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土家族三棒鼓旅游产品的开发与推广 |
范文 | 陈超 陈一帆 [摘要]“三棒鼓”是土家族一种特色的地方民间曲艺,主要流行在湖南、湖北、四川、重庆四省(市)土家族居民居住的交界处。本文主要论述湖北恩施一带的土家族三棒鼓与旅游相结合,既能推动旅游的发展,又向人们展示少数民族风情的曲艺音乐。 [关键词]三棒鼓;土家族;民间曲艺;旅游产品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20)01-0082-02 一、“三棒鼓”简介 土家族“三棒鼓”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早期的“三棒鼓”只是对自然界花、鸟、虫、兽的模仿,有几个简单的肢体动作。后来渐渐融入到宗教,主要进行祈祷、祭祀山神、祖先,为“三棒鼓”蒙上一层神秘的宗教色彩。到了后期,“三棒鼓”在人们的劳动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得平民化,人们的婚丧嫁娶、逢年过节、农作丰收、日常娱乐都可以看到三棒鼓,此时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顶峰,并且三棒鼓的形式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还加入了唱词、道具。它的动作也越来越规范。家家户户小孩子也会哼唱几句。 “三棒鼓”的唱腔与表演独具特色,在杂技表演中,主要道具为鼓、花刀、花棒、锣和钹,表演者用脚踩锣,双手在空中抛花刀或者花棒,而且抛的数量由少到多,速度由慢到快,脚上踩锣的节奏与手中抛花刀、花棒的速度一致。这种表演的技术性很强,若是有一点失误,都会被误伤。在三棒鼓的唱词中,有很多固定的唱本,也有很多即兴创编,一般为一人拿着鼓打节奏一人拿钹或锣配乐,有两人对唱也有单人独唱。在天气好上山劳动时会唱上一首,或者家中来客人心里高兴也会来一首。这种音乐的节奏多为不规整的,并且乐音的组织形式也是不同的,这也表现出了土家族三棒鼓的独特性。三棒鼓在长期的发展、创新、传承中,由最初的模仿带有宗教色彩到后来越来越民俗化、娱乐性,都体现了土家族人淳朴的感情,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而文化是民族之魂。 一、“三棒鼓”现状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娱乐方式变得多样,精神生活也更加丰富,加之外来文化的冲击,三棒鼓这一传统的娱乐文化,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年龄偏大的人可能知道三棒鼓,也会一点点三棒鼓,但是以此为业者已经非常少了。年轻人根本不知道三棒鼓是什么,在他们所生活的时代背景下,所接触的文化以及娱乐方式都是跟以前不同的。以前三棒鼓除了娱乐,还有很大一部分是用来谋生的。现在偏远的农村在红白喜事上还能看到三棒鼓,但是赚来的钱根本不能养家糊口,所以很少有人表演,大多都去了外地打工赚钱。只有偶尔有受到政府的邀请到某地进行表演才能看到一回。从很多方面来说,三棒鼓本身所能利用的价值已经很少。据湖北恩施来风三棒鼓传人向前和介绍,如今传统的三棒鼓艺术已经面临着失传,传承人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年轻人不愿学,老一辈人年纪过高,并且三棒鼓在现代生活背景下,难以生存。但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本,我们应该加以保护、传承并且创新。不断地让它为人民服务,并创造新的财富,而不是让它在十几年或者几十年后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三、恩施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随着近年来,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这种休闲式的娱乐。而传统的旅游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在追求大自然的美的同时也在追求精神上的满足。一个地区最能代表其特色风情的还是他们本民族特有的文化,所以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是必然的,对彼此都是一个契机。在湖北恩施一带,也开发出许多旅游景点,一部分旅游景点没有足够的宣传资源与建设资金,基础设施也很差;还有一些较为出名的旅游景点,没有自己的特色,类型单一,许多游客来了一次并没有什么印象,也没有什么体验。而一个活态的,具有表演性质的文化旅游将是一个大亮点。它不仅能用音乐、舞蹈、表演与游客们交流,也能用它独特的魅力表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既展示了民族文化又能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同时,做到文化走出去。 四、“三棒鼓”推广的困境 (一)我国城市发展水平高,但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经济落后,没有足够的宣传能力和资金,并对自己本有的特色文化和藝术不够重视,这严重制约了乡村文化旅游的发展。例如一个风景优美的旅游区,设施都已经完备,但却没有自己的特色,与其他风景区大同小异,也不懂得加以宣传与当地文化结合,就会导致游客的第一印象不深刻,也不会深入了解这些文化特产,这就降低了文化和风景本身的价值。 (二)三棒鼓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形态,生存范围极小,在湖北恩施巴东一建始一带主要流行“靠花灯”和“花鼓戏”,利川一恩施市一带主要流行“撒叶儿嗬”和“打花鼓”,三棒鼓在这些地方并没有合适的生存空间。但是在宣恩一来风一带,三棒鼓较为人熟知,它的形态也保留得较为完整。并也有传承人在乡村各地进行演出,婚丧嫁娶时也能看到三棒鼓。但是在别的地方几乎看不到三棒鼓的身影。 (三)三棒鼓这一传统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是一个规模较大的工程,但其重视程度太低,政府并没有对此做好保护和推动的工作,在监督与管理方面十分松散,也没有制定一系列保护三棒鼓传统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管理制度条约,使得三棒鼓在开发与推广的过程中,缺乏有序性,效率低下。 (四)以市场为主导,恩施地区地貌为武陵山区,农村地区经济较为落后,地形地貌较为崎岖,缺少强有力的投资合作伙伴,乡村文化旅游亮点高,但开发难度大,除了三棒鼓这一传统文化本身的开发与创新人力资源、大型节目排练还有景点的设备、交通设施、管理人员等多种问题,使得它的推广力度极低,获得效益也不高,市场主导缺乏积极性。 五、策略 传统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有机结合,使三棒鼓这一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进入大众视野并得到传承与保护,同时也带动恩施市周边落后的乡村增加经济收入,但在这项工程的实际实施中,仍有许多问题阻碍了它的发展并亟待解决。 (一)以市场为主导,加强建设与推广。以市场调节经济,调节社会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各部门的分配,调节生产和流通,使旅游公司与三棒鼓这一传统文化直接联系起来,把三棒鼓商品化,最大限度开发出它的价值,在供游客们观赏的同时也给表演者与旅游公司带来经济效益,以市场为主导,能够比较灵活地反应和调节市场供求关系,并引导生产和刺激消费。使三棒鼓更受人们喜爱,更具活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推广。来凤三胡镇杨梅古寨,是一个新开发的旅游区,不仅风景优美,还有纯天然的杨梅,当地人民淳朴好客,每年七月中旬是杨梅成熟季节,慕名而去的游客数不胜数,把三棒鼓与当地旅游相结合,让人们在得到味觉的享受时也能感受到视觉的盛宴。 (二)培养专业人才。三棒鼓本身是一个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艺术文化,但是它动作好学,并且曲调朗朗上口,不过在杂技方面有一定的危险性,需要长时间的练习,也需要一些专业人士不断地培养后续人才。湖北恩施来风传承人胡梅珍女士与向前和同志与我校音乐专业的同学一起,编排了一场大型的三棒鼓节目,两人对唱,四人拿着锣、钹、鼓乐器打节奏,另外还有几人抛花棒、花球进行杂技表演,使一个单纯的表演节目具有表演性同时还有娱乐性质,并在来风县三胡镇杨梅古寨进行有偿表演。既能宣传三棒鼓,也能在杨梅古寨旅游区淡季时吸引游客。并且可以在更多的旅游景区进行演出、宣传吸纳游客。 (三)政府加强制度管理与宣传。这种传统的文化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与制度上的管理。政府要加强对三棒鼓曲艺文化的支持,与旅游公司一起加大宣传力度,并鼓励人们学习。建设好农村的基础设施,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三棒鼓这一传统文化表演除了在旅游区表演,也可以在当地的小学初中进行宣传,把它纳入学生课余爱好之中。这就需要政府进行引导,使更多人认识并了解三棒鼓。政府也可以联合恩施的文化公司、娱乐传媒在恩施举办一场土家族传统民间艺术的比赛,并且奖励前三名,颁发优胜奖,没有获得名次的也有参与奖。提高人们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同时三棒鼓参加这些比赛并获得名次,也是为三棒鼓宣传的一个时机。 (四)打造自己品牌。如今世界的文化旅游都已经蓬勃发展,并都具有自己的特色,而三棒鼓作为中国土家族的特有文化,与旅游产业相结合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除了在湖北恩施内部得以发展,也应该走出恩施走出湖北。并借助现代发达的通信网络,打造一个具有内涵的文化艺术,吸引更多的目光,不断创新,使其能够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娱乐文化,打响三棒鼓自己的品牌。 总之,土家族三棒鼓是土家人民几千年的劳动成果与智慧结晶,三棒鼓与旅游相结合,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我们应该不断地创新,积极出谋划策,使三棒鼓为更多的人知晓。同时,也要传承三棒鼓的土家人精髓,不忘初心不忘本。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