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面部表情舞蹈表演中的应用研究 |
范文 | 【摘要】面部表情是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每个优秀舞蹈演员都需要具备的艺术表现方法。通过面部表情的恰当应用,能够很好地塑造舞台形象,帮助人物抒发情感,渲染舞台气氛,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提升舞蹈表演的艺术效果和魅力。 【关键词】面部表情;舞蹈;表演 【中图分类号】J712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1-0223-02 【本文著录格式】李娟.面部表情舞蹈表演中的应用研究[J].北方音乐,2020,01(02):223-224. 引言 在时代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物质需求得以满足,逐渐开始追求精神生活。舞蹈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能够为人们带来视觉与精神的双重享受,始终受到广泛的喜爱。基于现阶段舞蹈表演现状,舞蹈演员过于注重肢体动作的协调,对面部表情的应用和价值认知模糊,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舞台效果。因此,探索面部表情在舞蹈表演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面部表情舞蹈表演中的应用 (一)塑造舞台形象 任何一种艺术表演形式,关于艺术形象的塑造均是其中的核心内容。在舞蹈表演过程中,不同风格以及种类的舞蹈均有其自己的主题和基调,这就需要舞蹈表演者在呈现过程中,体现出鲜明的性格特点和人物形象。舞蹈表演的整个过程均需要依靠肢体动作完成,塑造人物形象时也主要运用肢体语言,此过程中适当融入一些面部表情,进而实现舞蹈与面部表情相辅相成的作用。通过运用恰当的面部表情能够使舞蹈演员塑造的形象更加鲜活,更加具有生命力,在舞台中运用情感打动观众,将舞蹈与面部表情完美融合。当观舞者能够通过表演者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感悟其中的内涵,准确接收到来自舞蹈演员表达的情感,则是一段舞蹈表演的成功,更是舞蹈演员的最终追求。 (二)帮助情感抒发 在表演者在舞台中做舞蹈動作时,通常是运用舒展回旋或者灵动轻柔的动作体现情感上的起伏波动,但与此同时,舞蹈表演者还需要通过面部表情的微妙变化,将情感更为细腻地传达给观舞者,使其能够通过舞蹈和面部表情体会表演者传递的情感。这个过程中,舞蹈演员的眼神运用至关重要,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眼神传达的情感能够直击观舞者的心灵,是舞蹈表演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并且,当前许多舞蹈类型表演过程中相对较为平静,并没有情绪较大的波动,因此,在面部表情上也无法大开大合,这时则需要舞蹈表演者运用眼神流露情感。舞蹈表演过程中,在表演轻快流畅的舞蹈动作时,肢体语言是抒发情感的有效方式,能够通过动作变化牵引着观众的情感。但舞蹈动作轻盈缓慢,观舞者往往更加关注表演者的面部表情,这时舞蹈者的一颦一笑均会打动观众。优秀的舞蹈演员,在表演中通过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的相互配合下,尤其是表演中相对静止的动作时,表演者的神情和传递的情感更加精彩,这也是面部表情在舞蹈表演中重要性的体现。 (三)渲染舞台气氛 舞蹈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其中具备自己的艺术表现内容,每个舞蹈在创作过程中,通常均会有设定的场景、氛围等,舞蹈气氛是整个舞蹈表演过程中较为重要的内容,发挥着烘托舞蹈演员形象、渲染氛围的重要作用。在一段舞蹈表演中,通常舞蹈演员均会有较多的情感变化,舞台气氛也会随之而改变,然而舞台场景通常是既定的设置,通过机械性的场景呈现人物形象。但在舞蹈表演过程中,如果舞蹈的氛围随之不断变化,那么对观众的感染和打动效果就较为薄弱,但如果表演者通过面部表情来渲染舞蹈的氛围,使其跟随面部表情的变化而逐渐变动,则会体现得更加生动化。舞蹈作品的主题思想均是创作过程中确定的,创作者将主题思想赋予每个人物形象中,因此,在舞蹈表演过程中,通过人物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均能够体现出舞蹈的丰富情感内涵。简而言之,若舞蹈表演的音乐和动作均较为欢快,那么舞台的气氛必将是愉悦的,如果这时舞蹈表演者的面部表情落寞,则会呈现出欢快与悲伤的对比,舞台气氛则会不协调,观舞者自然无法真正被带入表演中,更无法激发情感深处的共鸣。 二、面部表情舞蹈表演中的应用 (一)练好面部表情基本功 舞蹈表演过程中,想要呈现出灵活变换的面部表情,体现出较好的表演效果,那么舞蹈演员必须具备良好的面部表情基本功。第一,舞蹈演员应充分认知到面部表情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并在日常中重视训练,虽然整个舞蹈表演过程中,肢体动作是其中的核心内容,但面部表情的重要性仍然不容忽视。如果一个舞蹈表演者整个过程中均面无表情,那么无论舞蹈动作是否优美,整体效果就会缺少生命力,无法为观众带来视觉上的享受;第二,舞蹈表演者应加强对呼吸节奏以及肢体的训练和控制,正确的思想认知是基础前提,舞蹈演员需要进行有效的训练,进而达到表演过程中,面部表情与肢体动作的完美融合。在练习过程中,应多加反复揣摩和调整,呈现出轻松的面部表情以及优美的动作,实现两者的协调统一;第三,舞蹈表演通常在舞台中进行,但后期通常会进行面部表情的艺术加工,所以肢体动作可以适当夸张化,达到吸引视线的效果,但是,面部表情要始终自然,轻松舒缓的呼吸,不能过于僵硬导致与表演主题分离。譬如双人舞《追鱼》,舞蹈表演的主题是一位傣族老翁在河边观鱼、捕鱼的场景,几次想要捕捉小鱼却未能实现。当舞台中的“小鱼”被渔翁抓住拖走后,此过程动作简单,但是“小鱼”斜眼看着渔翁,嘟起嘴时,天真中伴有一丝抱怨的表情,立即将整个表演推向高潮。由此可见,在舞蹈表演过程中面部表情发挥的重要作用,需要每个舞蹈演员引起重视并加强训练,进而呈现出良好的表演效果。 (二)深入领会舞蹈风格意境 舞蹈表演中的面部表情是根據舞蹈的音乐和意境而定,所以在不同风格的舞蹈表演中,呈现出的面部表情也有所差异。这就要求每个舞蹈演员不仅需要掌握舞蹈背景音乐的节奏、风格、速度和节拍,同时能够把握音乐的曲式结构,这样才能够在表演中充分融合音乐和意境,面部表情就有所依托,应用起来更加灵活和得心应手。例如《雀之灵》这部经典作品,舞蹈家杨丽萍通过表演前对舞蹈作品中情感的深入体会,不仅表演过程中身体轻柔,她的嘴和眼一张一合,似乎在诉说着情感,充分体现了出孔雀内心的孤寂和落寞。观众也被他的表演所吸引,流露出真情实感。 (三)关注社会生活发展变化 现阶段,我国社会呈现出高速发展的趋势,有无数的新鲜事物逐渐衍生,舞蹈创作也因此获得了极为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基于此背景中,出现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作品。针对舞蹈演员来说,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如果仍然局限于传统,无法跟随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那么将在时代的大浪淘沙中逐渐被湮灭。舞蹈表演者要重视在舞台中的面部表情应用,想要塑造各种鲜活经典的舞台形象,表演者必须密切关注社会生活的发展和变化,真正走入社会中不断感受,在参与实践中获得丰富的经验和阅历。只有这样,舞蹈表演者才能够更加灵活地运用面部表情,使其在任何舞蹈表演过程中均具备自己的特色和风格,这也是提高舞蹈表演者自身水平和能力的有效路径。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整个舞蹈表演过程中,面部表情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与肢体语言的协调配合呈现出饱满的人物形象。一段经典优秀的舞蹈作品,不仅要求舞蹈演员肢体动作优美,同时需要通过面部表情将舞蹈的情感更加细腻地呈现出来。只有实现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的协调统一,才能不断提高表演者的舞蹈水平,进一步展现舞蹈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高晓彤.论面部表情在舞蹈作品中情感表达的重要性[J].中国民族博览,2019(8):133-134. [2]刘翩翩. 幼儿舞蹈表演中表情艺术运用的有效思考[J]. 大众文艺,2018(20):143. [3]殷强,张璋.从“舞研杯”视角谈艺术硕士在舞蹈作品表演中的情感表达[J].艺术教育,2016(8):122-123. 作者简介:李娟(1987—),女,汉族,山西太原,本科,二级演员,山西艺术职业学院,研究方向:舞蹈表演。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