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扬琴独奏曲《阳光照耀塔什库尔干》的演奏分析 |
范文 | 刘帝罡 郑强 【摘要】揚琴独奏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是根据作曲家陈刚的笛子独奏曲《帕米尔的春天》及歌曲《美丽的塔什库尔干》的音乐素材,汲取和模仿了民族器乐的特殊演奏风格,改编并完成的一首具有浓厚的塔吉克民族风情的作品。 【关键词】扬琴;《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演奏分析 【中图分类号】J616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1-0079-02 【本文著录格式】刘帝罡,郑强.扬琴独奏曲《阳光照耀塔什库尔干》的演奏分析[J].北方音乐,2020,01(02):79-80,90. 扬琴,又称洋琴、打琴、铜丝琴、扇面琴、蝙蝠琴、蝴蝶琴,击弦类乐器,明朝末期由波斯传入中国,作为一种世界性乐器,其在亚洲、欧洲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发展。扬琴在中国延续并发展了四百多年,不论在乐器制作、演奏艺术或乐曲创作上,都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并与各地民间戏曲、音乐相结合,形成了多个流派。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广东音乐扬琴流派、江南丝竹扬琴流派、四川扬琴流派、东北扬琴流派。在近现代发展中,扬琴被列为民族乐器并加入高等音乐院校的教学中,同时在乐曲移植、作品创作、乐器改良方面有着迅速的发展。尤其在创作方面,涌现了一大批有着浓厚地区风格的作品,如《满乡随想曲》(刘寒力曲)《竹林涌翠》(项祖华曲)等;也有融合现代音乐创作元素的作品,如《狂想曲》(王丹红曲)《圈》(冯季勇曲);还有许多移植改编作品,如《乡村抒怀》(李玲玲移植、改编)《流浪者之歌》(项祖华改编)。这些乐曲都在专业扬琴教学工作和舞台上得到广泛运用,还有一部分改编作品,如《渔舟唱晚》(项祖华改编)、《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徐心平曲)等。 一、创作背景 扬琴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是由著名演奏家徐心平先生根据作曲家陈刚创作的同名曲改编而成,属于扬琴早期移植作品中的经典曲目,一直被广泛演奏。陈刚先生在创作本曲时,又是根据吐尔逊卡迪尔创作的歌曲《美丽的塔什库尔干》和刘富荣改编的笛子独奏曲《帕米尔高原》,然后结合塔吉克族民间音乐创作的小提琴独奏曲。该曲融合了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歌曲等多种素材,将中国音乐与西方作曲手法高度结合,一改以往传统曲目的路线,丰富了扬琴作品的表现类型。既保留了浓郁的民族风情,又在乐器的演奏技巧上进行创新,大胆突破,充分利用扬琴善于演奏快速的特点来表现该作品欢快跳跃的音乐形象,表现了帕米尔高原明媚壮丽的风光和能歌善舞的塔吉克民族人民庆祝节日的欢乐场面。 由于该曲旋律优美、曲调悠扬、节奏明快,受到专业演奏大家的一致推崇,各种乐器中均得到大量移植改编并演奏,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成为很多乐器的保留曲目,此曲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二、乐曲分析 全曲分为优美高亢自由的引子、纵情歌舞的小快板及热烈的快板三个部分,结构是引子+A+B+C+尾声。 (一)引子 自由且优美的散板,开头由三个铿锵有力的三个八度双音展开,一个长轮音紧随其后。这一句把我们带到帕米尔高原上,尽显草原之辽阔。结束音轻巧的琶音带有一丝神秘的味道,引人遐想。 (二)小快板 纵情高歌这一部分(11-60)是根据吐尔逊咔做创作的曲子《美丽的塔什库尔干》改编而成的。主题采用了“起承转合”的创作手法,由工整的4乐句组成。 1.11-26小节为第1句“起”,由4+4+4+4乐句结构构成,带有鲜明的主题效果。本主题主要采用了7/8节奏型,节拍的运用带有一种有意而为之的滞后感,产生节奏的不均衡感,固定节奏型作为主题的骨架支撑旋律的进行。运用扬琴的长轮音模仿主题的线性旋律效果,中间会采用装饰音和琶音,让音乐变得风情万种,让流动中的旋律不失跳跃感,犹如塔吉克男女悠扬的牧歌在辽阔的原野上轻轻回荡。 2.29-44为第2乐句,为“承”,仍然由4+4+4+4乐句组成。此句运用了扬琴八度双竹轮音技法,重复上乐句,比较上乐句这句有着低音声部使得此印象更加雄厚,最后一小节使用快速上行音阶上行进行恰当的主题衔接。 3.45-60小节为本主题的第3乐句,为“转”,是上乐句的再发展乐句,由4+4+4+4乐句构成。此句采用了扬琴非常擅长的双竹双声部演奏方法,使得左手的旋律得到延续,右手加以复合织体和饱满浑厚的音效让这一乐句进入主题的第一次高潮段落。 4.61-69是第4乐句,为“合”。为了模仿东不拉器乐的效果,扬琴使用了常见的拨奏技法,高声部进行效果模仿,始终延续着统一的节奏型,低声部进行呈示段缩减声部的演奏,对主线条予以加强和支持,更好地推动了音乐内部的流动,让人们联想到塔吉克民族人民在草原上载歌载舞的形象。 主题的最后一部分是华彩,自然松弛的由慢渐快演奏由低到高的进阶走向,最后一小节强有力的八度双音和一个强奏八度轮音快速把气氛烘托起来,使要马上来临的热烈歌舞的主题显得毫不突兀。 (三)快板 这一热烈歌舞的基本主题(74-170)小节,是根据笛子曲《帕米尔的春天》改编而来。随着曲子高潮的来临,速度、节奏、密集的音符,再加上5/8、7/8、4/8、3/8节拍在很短的乐句中不断交替使得演奏有了一定的难度。本主题的音乐风格要比之前更加激烈、跳跃、活泼,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塔吉克民族人民在盛大节日上的载歌载舞的画面,似乎可以让听者身临其境感受到火一样的激情。 该乐段是快板的第一个主题,是作曲家根据笛子曲《美丽的帕米尔高原》新创作的主题段落。在扬琴的这部分基本与原版小提琴版本相同,即不失小提琴的演奏风格,也凸显出了扬琴在本部分的演奏特点。这段的韵律给人一种前短后长的感觉,重音的移动起到了根本作用,这是一种典型的舞蹈鼓点,就像是舞蹈者跳跃的脚步。接下来的这一小段音乐进行了音符的撤离使韵律感觉慢了下来。这一手法说明了音乐中无处不在的松与紧的结合运用。107-110小节音乐是纵情高歌的主题旋律变奏,快速的三连音给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人们在舞蹈旋转的画面,激情澎湃。 111-118小节使用了颤音,轻巧且优美,像姑娘们灵动的眼眸在左右游走,反复时突出力度的对比,更显乐句张力。 在深情歌唱之后,出现了华丽的炫技和“无穷动”式的十六分快速演奏,随着速度越来越快,从旋律起伏的低点到高点之间达到32度把整曲推向了高潮。这里作曲家巧妙地避开了段落结束,去掉了尾巴,一定程度上进行了越短的缩减,使乐段的呼吸更加急促,在第二次波澜到来之后仍然乐此不疲地进行演奏。最后的尾声是在扬琴不常用的降E调上快速密集的进行十六分音符进行跳动和变化,不知疲倦地直到辉煌的结束。最后这段快速演奏向观众们描写出了塔吉克民族人民豪迈的理想、无敌的勇气和顽强不屈的性格,也向观众们展现了特色的舞蹈风格。 三、乐曲的演奏分析 (一)引子演奏分析 散板的演奏考驗的是我演奏者对音乐的理解和处理。这一部分开头是三个有力的八度双音,手的大臂带动小臂,小臂带动手腕一起用力,双音不要太紧促,正确的演奏姿势和击弦方法之外,还要学会用气息的支持来让自己演奏,可以利用腰腹的力量与脚构成稳定的支撑点协助发力。 (二)小快板的演奏分析 该部分的音乐韵律线性感非常强,在原版小提琴演奏中,使用了长弓演奏这一部分,扬琴本身是“点”状性乐器,为了更好地还原线性音乐,移植者便使用了密集的轮音。在热情的部分出现了只手轮音,右手进行伴奏声部演奏。轮竹是扬琴八大技法中最常用的之一,这里就采用了轮竹和单竹轮。单竹轮就是在一个音上连续快速击弦,另一只手配以单音作为辅衬。轮竹是通过力点在小臂上的轮动,小臂带动手腕,手腕要保持松弛,才能达到均匀、细密的轮竹音色和“以点成线”的音质效果,也有利于加速加力,尤其要注意演奏时轮音的转换不要有痕迹。 (三)快板的演奏分析 扬琴作为弹拨类乐器很擅长演奏快速、节奏感情、颗粒性强的“点”性旋律,“点”状发音使指演奏者使用手指或者利用某种演奏乐器一次触碰琴弦所产生的余音。在这一段里全是由强有力的单音组成,我们演奏时要注意指腕结合,腕部用力,手指与手腕一起运动保证弹琴速度。节奏音型的转换是对演奏者节奏感上很大的考验。重音符号点明了舞蹈的鼓点,演奏时需要对重音尤为突出。这一乐段演奏者可以使用二位音以减少双手过多的交叉演奏及大跳,避免了打码错音等诸多问题。“大跳”即双音距离较远,演奏时腰部不要僵硬,双臂要保持松弛(如图1)。 图1 转1=C调以后采用左竹法。扬琴的音位排列从左往右,从上往下音高是由高往低,在遇到高音区的分解和弦的时候我们不得不用左竹法进行演奏。在演奏这个乐段,注意左手突出重音旋律,快速的“横纵”运动也是考验左竹法的基本功(如图2)。 图2 乐曲的高潮部分出现在该乐段,快速十六分音符的演奏把扬琴擅长的“点”状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该乐段一定养成“慢练”的习惯,慢练可以形成简单的肌肉记忆,在快速的演奏时是看不清音位的,只能靠着大概位置用肌肉去找准确的音位,要做到字斟句酌才是好的练琴方法。本段使用了不常用调,我们演奏前应该熟悉降E调音阶从而在练习本乐段时达到更快、更好的效果。从171小节开始到最后乐段分为三个乐段,每一个乐段的强弱力度都不一样,在小波澜与大浪中夹杂。演奏者需自身体会并掌控力度。最后结尾处以简短的十六分音符和刚劲有力的双音结束,点明主体,前呼后应,让听众意犹未尽。 四、结语 这首移植改编后的《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成为众多移植作品中的佼佼者,无论是在中国音乐演奏中还是在民族音乐教学中取得一致好评,深受老师们和学生喜爱。此曲在创作上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中西合璧的手法,大胆引进西方音乐素材,在当时情况下毅然然地进行了尝试并获得成功,也是给扬琴移植作品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由于扬琴转调自如、半音齐全,所以能胜任各种音阶和半音阶级进演奏,也是给多首移植作品提供了条件。这首作品让我们通过音符感受到草原的辽阔和塔吉克人民的热情,这就是音乐的魅力,以微观的世界透视出现实的壮阔与美好。 参考文献 [1]郝晶.中国扬琴移植改变外国音乐研究综述[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4. [2]王晓凤.浅谈扬琴演奏中的音乐风格[J].关爱明天, 2014. [3]李玲玲.扬琴演奏教程新编[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刘帝罡(1980—),男,侗族,贵州,云南省京剧院,三级演奏员,本科,研究方向:戏曲作曲,音乐作曲,配器,合成器键盘演奏和教学,中国乐器(扬琴)演奏和教学;郑强(1996—),男,汉族,山西省,本科,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国乐系,研究方向:音乐表演(中国乐器演)。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