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钢琴教学中演奏呼吸的规律分析 |
范文 | 【摘要】人在自然的呼吸状态与弹奏钢琴时的呼吸状态截然不同,在弹奏钢琴中演奏者的呼吸状态不仅能够对音乐本身产生影响,还能够不断影响观众的听觉感受。鉴于此,本文以钢琴演奏中呼吸的概念作为出发点,分析钢琴演奏中呼吸的作用,提出了断奏、连奏、非连奏的呼吸应用教学、力度控制与气息的变化、音色控制的呼吸运用教学等策略。旨在不断提升钢琴教学中演奏呼吸质量献力。 【关键词】钢琴教学;演奏呼吸;规律分析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钢琴演奏中,呼吸分为不同的层次,没有呼吸,人就是不存在的,因此,从另一个层面来看,呼吸是人生存的需要。钢琴演奏的呼吸则是对呼吸的更高要求。经常有人认为钢琴演奏就是弹奏技巧,与呼吸无关,这样的看法是不对的,钢琴中演奏呼吸对演奏者诠释作品至关重要[1]。 一、钢琴演奏中呼吸的概念 (一)钢琴演奏中呼吸的概念 任何乐器的演奏,实际上都是借助于乐器来代替人的歌唱。歌唱离不开呼吸,而钢琴演奏中的呼吸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呼吸,它不仅包含着人的生理呼吸,更包含着音乐的演奏呼吸。这个演奏的呼吸是音乐作品、音乐结构、音乐情感的综合表现。所以我们也可以说钢琴的演奏是由一个个呼吸组成的,没有呼吸音乐就失去了流动性,变得没有起伏、没有语调。无论是哪一时期的音乐,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钢琴演奏,都离不开对呼吸的掌握。这是诸多演奏者在演奏中个经常忽略的问题。 钢琴演奏中第二个层次就是贯通,就是要求呼吸的贯通。在运气中必须要做到上下通达,首位贯通。气息的畅通是呼吸的高级方式,需要与演奏的音乐进行配合,也是各种大小、快慢、长短呼吸的有机结合。演奏者需要将呼吸与节奏融为一体,让演奏者能够感受到音乐的起伏变化,并且在演奏中找不到一丝拼接痕迹,在绵延的呼吸中,保障弹奏的流畅。 在钢琴的演奏上,可以说音乐的呼吸节奏的掌握是为音乐赋予第二次创作生命。正确地运用呼吸能够是钢琴演奏者更加的从容坦然。因此,在钢琴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的不是教学生弹奏技巧,帮助学生掌握音乐的气息,从而与演奏者的演奏融合在一起。加强对钢琴演奏中的演奏呼吸的处理,才是真正地把握钢琴音乐的内在灵魂的手段[2]。 二、钢琴演奏中呼吸的作用 钢琴演奏的呼吸主要包含着演奏者的呼吸与音乐的呼吸,一般人们认为演奏者的呼吸对于整体乐曲的表达没有影响,因此,就会放轻对呼吸的重视。但是在钢琴的演奏中,经常会出现在演奏的时候过于紧张与疲劳,大脑失去了思考。导致在演奏中,只是凭借着演奏技巧与演奏习惯进行演奏。所以在钢琴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呼吸节奏,使演奏呼吸与平时呼吸的相结合,让生理呼吸服务于演奏呼吸。 (一)从生理的角度分析 钢琴弹奏是一项肌肉活动,是一项人体活动。人体活动与氧气息息相关,如果在演奏中紧张就会导致呼吸不顺畅,肌肉的酸胀等问题,容易造成演奏失误与错误。在演奏中有的部分需要细微的声音,对于力量要求较小,有的部分需要强大的声音,对于力度的要求较大,就会导致在实际的演奏中,呼吸会随着做出相应的变化。例如在贝多芬《月光奏鳴曲》中,整个乐章中表现的内容极为丰富,既有冥想的柔情、悲伤的吟诵,又有阴暗的预感。这一章节的主体就是表达作曲家的忧思,整体的力度变化不大,但是通过合身,表达出音区与节奏之间的变化。整个乐章旋律优美动听。营造了一个宁静和谐的月夜,在情绪表达上也需要平静。教师在教导学生演奏的时候看要让学生始终保持平稳的呼吸,在演奏中,气息沉静而缓慢,均匀而流动,让主旋律在这样的呼吸氛围中一点点升华,使得音乐错落有致,自然气息与音乐结合得恰到好处[3]。 (二)从心理的角度分析 心理因素会严重影响钢琴的演奏,在钢琴的教学中,也经常会遇到天赋非常好,但是心理素质极差的学生,导致一上台表演,就会由于紧张出现严重的演奏失误。 钢琴活动是一项要求演奏者才能、注意力、专注力、想象力、意志、音乐逻辑思维、听觉、音乐感觉、心理美学、艺术价值观等多种心理与技术的统一。呼吸对于演奏来说,是演奏成熟的重要标志。呼吸能够调动情感,保障演奏者对技术的熟悉运用。 卡罗曾经说过“通过简单的呼吸调整,能够然后演奏者抑制紧张,方法就是:躯干上部活动自如,背部与颈部放松,肩膀自然下垂,将重量输送至手关节,在演奏中呼吸能够给予更多的自由,缓解演奏者的心理压力[4]。”从中不难看出,有效的呼吸调整对于演奏者的作用,就好像演唱者要在登台演唱之前,加强对演唱气息的准备,演奏者在演奏前要调整好呼吸的节奏,这样才能够使听众获得听觉上的美感。 (三)从身体运用的角度分析 从手腕运动的角度。在弹琴中手指的灵活度是由手腕来维持的,在弹琴中要求手腕稳定且不僵硬。当学生进行指法练习的时候,经常会感到枯燥无味,指法是弹琴的重要技巧,枯燥再所难免,在实际的学习中通过加上呼吸的调整,能够让练习变得更加具有针对性,也会提升一定的趣味性。例如,当学生练习《哈农》的时候,以第八小节为例,五指连奏的最后一个音节上做一次呼吸,再进入下一小节,再两小节进行一次呼吸,这样呼吸也能够在指法的联系中得到训练;手臂的运用。在音与音之间的衔接上,不仅仅依靠手腕的作用,而是在需要手臂的自然力量,手臂的张弛也是一种呼吸的工作,当小臂带动小角度触键的时候,呼吸在每一句的乐句触键之前做好准备,正在做呼吸动作走句,这样的触键方式所能够产生浪漫的曲调,在进行大和弦之前,先要放松手臂,积攒力量,使得力量的迸发与呼吸保持一定的频率,这样才会使按键变得丰满、厚实。当运用前臂进行快速触键的时候,要用肘关节带动手臂手指进行了快速击键。这是呼吸要始终保持下沉的状态,这样能够对推进增加音量起到辅助作用[5]。 三、钢琴技巧训练中呼吸的运用与教学 钢琴的演奏技巧是指演奏者对演奏的活动方式的熟练程度,钢琴演奏能够通过这样的演奏技巧表达对某一音乐作品的演绎,结合上文分析,钢琴演奏不仅与技巧指法有着重要关系,与养成良好而呼吸方式也有着重要联系,只有让呼吸方式保持良好的状态,才能够更好地为音乐服务。 (一)断奏、连奏、非连奏的呼吸应用教学 非连奏是断奏与连奏之间的弹奏方式,也是最基本的弹奏方式,特点就是在弹奏的时候,音与音之间并不连续,手指在触键的时候时值要在一般以上后就可以离开,这样就能够在与下一个音阶进行连接的时候,始终保持着一定的间隙。因此在弹奏中必须要保障呼吸的放松,感受到重力的掉落的感觉。才能够准确地掌握正确的触键。 断奏的演奏效果与非连奏的效果有极大地相似之处,时值保持不到底,隐喻因之间是一个个,间断的弹奏出来的。在演奏中手臂必要保持放松的状态,用呼吸连接句子,但是在手腕和手指要保持紧张的状态。因此,断奏对呼吸的要求更為严格,呼吸也要相对的频繁,音阶之间的间断,不代表呼吸节奏的间断,要做到“音断气不断”,对音乐做好划分,处理好各个小节之间的关系,使呼吸始终保持流畅[6]。 连奏就是连续的进行演奏,主要的特点就是不间断性。因此就要求呼吸的流畅性,连音的气息要根据乐句的不同的长度进行修改,再完成一个乐句或者链接符号的时候,迅速做一个“落滚”的工作,这就是钢琴弹奏中的“气口”,因此呼吸也要伴随着气口进行。 (二)力度控制与气息的变化 钢琴弹奏时内心应始终充满歌唱,每一句乐句都是有起伏变化的,这就要求在弹奏中的力度也要随着变化。钢琴的音色的力度变化主要为pp、p、mp、mf、f、ff、fff等有时候会出现ffff的力度要求。根据力度提示的不同,能够表现出乐曲的变化,但是由于每一位演奏者的对力量控制能力都是不同的,因此呼吸方式就显得重要起来。 当p突然到和弦式的sf时,如果呼吸方式不正确,没有下沉,力量没有下落的话。作品就呈现不出力度效果,在呼吸中始终把呼吸保持在横膈膜周围,使腰部有力。才能够让整个身体处于一个积极的状态,当音乐的需要放松的时候,在累积的力量迅速丢出去。有的作品一开头就采用一种爆发式的弹奏方式,这就要求手臂力量与呼吸的和谐运用,憋住一口气,沉入丹田,在迅速推出,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得音乐具有爆发力[7]。 (三)音色控制的呼吸运用教学 音色是渲染情感的手段,演奏者要想将作曲家的音乐内心丰富情感展示出来,就必须要对音乐作品进行细致的了解。因此,就是这音乐的色彩,是人主观理解的范畴,由于声音的不同运用能够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与对比。随着演奏手法的不同,也会产生华丽、朦胧等效果。钢琴的音色要想具有震撼力,就必须要与呼吸共同变化,弹奏弱音的时候,声音应该弱而不虚,哪怕非常微弱的声音,也可以传播得很远。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如果学生对音色不理解,教师可以采用美术上的色彩变化进行教学,红色热情奔放,在弹奏中呼吸应该变得快速、激动;蓝色表示平静舒缓;黄色则会给人带来生机勃勃的景象,这样才能使学生区分各种音色下呼吸的变化。 (四)身体语言与呼吸结合的教学 身体语言又惯称“肢体语言”,钢琴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不仅通过弹奏的音乐来打动观众,而且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表现出来的身体语言感染观众,使弹奏变为演奏。而呼吸是和身体语言密不可分,例如有经验的演奏家在要弹奏感情深厚忧伤的乐曲前,总会调整出缓慢的呼吸,身体语言也会变得沉重。让学生在弹奏的过程中体会恐惧、腼腆、傲慢、愉快、愤怒、悲伤等各种情感,并且体验各种情感表达时的呼吸,使自己的弹奏得以升华。 三、结论 钢琴教学中演奏呼吸的规律分析在增强演奏呼吸的规律分析能力、提高钢琴演奏上有着积极的作用。在此过程中,断奏、连奏、非连奏的呼吸应用教学、力度控制与气息的变化、音色控制的呼吸运用教学等策略的提出,能够不断的促进钢琴教学中演奏呼吸的有效把握。 参考文献 [1]窦菲菲.钢琴教学过程中演奏技能的形成及心理训练策略探讨[J].陕西教育(高教),2017(06):19. [2]张宁.音乐本体视角下探析钢琴演奏中的呼吸规律[J].戏剧之家,2017(24):80(01):45-46. [3]冷天然.大学音乐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即兴演奏能力的措施分析[J].黄河之声,2017(05):10-11. [4]罗彧.钢琴教学中的“分句”教学——影响乐句划分的因素及教学要求[J].北方音乐,2017,37(07):151-156. [5]屈维.刍议提高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弹唱能力的策略——基于课程内外联动模式[J].中国音乐教育,2017(09):32-37. [6]陈玉莲.浅谈古筝教学中演奏呼吸的调整与肢体语言的应用[J].当代音乐,2017(13):70-71. [7]娜莎.对钢琴演奏两大规律的深入分析——评《钢琴演奏基本原理及应用》[J].中国教育学刊,2017(09). 作者简介:唐国矫,男,江苏沛县人,徐州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音舞系钢琴教研室,教师,讲师,本科, 从事钢琴教学和演奏。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