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胡廷江花腔歌曲创作分析 |
范文 | 安雪铷 [摘 要] 我国著名的青年作曲家胡廷江先生可以说是我国当代花腔歌曲创作的引领者。 他创作出了多首独具特色、别具韵味的花腔作品, 引领了我国花腔艺术的发展。 他的花腔代表作品?玛依拉变奏曲? 不仅融合了西洋唱法以及民族唱法, 更是将许多时尚元素加入作品当中, 成为我国花腔女高音的经典曲目之一。 作曲家胡廷江创作花腔歌曲的创作理念以及技法对于我国日后的花腔艺术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 本文从分析作曲家胡廷江花腔歌曲的创作理念入手, 通过其作品深入分析花腔歌曲的创作手法, 为研究作曲家胡廷江的花腔艺术作品做出微薄贡献。 [关键词] 胡廷江; 花腔; 创作 [中图分类号] J6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2233 (2020) 08-0171-02 花腔演唱技巧最早来自美声唱法,是一种具有华彩性、灵巧性、装饰性的演唱技巧。花腔女高音则一般指的是演唱花腔技巧的女高音,属于女高音的炫技演唱。在欧洲16世纪中叶,出现了装饰性唱法的音乐风格,即阉人唱法,花腔唱法在这种装饰性风格音乐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诠释。20 世纪,随着美声唱法传入中国,中国作曲家也开始研究这一全新的演唱形式。我国当时的声乐主要是以山歌、小调为主,作曲家们随着花腔唱法的传入,开始了将民族声乐融入花腔唱法的尝试,开启了我国花腔艺术歌曲的创作之路。 一、胡廷江花腔歌曲创作理念分析 (一) 时代气息与民族元素的融合 从我国花腔歌曲创作开始以来,就具有极强的民族特色,但是缺乏时代感。而作曲家胡廷江创作的花腔歌曲不仅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同时带有现代化的时尚气息。[1] 他的作品迎合了现代人的审美观点。如作曲家胡廷江创作的?春天的芭蕾? 在2010 虎年春节亮相后,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这首歌曲的民族风味以及时代气息均恰到好处地迎合了现代人的口味,演唱者用高亢嘹亮的民族唱法唱出了當代青年人的蓬勃朝气,唱出了百姓幸福美好的甜蜜生活,让欣赏者从歌曲中体会到我们现在欣欣向荣的幸福景象。因此,从这首歌曲我们就能看出作曲家胡廷江先生创作理念之一就是民族性与时代性相融合。 (二) 旋律要优美 作曲家胡廷江创作的花腔歌曲都有旋律优美的共同特点。他的作品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在创作中,作曲家能够让歌词和旋律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使人感觉作品是浑然天成的,作曲家通过优美的旋律将欣赏者带入无限的畅想当中。无论是?玛依拉变奏曲? 中清脆悠扬的旋律,还是?春天的芭蕾? 中散发着活力的旋律,或是?炫境? 中梦幻般的旋律,都体现着作曲家胡廷江花腔歌曲旋律优美这一创作理念。 (三) 创作技法的相互融合 作曲家胡廷江创作花腔歌曲讲究“中西合璧”,即将中西方创作技法相互融合,取其中之精华相互促进。在我国花腔作品的创作中,这样的创作还是较为少见的,创作技法的相互融合使其作品别有一番韵味。如?春天的芭蕾?这首作品在调式上采用了中国民族七声音阶与自然大调相结合的方法,主题旋律采用西方音乐的创作技法,尽管是中西融合,但整首作品的风格仍然十分自然,通过中西音乐创作技法的融合使得?春天的芭蕾? 具有独特的韵味。因此,音乐创作技法的相互融合也是作曲家胡廷江花腔歌曲创作的重要理念之一。 二、胡廷江花腔歌曲创作技法分析 (一) 用西方的创作技法,谱写民族音乐作品 作曲家胡廷江花腔作品创作特征之一是用西方的创作技法,谱写民族音乐作品。将西方的创作技法融入我国民歌当中,给民歌的二度创作增添了动力,同时也注入了新的生命元素,让之更具生命力。?玛依拉变奏曲? 是作曲家胡廷江创作的一个典范之作。这部作品是在我国哈萨克族民歌?玛依拉? 的基础上进行变奏并加入西洋花腔元素改编而来的。[2] 他开启了我国民族花腔声乐艺术的先河。在过去的花腔歌曲创作中没有“旧貌换新颜” 的创作方式,就是基于原民歌的风土人情、民族韵味,把节奏、旋律、调式等元素进行重新编创,尤其是融入了西洋花腔的元素,使原来“简单” 的旋律变得丰富起来,更加具有弹性与艺术感染力,给人以全新的感觉。在原民歌旋律的基础上加入快速的音阶进行扩充等花腔元素,这样的“融合与借鉴”能够更加完美地展现出原民歌的韵律及情感,更能彰显出中国民族歌曲的无限魅力。作曲家胡廷江的这种创作技法也为我国民族花腔艺术打开了一条新的道路。如谱例: (二) 优美旋律要与明快节奏相搭配 我们在上文提到过,作曲家胡廷江非常注重歌曲的旋律,旋律要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旋律的优美也要同明快的节奏相搭配。又如作曲家胡廷江创作的?玛依拉变奏曲?,这首歌曲采用3/4 拍舞蹈性很强的节奏型,加上欢快优美的旋律,使歌曲更加生动活泼、朗朗上口。尤其是慢板与快板的对比,令整首歌曲层次感更加清晰,情感也随之更加细腻。如谱例: 通过上面两个谱例我们能够看出,尽管慢板与快板的节奏型没有变化,但是快板的速度比慢板快了接近一半,慢板的旋律采用的是变奏的手法。调性由F 调转到A 调,使得整体旋律感觉由活泼快乐的小姑娘的快板成长为优雅年轻女士的慢板的感觉,展现出了一个可爱的玛依拉和一个内心情感丰富的玛依拉。 在作曲家胡廷江创作的?春天的芭蕾? 中也能发现优美旋律与明快节奏的相互配合。这首作品采用三部曲式。西方圆舞曲风格使得整首作品极具舞蹈性质,富于弹性,散发着青春的气息。歌曲的第一部分采用F 大调的中板,主要用来叙述作品的主要思想,刻画主题旋律。第二部分转入D 大调,开始花腔华彩段落,在结束后又返回F 大调,再次强调主题旋律。整首歌曲利用变奏及多变的节奏反复烘托主题,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春天来临,人们欢快愉悦的心情。由此可以看出,作曲家胡廷江在创作中,对于旋律与节奏的细腻处理,将作品所表达的意境完美地诠释出来。 (三) 挑战传统,开拓创新 在我国民族声乐的不断发展中,花腔艺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从花腔歌曲的演唱到创作都有着各自的创新。作曲家胡廷江创作的一个具有时代性的典型作品?炫境?就是一首开拓创新的花腔歌曲。演唱者常思思在国际帆船周的晚会现场演唱了这首歌曲,将现场的氛围推向了高潮,让观众记住了花腔公主常思思,也记住了民族音乐也是能够如此华丽绚烂的。 ?炫境? 与过去创作的民族花腔作品有很大的不同,它完全采用无词的方式,只凭借语气、语调以及音高来表达歌曲的意境。作曲家胡廷江说: “从严格意义上讲,?炫境? 是一首高难度全花腔练习曲。” 如此的创作方式在中国花腔艺术中可以说是首次,这部作品将民族音乐与时尚元素深入融合。全曲仅采用“啊、哈、哦” 等虚词来刻画一种“炫” 的音乐境界。此外,快板与慢板之间的音乐对比也是这部作品“炫” 的地方。[3] 如譜例: 由于这首歌曲的特殊性即没有歌词,因此歌曲的意境需要通过别的方式来呈现。作曲家在创作中就通过音色的不断转化、语气语调的不断变化来诠释作品的意境。也是由于没有歌词,这首歌曲也给欣赏者带来充分的想象空间,演唱者诠释的“炫”,与欣赏者自己感受到的“炫” 可能是不同的。因此,对于这首作品的感觉不是唯一的、单一的,更不局限于仅仅一种“炫”。可以说,作曲家胡廷江创作的这首?炫境? 是我国民族花腔艺术的一个巅峰之作,也开启了我国民族花腔艺术的另一扇大门。 结 语 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丰富而伟大。作曲家胡廷江先生的创作为我国民族声乐艺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提高了我国花腔歌曲的艺术性,他的每一首花腔作品都展现了其音乐创作不同的艺术魅力。他将来自西方的花腔艺术更充分地融入我国民族声乐的创作当中,既继承了传统,又有开拓创新,甚至单凭借“花腔” 来诠释艺术内涵。作曲家胡廷江的花腔艺术创作不仅弘扬了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同时也将我国民族声乐艺术推向了世界的舞台,这也是作曲家胡廷江的不懈追求。我国的民族声乐正在逐步走向世界,逐渐被人们所熟知与热爱。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通过我们作曲家的不断努力,相信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会越来越繁荣。 注释: [1]刘佳蓉.从?玛依拉变奏曲?看民歌改编曲[J].艺海,2011(11):49—51. [2]赵璐璐.以?玛依拉变奏曲?为例探析中国民族唱法的发展与创新[J].艺术教育,2015(08):172—173. [3]刘爱珍. 胡廷江创作歌曲曲目分析与演唱研究[D]. 河南大学,2012. (责任编辑:崔晓光)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