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分析声乐演唱中音乐整体性的塑造方式
范文

    【摘要】对声乐艺术的片面化认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习者的声乐水平。特别在各教育领域中开设声乐教学课程时,部分教师与学生过于注重演唱技能的提升,而忽略了对音乐作品的艺术化呈现。因此,在对声乐演唱中音乐整体性的塑造方式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可从声乐演唱中呼吸艺术的构建、情感控制能力的培养两方面进行进一步论述。

    【关键词】声乐;演唱;音乐整体性;塑造方式

    【中图分类号】J616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10-0060-02

    【本文著录格式】姚德鹏.分析声乐演唱中音乐整体性的塑造方式[J].北方音乐,2020,05(10):60-61.

    引言

    声乐艺术对于我国来讲属于“舶来品”,最初是在欧洲兴起并获得有效发展的,经过几百年的演变,借助于丰厚的人文底蕴与与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现已经成为国际性的主流声乐艺术形式。相比而言,我国的声乐艺术发展比较晚,使基于西学东渐的浪潮被融入到中国文化中。而在各个学校或其他社会教育机构逐渐对声乐教学建立一定的认识后,陆续开设了相关的教学课程。而在声乐演唱中,若想确保学习者的综合能力获得有效提升,必须注重他们音乐整体性的塑造。声乐教师应明确高超的演唱技巧固然重要,但需借助良好的声乐演唱效果才可实现。在注重培养学生演唱技巧的同时,还需从更多的维度去声乐综合能力进行分析。而所谓的音乐整体性,在强调演唱技巧的同时,应注重艺术内涵与艺术价值的实现。在利用演唱技术去对声音进行处理的过程中,都需蕴含一定的思想与情感。倘若脱离于艺术层面过度彰显演唱技巧,那么任何或洪亮、或低沉的声音的独立展示都将变得没有任何的艺术魅力与艺术价值。基于此,声乐教师可从呼吸艺术与情感控制两个方面着手,对声乐演唱中音乐整体性的塑造方式进行分析。

    一、声乐演唱中呼吸艺术的构建

    (一)明确声乐演唱中的呼吸方式

    声乐演唱中,呼吸方式对于提升演唱者的聲乐技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在对学习者的音乐整体性进行塑造的过程中,科学的呼吸方式是最基础的课程,也是极为重要的声乐教学环节。因此,实际开展声乐演唱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首要任务应使学生者全面了解与掌握重要的几种吸收方式。通常情况下,主要有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式呼吸三种方式。其中,在胸式呼吸方式中,气息支点相较会更高一些。学习者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颈部的肌肉会很紧张,如果呼吸方式不正确,会造成吸气量不足的现象。这样,学习者在演唱曲目时,是不能有效控制横隔膜与腹肌的,从而致使学习者的声音缺少一定的弹性;腹部呼吸方式,通常是借助软肋的扩张,腹部微鼓、收缩等一系列的身体机能的配合完成演唱的。在对这样呼吸方式进行训练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明确因气息太重,加之声音过于沉重,就会产呼吸不畅的现象。由此,不仅无法找到正确的发声位置,无法增强声音的灵活性。尤其,在对中低声区进行训练的过程中,由于音色较为低沉,若训练方式不当的话会出现气息不足的问题。而胸腹式呼吸方式,使对胸式呼吸与腹式呼吸进行了融合。与以上两种呼吸方式进行对比,胸腹式呼吸方式可更好地调动身体机能。确保发声器官能够进行有效的配合,既可提升气息容量,还可最大化展现横隔膜与两肋之间的张力。学习者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可利用其对抗源于腹部的收缩力量。基于此,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演唱者的声音的发出力量。而在对声乐学习者的音乐整体性进行塑造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能集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身体素条件等,帮助他们选择最佳、最适合的呼吸方式。从而使学习者在进行声音演唱的过程中能获得充足的气息,并锻炼出具有一定弹性的声音,从而,全面提高学习者的演唱能力。

    (二)呼吸艺术的具体使用形式

    在声乐演唱中不断强调音乐整体性塑造的过程中,应指导学生者能够正确地使用呼吸艺术。利用其进行科学的发声,并灵活调整气息的流速、压力与容量。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应结合不同的声音训练曲目,引导学习者利用不同的呼吸方式去控制他们的气息。教师应了解音高音是受压力的影响的,当这种力量展现得强时,音高就越高。而如果压力越来越低,音高也会变低。同时,气息的流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演唱者的情感表达程度与艺术效果。气息流速对于体现声乐作品的艺术性与戏剧性具有十分密切的关联,并反馈出演唱者的音乐整体性程度。由此可见,呼吸艺术的使用对提升演唱者的音乐综合素养的重要影响。因此,声乐演唱中,必须通过科学的使用呼吸艺术,确保声音的高、低、长、断进行灵活的转化,并保证其具备一定的连贯性。同时,演唱者需借助科学的发声获得充足的气息,支撑其能完美地展现户音乐作品的艺术形式与艺术魅力。基于此,教师在实际开展声音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帮助学习者学会科学地使用呼吸方式,确保气息能够自然、均匀地从声门穿过,并确保其缓慢的流出,能够保持在预期的时间内完整演唱完声乐训练曲目。在此过程中,参与动作的主要有胸肌、肋肌与腹肌等。在学习者进行训练的过程中,需引导他们进行科学的呼气,确保腹肌慢慢收缩,连动横隔膜向上推。而当横膈膜被调动上升的过程中,胸部会逐渐凸起。由此,学习者会获得相应的发声力量。当然,在利用这样的呼吸方式去诠释音乐作品的过程中,应使学生者了解对气息进行控制的过程中,并不是单一地调动发声器官。应避免出现机械式的演唱技巧,过于看重演唱的音量有多高,嗓音有多嘹亮,应灵活利用气息去更好地表达音乐作品的艺术内涵。由此,在科学的、长期的声乐训练下,才可逐渐提升演唱者的音乐整体性。

    二、声乐演唱中情感控制能力的培养

    (一)在解读歌词的过程中揣摩情感

    演唱者在诠释与演绎一个音乐艺术作品的过程中,超高的演唱技巧是展示作品艺术魅力的有效载体。而在这个过程中,想确保听众能與之产生共鸣,必须能够进行真情实感的表达。声乐演唱中情感控制能力对展现音乐作品的整体性、艺术性与戏剧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实际开展声乐演唱教学活动过程中,应对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教师可通过带领学生品读声乐作品的歌词,使他们能从中获得启示,并在朗读与解读歌词的过程中,揣摩与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丰富情感。这样,学生者在实际演唱音乐作品的过程中会更具有表现力与感染力,不仅使受众感受或优美悠扬、或高亢嘹亮的韵律之美,还可使他们与演唱者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令其能体验到歌曲中的或悲情或振奋的不同情绪。而教师在引导学生解读歌词的过程中,应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使学习者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着,并能在音乐素养上获得提升。教师可向学生进行示范,极具节奏感与情感地进行朗读,使学生在第一时间内就可感受到歌词中蕴含的某种情感,由此使学生获得思想启发。而后,教师可鼓励学生对歌词进行朗读,细细品味其中的情感特质等。而在这个过程中,当学习者的精力全部集中在品味歌词的氛围中时,更利于他们解读文字的过程中使情感获得迸发,从而为听众创建一个具有一定艺术意境的空间。教师在利用歌词培养学生情感控制能力的过程中,在最初开展声乐教学时应选择感情较为浓烈的歌词。例如,由毛阿敏演唱的《天之大》,这首歌曲深刻地描写了母爱的伟大。教师可引导学生不断的阅读、朗读与品位歌词中所营造的意境与情感,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母爱的光辉,并能够获得极大的感动。而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带着旋律去进行演唱,以此观察学生演唱过程中情感表达的是否到位,并鼓励他们不断进行反复的练习。最终确保学生在解读歌词-曲目演唱的反复训练中,逐渐提升他们的情感控制能力。

    (二)全方位探寻音乐作品的情感基调

    声乐演唱中,在不断探求不同的音乐整体性的塑造方式过程中,除上述所提到的呼吸艺术的使用方式以及在歌词中对作品情感的捕捉,都可在一定程上展现出良好的效果,特别是针对学习者情感控制能力的强化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此基础上,教师需引导学习全方位探寻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基调,可以从一段歌词中获得,也可从优美的旋律中进行提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学会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情感熏陶氛围,确保他们在对音乐作品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并建立正确的情感认知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探索其中所蕴藏的情感基调。例如,教师在向学生讲解有关“小夜曲”的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可从向学生介绍舒伯特的生平事迹与创造背景开始,使学生能够深度挖掘作品背后的艺术内涵。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哼出旋律,去细细品味其中的情感基调,使他们能对静谧的夜色产生更深刻的感受与思考。教师若想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找到《小夜曲》的情感基调,可组织学生在夜晚的时候到室外去进行感受。这样,学生就会更直接地感受到该曲目中所表达的情感,促使他们在进行声乐练习的过程中能更富有感情地哼唱出旋律。

    三、结语

    总之,声乐演唱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全面了解不同的呼吸方式以及呼吸艺术的应用方式,使学生在进行声乐训练的过程中,有效提升他们的演唱能力。除此之外,教学需帮助学生学会从歌词中揣测音乐作品的情感,并全方位探寻音乐作品的情感基调,使学生更好地对演唱曲目进行表达。基于此,从不同维度进行强化训练的过程中,确保学习逐渐形成音乐的整体性。使他们在演唱声乐作品的过程中,不仅可完美地唱出旋律,还可充沛表达情感,赋予其更强的艺术效果与价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子辰.谈声乐演唱中的音乐整体性[D].天津:天津音乐学院,2019.

    [2]宋志奇.论美声声乐艺术中整体性意识的构建[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6,34(02):238-240.

    [3]杨允.论歌唱中的平衡[D].拉萨:西藏大学,2015.

    [4]黄锦荣.论声乐演唱中的“平衡”[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

    [5]廖赐麟.论演唱者的“综合素质”及其培养[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6.

    作者简介:姚德鹏(1989—),男,汉族,河北石家庄人,博士,讲师,从事声乐美声演唱与研究。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