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试论中学音乐教学中合唱训练的开展策略
范文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音乐教学变得尤为重要。在当下的初中音乐教学环节,合唱教学已然成为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比于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合唱教学旨在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艺术感知,帮助其感受声乐之美。本文从中学阶段的音乐教学出发,简要论述了开展合唱训练的意义与策略。

    【关键词】中学音乐;合唱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3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1-0184-01

    【本文著录格式】李晓莹.试论中学音乐教学中合唱训练的开展策略[J].北方音乐,2020,01(02):184,190.

    对于中学阶段音乐教学活动来说,良好的合唱训练是十分重要的。在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当下,合唱训练能够提升学生对于音乐的感受力,在了解音乐张力的同时,实现审美与情操的双向提升。在重视合唱训练的情况下,学生的音乐积极性得以发挥,在音乐课程中,能够以更为主动的态度参与到对应的教学活动当中。

    一、开展合唱训练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音乐感知,增加课程积极性

    音乐是人类依靠外界环境与自身灵感结合、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中衍生而来的艺术产物。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良好的音乐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艺术感知,提高其音乐素养——相比传统的音乐教学手段,合唱训练更倾向于学生之间的配合,要求学生在集体的共鸣中寻找到节奏感与韵律美。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学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不敢开口的歌唱困境,并通过集体之间的模仿与学习提升歌唱技巧[1]。对比以往的教学方式,学生从单一模仿教师转变为同学之间的相互促进,在获得更为丰富的教学对象的情况下,学生能够以更高的积极性参与到相关教学活动中。

    (二)提升课堂效率,改进教学短板

    在以往的中学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授课手法倾向于“个人引导”,在相关的教学活动中,对应曲目的学习往往需要教师逐字逐句地领唱,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学生个人能力不同、整体水平存在差异,音乐教学并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合唱训练则改变了这一教学僵局,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声乐技能与发音原理的情况下,教师能够通过初步示范引导学生进行合唱,降低了课程的重复性,提升了教学效率。在整体合唱的大环境中,教师可将整体氛围作为教学目标,改变以往逐一审核的音乐考察制度,提升课堂效率。

    二、开展合唱训练的具体教学措施

    (一)明确教学意义,培养合唱兴趣

    与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不同,合唱训练更强调学生的整体意识,强调学生“在合作中歌唱”。但回顾我国中学阶段当前的教学模式,其存在的弊端是较为明显的——作为非考核课目,大部分学校将音乐课程作为非必要课程,甚至缺乏专业的教学人才。音乐课程以音乐欣赏为主,在缺乏教学活动的情况下,造成音乐教育与合唱训练的脱离,即使开展了合唱训练,其教学意义也只流于表面[2]。要在中学环节开展并推广合唱训练,就要将音乐课程提上议程,培养学生的合唱兴趣。

    教师可从当下的教学环境出发,结合教材内容与自身经验,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意识。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授课偏向于教材内容,认为只要完成了教学任务便“万事大吉”,在这种思想的影響下,学生很难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教师可结合自身经验进行课程改革,开展合唱教学,打破传统的音乐学习方式,教师可从合唱基础知识教学出发,帮助学生了解合唱环节的声音结构、位置特点、音色表现等内在因素,引发学生深入了解的兴趣[3]。当学生产生合唱兴趣时,教师可及时开展合唱训练,并帮助学生了解站姿、情绪等因素对于合唱效果的影响,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音乐素质;在进行合唱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为学生展示合唱作品,如《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引导学生在激昂沉稳的曲调中产生模仿欲望,在激发学生情感共鸣的同时为当前的合唱训练奠基。

    (二)设置趣味合唱,提升合唱水平

    在相关的教学活动中,“合唱”被视为受新式教育要求而产生的中学音乐教学手段,对比传统的音乐学习方法,大部分学生没有形成明确的合唱观念,该怎么合唱、合唱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这些关键性因素仍然是学生合唱过程中的训练盲区,加之一些学生存在错误的歌唱习惯,在没有及时纠正的情况下,使合唱训练无法高效展开[4]。

    在音乐教学环节,教师可结合教材要求为学生设置合唱训练,鼓励学生采取对歌、对唱等形式开展合唱活动,形成合唱信心。在学生进行合唱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纠正学生的歌唱技巧,避免其因情绪激动、表现欲旺盛等因素影响将“合唱”变为“合喊”,教师应注重合唱训练的形体化,在学生配合度较高的情况下,可选择歌剧作为合唱材料,如《刘三姐》,通过角色扮演、对唱山歌等形式提升学生的合唱积极性;在合唱训练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经验是帮助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灯塔,教师可根据学生存在的歌唱问题制定合唱教学方案,帮助学生改正教学短板,将抽象的定义变为具体现象,和学生共同解决合唱问题。在开展合唱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对表现较好的学生进行鼓励,如果整体氛围较为融洽,教师可选择“以学生教授学生”的合唱训练手段,鼓励音色、情绪把控较好的学生引领合唱活动,增加学生的表现欲望,提升其参与合唱的积极性。

    (三)注重感官配合,提升合唱能力

    与传统的歌唱形式不同,合唱在强调整体表现的同时,对个人歌唱能力也提出了十分严格的要求,在开展歌唱训练的过程中,学生个体的音色变动、情绪变化,都会使合唱结果产生较大的差异[5]。加之一些教师在开展合唱训练时过于偏重学生的歌唱能力,着重要求学生“唱”,忽略了学生的“听”,在缺乏资源引入的情况下,就造成合唱训练结果不尽如人意。

    对于初中阶段的合唱训练来说,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合唱能力,就要注重声音与听觉的相互配合。教师可利用和声音程进行听辨教学,如探出1和3,引导学生发现其不同发音,并与单音进行对照,使学生了解单音与双音的音响效果的区别;在后续的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根音及冠音,掌握其基本音色特点与发音特点,为合唱训练打下基础。听觉锻炼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可采取从单音程到多音程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于音乐表达的感知。对比于传统单一合唱的训练方式,在引入了音程与银色认知的情况下,学生能够发现曲目中原本被忽视的细节,自觉进行查漏补缺[6]。在相关的合唱训练环节,教师可合理借助教材内容进行整体合唱水平的提升,依靠“先听后唱”的训练方式,培养学生的发声与配合能力。以歌曲《祖国不会忘记》为例,教师可为学生播放相关合唱的音频材料,使学生在沉郁激昂的曲调中形成情感共鸣,并通过反复聆听产生合唱欲望。对比以往的教学模式,合理的“唱听结合”完成了音乐到学生的有序过渡,使学生根据教学内容了解如何去唱、该怎么唱,消除了其原本存在的合唱盲区,使合唱训练能够以更高的效率进行。

    三、结束语

    在中学音乐教学环节,合唱训练是一种较为新颖的音乐活动形式,要将其应用到教学活动当中,使学生从“合唱训练”中受益,教师就要注重教材要求与合唱特点,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合唱技能的情况下开展合唱训练活动。

    参考文献

    [1]贾艳梅.合唱教学对初中学生音乐素质提升的研究[J].黄河之声,2019(13):98-99.

    [2]彭倩.论中学音乐教学中合唱教学的有效开展[J].艺海,2019(6):136-138.

    [3]张雍廷.浅析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合唱教学[J].艺术评鉴,2018(17):93-94.

    [4]贺新赟.论中学音乐教学中合唱训练的有效开展[J].中国民族博览,2018(6):37-38.

    [5]郭晓波.中学音乐教育中的合唱教学分析[J].北方音乐,2017,37(19):148,150.

    [6]欧阳梦婷.浅谈中学音乐课堂中的合唱教学[J].音乐时空,2015(11):17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8:4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