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钢琴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
范文 | 王琛琛 [摘要]本文在课题探究背景基础上,以钢琴教学中学生音乐人文探究能力培养为前提,立足于实际教学,探究钢琴教学面临的困境,并以此为基础,重点阐述如何在课堂中进行人文探究能力提升的教学,旨在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钢琴教育;音乐;人文研究;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20)01-0138-02 随着新课标改革,学校教育愈加重视人们素质能力的提升,钢琴教学亦是如此。但是当下该领域教学中很多教师不重视学生音乐人文探究能力的提升,课堂教育中过于重视基础与技巧的教学,很难提高学生演奏水平。基于此,教师还要加强对学生人文探究能力的培养,帮助其通过钢琴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一、课题研究背景 当前艺术院校更加重视对专业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对学生的教育也以素质教育为主,师范院校音乐专业中的钢琴教育科目,强调对学校教育工作者能力的培养,以此加强其钢琴演奏技术,优化教师钢琴教育能力,进一步提升审美能力与音乐素养。师范专业教学中,一直将教育目标设置为音乐知识的传授,进而提高教师音乐技能水平,并站在文化与艺术角度诠释音乐。从音乐本质上分析,钢琴教学是音乐在新时期发展中的产物,与艺术文化发展呈正比例关系。在音乐史发展中的钢琴教学,不但是音乐历史的进步,也充分展示社会的前进。此背景下的学校钢琴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音乐技巧,还以此提升文化修养,能够更深刻地感悟音乐内涵。另外开展钢琴教育,教师不但要传授基本的知识与技巧,还要在课堂中融入更多文化背景,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与演奏水平提高的基础上,加强其音乐修养,完成对学生音乐人文素质的培养。 一、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基础 音乐课堂中对学生开展钢琴教育,可以提升其音乐人文探究能力,但同时也对教师有一定要求:第一,教师要有完整的知识框架与对钢琴曲目的分析理解能力。其中知识框架包括音乐史、基础理论、和声学等多种音乐专业的结合,以此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音乐分析与理解能力,为后期培养音乐人文探究能力奠定基础。第二,教师有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在课堂外可以通过计算机查询资料,课堂中能够利用其开展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展示更多钢琴内容相关的影音资料,促使其在良好音乐氛围中获取精神感悟。 三、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弹奏钢琴时缺乏信心 钢琴教学时培养学生音乐人文探究能力可以充分提升其弹奏信心,增长人文内涵。要想让学生演奏出动人的曲目,不但要掌握适合的速度与力度,还要以强大的信心为基础。但如果学生知识点掌握不牢,弹奏信心也会下降很多,弹奏技巧与呼吸频率不能及时调整,导致钢琴演奏效果下降,舞台表演中也不会吸引观众。 (二)学生对钢琴基础知识掌握能力不足 若学生可以独立演奏钢琴,就需要具备更牢固的基础知识,从最先的解读识谱开始,到后期单手向双手弹奏技巧的转变,最终实现手型的弹奏练习。以往钢琴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学生演奏时手指施力与速度的培养,而忽视了人文探究能力的重要性。一般情况下,钢琴弹奏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以此才能更好地演奏出曲目的精髓,在其中感悟和表达良好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进而更加热爱音乐艺术,加强审美能力。所以对学生的人文探究能力的培养需要将美育当作总体目标。但是就当下教育的基本情况分析,学生基础能力较差,以至于后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不深,更难以精准弹奏。 (三)缺少对学生音乐探究能力的考核 钢琴的弹奏由多种因素组成,每一个钢琴作品都包含着时代特点与作曲者的生活特色,学生也需掌握关于钢琴艺术家成长的经历,可以深度挖掘作品背景,探索人文因素,进而帮助学生提升钢琴弹奏中的旋律美、情感美以及文化美等表达能力。基于此要求当代钢琴教育对学生音乐人文研究能力培育方面有完整的考核体系,但是这正是现代教育缺失的内容,教师过于重视学生弹奏技巧的提升,而忽视了对钢琴艺术中人文素养的挖掘,不能从钢琴艺术基本要素角度出发探索音乐作品的背景。也就是说,缺乏科学考核制度的约束,导致课堂钢琴教育效果降低。 (四)教师综合素质不高 钢琴教育中,学生音乐人文探究能力的提升与教师教学能力有很大关系,需要教师以专业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带领学生在演奏钢琴中提升人文探究能力。可以说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所在,但是当前很多学校中音乐教师此方面教学能力不强,不能科学引导学生弹奏钢琴,人文探究能力的培养效果上也降低很多。 四、钢琴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一)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流程 经过对我国钢琴教学史的分析,以往课堂中教师大多运用理论教授与示范结合的形式展开工作,这也是其他学科普遍的教学方式,整体教学形式单一,在钢琴课堂中只进行弹奏技巧的讲解与训练,忽视了弹奏过程中情感的融人。随着新课标改革的创新,我国钢琴教育重点也从技巧训练变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也就是说在钢琴教学过程中,不但能提升学生弹奏能力,还加强其对钢琴的探究能力与人文素养。而对于学生来说,要想在此科目中获得更好的发展,在弹奏练习的时候,其演奏能力不但体现在难度大曲目的弹奏中,还表现在对音乐中情感的理解与精准传输中。所以要想培育音乐人文探究能力强的钢琴人才,只有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才能顺利进行。 第一,在钢琴课堂中融人音乐历史文化知识,如为学生讲解钢琴曲的时候,先讲述其社会背景与作曲家在创作时的思想状况等,唤醒学生情感因素,进而培养其人文性与艺术性。第二,学生练习钢琴曲的时候,教师渗透情境教学与小学合作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完成对钢琴作品人文精神的挖掘。例如《献给爱丽丝》教学中,教师为学生讲述弹奏技巧后,就可按照学生学习能力分为不同的小组,从贝多芬生活年代背景入手,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解读,并在其中融入自己的想法,深层体会贝多芬的情感。第三,在课堂中开展钢琴的扩展训练,引导学生对钢琴艺术的探究不再局限于课堂中,还要进行课后的训练,通过互联网中找出与该作品相关的文学资料,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信息的查询,加强学生音乐素养。另外课外活动中虽然也是以学生为主,但是教師也要在恰当的时机进行指导,可通过钢琴演奏会,音乐作品展示会等活动,让学生在其中获取音乐人文素养,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人文探究能力。 (二)科学设置课程,提升学生人文探究能力 当代音乐教育立足于审美角度,以其表现力为基础,教师在加强钢琴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总的来说就是优化课程结构设置,深化钢琴基础与专业课程,进而从本质上开展学生人文教育。 一方面,科学设置钢琴基础课程。音乐作为声音的展示,需要以人类文化为载体开展钢琴教学,从人文角度分析,只有在一定文化背景下,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这在钢琴教育中,实现以人文为属性,在心理层次上感受音乐作品,而在文化层次上理解音乐内容。所以进行钢琴课程设置的时候,不但要加入中外钢琴历史的内容,还站在人文发展角度,讲述钢琴作品相关历史、本土文化、民族和风俗等多方面知识,以多角度建立师生互通机制,延伸学生人文学科领域,在钢琴教育中加入思想与文化发展史等内容,培育新时期专业钢琴人才,并能在提出问题后自主探究,进而解决问题。 另一方面,以钢琴艺术发展史为主流,提升学生人文探究能力。第一,新时期构建完整钢琴教育体系,以音乐作品特征进行分类。如时间与地域的不同,创作者思想与弹奏技巧等多方面也有所差别,所以学生在弹奏新曲目之前探究作曲家的创作风格与内涵。钢琴文献教学引导学生掌握钢琴音乐发展史,从不同风格文献作品中,感受感性层次中的内容。另外引导学生在钢琴作品欣赏中对不同时期与风格的作品进行对比,了解不同作品之间的关联,进而可以在演奏的时候融会贯通,积累音乐知识,精细掌握钢琴作品演奏中的尺度。第二,钢琴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钢琴艺术的内涵,将钢琴文献当作作曲家创新的基础,蕴含更多思想精髓,有利于对学生对其更好地掌握。因此钢琴教学中,需在文献中挖掘该艺术的发展史,探索每个历史阶段的音乐音色变化,进而建立属于学生独特的音乐文化特色。 钢琴教学课程的设置中添加文献库,扩展学生音乐思维的同时,还助其激发钢琴创作灵感,提升学生此方面的人文探索能力。 结论 综上所述,传统钢琴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相关知识学习的需求,有效进行教学观念的转变与加强学生钢琴弹奏中人文探究素养的培养,不但提升学生钢琴演奏水平,还增强其审美与创新能力,实现新时期学生艺术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