报告中说:“中国彝族1万1千行的长诗《梅葛》也是口头流传的关于人类历史及对大自然斗争的史诗”。

    一、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郭有珍与“梅葛”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彝族创世史诗梅葛演唱代表人物之一的郭有珍老师,出生于1943年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官屯乡马游村委会大村郭家组的梅葛世家,家里的先辈们和兄弟姐妹们都是当地有名的梅葛的优秀歌手,据郭有珍老师说,她從娘胎里出来的那一刻起就被她爷爷奶奶迎喜的梅葛熏陶,然后被妈妈用梅葛催眠曲《宝宝睡吧》来入睡。郭有珍从小就是一个性格开朗,乐于助人的人,从6岁起就开始在本村登上了乡村舞台,参加县,乡,村的各种庆典活动,在文革期间十多岁就组织拉拉队在村里游街唱,宣传规章制度,晚上大人加班的时候也组织在旁边唱歌,加油鼓气,久而久之哪里需要唱歌的就找她并小有名气,1956年还跟随跟着哥哥姐姐到大理演出,之后1958到楚雄演出,之后再被挑选参加彝剧《曼嫫与玛若》的演出。郭有珍老师演唱时总是声情并茂,音质优美,婉转细腻,声音纯美,彝味浓郁,表情丰富,用心投入,气息稳定,吐字清晰悲歌能唱出历经沧桑的积淀,醇厚,悲切,婉转。喜悦歌,她唱得入戏入情,对生活热情乐观,还以动作伴舞,给人心情畅快等,郭有珍特别擅长演唱青年梅葛和娃娃梅葛,演唱婉转悠扬。如《宝宝睡吧》《哄娃娃》《回来吧,独姑娘》《漆树花》《老大歌》《挖木啦》《读书调》《苦命的俩姐妹》等等都属是迄今75岁老人载歌载舞地演唱的代表性优秀曲目。郭有珍老师2002年被云南省文化厅命名为云南省民族民间音乐艺人;2006年参加由楚雄彝族自治州文化馆策划编导,州文化局组队的全省首届酒歌大赛和歌舞乐展演荣获银奖和最佳传承奖;2009年6月郭有珍老师被国务院命名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间文学梅葛演唱)代表性传承人;2010年参加由云南省文化厅、省民委在普洱举办的第七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中,她在《梅葛唉嘎哩》的表演中以独特的唱腔轰动了全场,得到了省级专家的高度赞扬,并使该作品获得了金奖;2013年8月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颁奖仪式上年逾花甲的郭有珍又获此殊荣。领奖后她说“之前唱梅葛只是一种爱好,没有想到各级党和政府这么重视,我今后一定会将梅葛文化好好地传下去”。

    二、“正腔梅葛”的社会功效

    彝族人民从古至今非常注重文明礼貌和个人品德修养,注重伦理道德的教育及其道德观念的教化。“正腔梅葛”也称“古腔梅葛”,也有人称为老年梅葛,多为彝族的毕摩或老人演唱,该腔调叙事性非常强,演唱的陈词主要是陈述历史、教人农事、以及演绎风俗等,它实际是在讲述彝族人民的历史,希望后生们在其中提炼出经验和智慧。并告诉大家历史是人的创造,有了人,才有人类的历史。但不要忘记,人也是历史的产物,如果古往今来,人们都不学历史,不懂历史,人也就不成其为人,同动物没有什么区别了。动物的生存和发展依靠的是天赋和本能,即使是在有严密组织和分工的蜂群和蚁群中也是如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动物是没有历史的,人们除非用拟人化的办法否则是写不出它们的历史来的。人却不同,人有智慧,是万物之灵。人的智慧虽然主要来自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积累和创新的过程,历史是人类的记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记录。通过人们了解和吸取先辈的经验和智慧,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的实践,然后再把自己的经验和智慧留给后人。如此世代相传,人们的知识越来越丰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越来越大,人类社会也就不断向前发展。梅葛告诫人们一个人来到这个世上就不要怕吃苦,不要怕受累,但必须有一颗善良的心。郭有珍老师的成长经历了抗日战争末端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期间,15岁时父亲就离逝,母亲常年生病,17岁与本村罗启亮结婚,之后照顾老人和孩子家里的所有重担落到了他的身上,尽管生活过得非常凄凉、但她不觉得苦,也从来没有叫过苦,她觉得生活就是这样,生活本该如此,她有什么苦就去唱梅葛,解读梅葛,悟梅葛,田间干活或者路上遇到懂梅葛的人就去问,去学,去悟解,她说:“是梅葛教会她怎样生活,教她怎样生存,教她如何做人处事,从梅葛中她学会了尊老爱幼,谦虚做人,对生活充满自信,脚踏实地”,她说:她相信梅葛,她觉得梅葛里面的事情,困难就是她在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命运对每个人都很公平,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很多困难,并且很多问题是我们根本没有办法去躲避的,必须要鼓起勇气去解决,她个人认为生活就是面对现实,去解决一个又一个很具体的难题,她说:“生活很精彩,高高兴兴也是一天,愁眉苦脸也是一天,那就选择快快乐乐的过一天呗”,就这样久而久之到现在她成了梅葛的一部分。

    三、“慢腔梅葛”的社会功效

    “慢腔”也称“青年梅葛”,按郭有珍老师所说在彝族的风俗中,“青年梅葛”是不能在家中演唱的。因为人类在漫长的奴隶制、封建制社会中,彝族的婚姻家庭逐渐演变为以男性为核心,妇女在家庭中、社会上逐渐失去自己的地位,成为男子的附属品,男尊女卑,女子则有独立人格,是可供买卖的廉价劳动力,买卖婚姻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产生的,在这一时期彝族青年男女的婚姻都是由父母包办决定的,因此,在彝族的家里不能出现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现象发生。静梅葛妇女渴求婚姻自由、追求幸福美满生活的理想和愿望的深刻反映。也彝族青年男女为了反抗那种父母包办婚俗制度,打破婚规,寻求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等,并背着家中的父母在野外偷偷地谈情说爱,以演唱曲调的形式分别向自己所爱的一方表达爱慕之情,表现出了彝族青年男女那种爱憎分明的民族情怀。

    四、“娃娃梅葛”的社会功效

    郭有珍老师现在已经是75岁多的老人了,但她最爱唱娃娃梅葛调,每当她唱起娃娃梅葛时总会手舞足蹈,反复回到了童年时代,她说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娃娃时代很重要,娃娃时代的习惯养成将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她说她在娃娃梅葛中学到很多道理,感悟到了许多为人处世的方法,例如在演唱中可以指导娃娃如何去做家务、如何去参加社会活动、如何去尊老爱幼等等,通过娃娃梅葛的演唱,对孩子们的身心成长与认知、情感、性格等方面都能够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娃娃梅葛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可以充当我们今天的小学幼儿的德育教育,完全是小学教育中的德育课程。郭有珍老师之所以到今天还能载歌载舞、性格开朗,乐于助人就是她从6岁起就能在本村登上乡村舞台演唱娃娃梅葛,她的一生始终与梅葛相伴。

    总之,正如梅葛中唱到的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发展与变化,过去,演唱梅葛的歌手主要是毕摩,他们既是彝族祭师,又是彝族民间口头文学的保存、加工和传播者,是彝族的知识分子。但近年来涌现出许多青年歌手,创作的曲目超出了传统的史诗范畴,多用于反映彝族人民的新生活,如《彝家山寨新事多》等先后参加了云南省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全国少数民族业余文艺汇演等活动并获得各种奖励,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简介:李永云(1969—),男,汉族,楚雄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从事音乐教学,研究方向:键盘与民族民间音乐。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5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