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2018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综述
范文

    【摘要】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是中国目前最具影响力的大型国际性现代音乐专业活动之一。2018年10月22日至28日,第19届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聚合】在北京拉开帷幕,这是一场聚合能量、理念、智慧、思想的盛宴。本文以综述的形式对本次音乐节进行梳理与归纳,并指出当前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聚合;宣传;影响

    【中图分类号】J60?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8-0248-02

    【本文著录格式】宋杨.2018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综述[J].北方音乐,2020,04(08):248-249.

    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Musicacoustica-BeiJing)①是中国目前最具影响力的大型国际性现代音乐专业活动之一。目前已跻身为国际最重要的电子音乐行列,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得到了国内外业界的肯定与关注。

    10月22日,2018年第19届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聚合】在北京拉开帷幕,这是一场聚合能量、理念、智慧、思想的盛宴。此次音乐节由中央音乐学院主办,北京市文化艺术基金和国际电子音乐联合会联办。音乐节通过讲座将理念的传播交流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给专业人士及电子音乐爱好者提供了珍贵的学习和交流机会。本文以综述的形式对本次音乐节进行梳理与归纳,笔者在此过程中获得一定的启示与思考。

    第19届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聚合】分为7个系列的活动内容:

    2018电子音乐会演出系列(14场不同风格样式的多媒体电子音乐会);

    2018电子音乐大师讲学系列(11个单元的大师讲学);

    2018年第15届北京国际电子音乐作曲比赛系列;

    2018年第6届北京国际电子音乐学术论文评奖;

    2018【聚合】电子音乐主题论坛;

    2018国际电子音乐新技术新设备展演;

    2018年第36届国际电子音乐联合会(北京)主席年会。

    本次音乐节活动时间为10月22日至28日,地点:北京中央音乐学院。

    一、动因分析

    活动主题:每一届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都有一个不同主题。例如,2016年为“时间·空间”,2017年为“听觉·视觉”,2018年则为“聚合”。

    “聚合”,象征着一个时代亮点的聚焦、意在能量的聚集、理念的汇流、智慧的集合、思想的碰撞与创新。

    基本动因: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音乐形式应运而生——电子音乐。广义上电子音乐指用电子技术手段创作的音乐。

    合成器的产生与应用让声音可以实时的发生与调制,对于音乐来说无疑向前跨了一大步,可以更好地对声音进行处理,更便捷地创作音乐,将更多的音乐创作呈现出來。计算机的普及把电子音乐推向一个新台阶,计算机音乐、MIDI制作手段空前发展,作曲家通过计算机控制音乐的高低、强弱等提前预备的音乐素材,实时控制触发音乐等走向,这一系列的技术手段使电子音乐得到空前发展。20世纪80年代,电子音乐在国内开始起步,较国外虽较晚,但发展相当迅猛。电子音乐作为科技时代的象征之一,以中央音乐学院为首,全国许多高校开设电子音乐及相关专业,1993年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创立国内第一个电子音乐中心,从1994年开始举办一年一度的国际电子音乐节,初衷是为全世界热爱电子音乐的人们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电子音乐的发展。

    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艺术总监、中央音乐学院张小夫教授表示,电子音乐是音乐与科技聚合的结晶,行进在音乐艺术探索与拓展的时代前沿,其自身存在价值体现在人类对未来音乐空间的创新实践。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作为一个国际化的音乐平台同样具有这样的使命,我们不仅汇聚电子音乐的各路精英,更期待通过能量、理念、智慧、思想的聚合迸发出一往无前的精神力量,探求技术创新与艺术创新聚合的路径,实现音乐灵性与科学智慧的聚合,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二、理念分析

    历届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的成功举办都是精心策划的结果。历届电子音乐节策划的主要内容包括:系列现代电子音乐会(Acoustic类、Mix类、Midi类、多媒体类等多媒体电子音乐会);系列大师班讲学和高级专题强化大师班课(创作、理论、技术类等单元);电子音乐作曲比赛(A组-Acoustic类;B组-Mix类、C 组-Midi类共三个组别);电子音乐学术论文征集评奖;电子音乐、数字化音乐学科建设与发展论坛;电子音乐学会年会等。

    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除了节目展演外,尤其重视大师班、学术讲座、产品展演等内容的设计,同时兼顾对国内外业界最新发展动态的把握与研讨。以2018年为例:2018年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系列演出为期一周(10月22日—10月28日),活动内容包括注册报到、大师讲座11场、系列演出14场、2018年第六届MUSICACOUSTICA-BEIJING电子音乐学术论文评奖决赛、2018年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主题论坛——新一代电子音乐家创作理念与制作经验、国际电子音乐联合会(北京)年会主席团全体会议2场、第15届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作曲比赛决赛(分为4个组别:A组幻听类、B组混合类、C组多媒体类、D组应用类)及闭幕式暨颁奖典礼环节。

    三、综合分析

    (一)活动宣传

    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在宣传上亮点突出,集中体现在:

    亮点一:业内学会与机构强强联合。本次音乐节由中央音乐学院主办,北京市文化艺术基金和国际电子音乐联合会(JCEM)联办。

    亮点二:国际电子音乐界精英荟萃。恰逢第36届国际電子音乐联合会(CIME-ICEM)2018主席年会在音乐节期间举行,来自世界各地20多个国家的业界精英将汇聚北京,所涉领域涵盖了电子音乐/计算机音乐/声音艺术/新媒体艺术、作曲等众多方面。国内各高等音乐艺术院校领导及学术带头人也都相聚北京,共同参与这一盛会。

    亮点三:运用网络直播,让电子音乐与受众之间“0”距离。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运用网络直播技术可以让世界各个角落的观众收看到2018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的盛况,从而更好地宣传推广电子音乐。另外,网络直播资源共享有助于二三线城市音乐视野的开阔以及电子音乐在人们心中地位的提升。

    (二)社会影响

    历届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均十分重视活动等宣传,例如在网站设立专题网页、微信公众号宣传等。另外,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充分发挥艺术总监张小夫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来扩大宣传范围,此举为音乐节活动国际品牌的定位和国内社会舆论的宣传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提升和发展了中国现代电子音乐的世界声誉。

    (三)教学影响

    由于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的依托单位是中国现代电子音乐中心本身就是一个集教学、科研、创作、制作、演出和国际学术交流与一身的多功能专业机构,因此,在教学方面起着领军人的模范带头作用,其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四、总结与展望

    (一)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的平台意义

    初衷是为全世界热爱电子音乐的人们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如实地将电子音乐创作、研究、学科建设等诸多问题公开放到桌面上,引起人们的重视与思考。

    (二)艺术水准如此之高的音乐节,如何跳出象牙塔?

    将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与艺术营销密切结合,直面大众而非孤芳自赏,搭建好音乐节与受众之间的桥梁,让更多的人可以受益于北京电子音乐节所带来的音乐盛宴,从而提升受众自身的音乐审美素养,也使音乐节价值最大化。

    (三)目前国内电子音乐教学工作进展不易

    由于电子音乐的制作费用很高,目前国内开展相关课程的院校还很少,没有形成有效的教学方法。

    注释:

    ①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的前身为北京电子音乐周,由作曲家张小夫发起并创立于1994年,开始为不定期二、三年举办一届,自2004年起定名为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每年10月的最后一周在北京举办。

    参考文献

    [1]张小夫.电子音乐节的概念界定[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2(4):30-32.

    [2]李云鹏.电子音乐中的空间思维[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4).

    [3]汪胜付.探索新世纪音乐的语言——2006年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综述[J].人民音乐,2007(3):72-75.

    [4]韩杰.融: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作曲比赛作品分析[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

    [5]蒋砾,赵珍,翟啸天.幻听音乐追求纯粹——“2015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综述10.3969/j.issn.1674-8239.2015.12.011.

    [6]于祥国.法国文化年激情点燃“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2004年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综述.www.ccom.edu.cn,2005(7):6.

    作者简介:宋杨(1990—),女,汉族,中北大学201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管理。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0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