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视唱中音准问题与声乐演唱的关系 |
范文 | 詹小虎 [摘 要]在我们长期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音准问题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一个问题,这样的一个比较基础性的问题却对我们日常的试唱和声乐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本文将结合声乐演唱的角度来对视唱中音准问题进行简单地探讨。 [关键词]音准;声乐演唱;分析解决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20)07-0001-03 一、視唱中音准的普遍问题 在试唱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很容易发现一个现象,在众多的学习者里,有一定声乐器乐基础的同学对音准的把控往往比没学过的同学要高很多,尤其是从小便学习钢琴的同学,表现得更为明显。这类的同学在一个长期学习的过程中,音高的概念已经根深蒂固,所以在视唱时总能够快速而又准确的反映出应有的音准节奏。另一种则是有着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稍加学习一些音乐上的理论知识便能将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但这两种毕竟还是少数,更多的同学还是没有基础的,只能通过一步步学习、一点点的实践积淀才能在视唱的过程中更胸有成竹地完成好视唱,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最常碰到的问题便是音准节奏问题,这一问题更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笔者根据自身的学习与教学实践过程来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办法。 二、音准问题的原因 在一般的视唱中出现音准偏差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自身在视唱过程中识谱能力的欠缺,识谱能力比较强的同学往往可以提前认出后边好几小节的音,这样的一个能力为他们能够准确的唱准一个音提供了基础。而识谱比较慢的同学往往只能唱一小节认一小节的音,这样的识谱能力就导致了自身的根基不牢固,不能成为其音准准确的牢固支撑力。二是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未能培养出一个良好的音高概念,在练习的过程中我们常常根据钢琴上给出的音高来进行模唱,但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很多的同学只是单纯的跟随着钢琴的音高去模唱,没有用自己的耳朵去仔细感受其中的音高的差异,单纯的跟唱所能达到的效果毕竟是不足的,很难树立起一个明确的音高概念。三是在视唱过程中,演唱者自身的歌唱状态的偏差。歌唱状态涉及到很多方面,其中包括歌唱时的气息支撑、咬字、共鸣等等诸多方面,在这样的一系列因素的共同影响下给予了演唱者一个强有力的支撑,在这样的支撑下使其在视唱的过程中能够有一个比较准确的音准。 三、声乐演唱中的音准 音乐是以声音为表现手段的一种艺术形式,音乐意象的塑造,是以有组织的音为材料来完成的。因此,如同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一样,音乐是声音的艺术。这是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1]世界上一切音乐作品都包括在“声乐”和“器乐”这两大类别里。而声乐演唱可以说是与视唱最类似的,在声乐演唱中对歌曲的学习可谓是重中之重,在这学习的过程中就包含着识谱唱谱这一环节,但我们总会发现,好像唱歌唱的比较好的同学他们的视唱能力往往也不差,当然也不排除有同学视唱能力差一些的,但总体上还是比较不错的。 在声乐演唱中,演唱者们是如何保持一个比较稳定的音准的呢?在声乐演唱的过程中,演唱者总是需要保持着一个良好的歌唱状态,充分的运用气息、咬字和自身腔体的支撑。沈湘老师曾说过“呼吸是歌唱的基础,气息是歌声的动力。”在我们声乐的学习中一直不断学习的就是对气息的控制练习,气息控制作为歌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好的气息支撑与控制是可以让我们保持一个比较准确的音准,如果气息控制不好气息不够,就会出现漏气的状况,从而导致音高偏低,气息太强则会出现偏高的状况。[2] 在歌唱过程中,歌唱者在日常的训练中通过对歌唱位置,腔体共鸣的把控练习中逐渐培养出了自己的歌唱习惯,日复一日的练习使得这种方式逐渐成为一种肌肉记忆,对音准的把控也比常人更加准确,所以能够做到“张口就来”。但一个不正确的歌唱方法所构成的习惯有时候则会对歌唱者的音高感的培养产生一些比较坏的影响,从而进一步的影响到歌唱的音准。 四、将视唱练习声乐化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这种联系是普遍存在的,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其实可以看到在视唱过程中与声乐演唱过程中他们的音准问题其实是相仿的,并且在两者之中存在着必不可少的联系。如何根据视唱与声乐演唱间的联系来更好地解决我们在视唱中所遇到的音准问题呢?根据我自身的实践,我们可以尝试着将视唱练习声乐化。 首先我们发现在声乐演唱的过程中,通过一个良好的歌唱状态,准确的咬字和足够的气息支撑下加以一个较好的识谱能力的辅助,歌唱时便能保证一个十分稳定的音准。在笔者的学习及教学经历中,笔者发现在进行视唱练习时,尤其是在自己练习的时候,很多同学都是只张嘴唱,并没考虑过其他方面的问题,整体的思想上和唱的状态都比较懈怠,常出现自己练的时候自我感觉还不错,能认得过来这是什么音,也能跟着唱,但一到让他自己放声唱出来的时候就变样了,音准、节奏、旋律的美感都没了,完全达不到我们一开始想要得到的一个结果,起不到一个很好的锻炼作用。而将这样的视唱练习进行一个声乐化的转变时,这样的状况就会好很多。在声乐演唱中对各方面的要求都比较高,要求你要保持一个如何的状态去进行歌唱,如果能够切身做到这一点,视唱的音准水平将得到一定的提升。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我将通过以下几点进行阐述。 (一)呼吸是歌唱的基础,气息是歌唱的重要支撑。 视唱虽然不像声乐演唱一般,对歌唱时的气息要求没有那么高,但不可否认的是,呼吸是其必要的基础。[3]在一个良好的气息支撑下,能够为视唱练习者提供一个很好的帮助,我们可以通过深呼吸后发“si”或“ci”来锻炼自己的气息控制能力,通过匀速的长音保持和短而有力的短音练习来增强气息的控制能力,那么如何感受深呼吸呢?我们也有那么几个小方法,为我们所熟知的“嗅花香”“狗喘气”“打哈欠”这些小方法都是可行的,在深呼吸时我们可以感受到小肚子是在向外做扩张运动的,具体感受可以通过自身实践而亲身感受。 (二)歌唱状态具有重要影响。 此处的歌唱状态主要指我们歌唱时的精神状态和歌唱的共鸣位置。在我们歌唱时,如果一个人保持着积极主动的状态去唱时,那么我们会感觉到歌唱者的整个身体都在配合着他的演唱,更容易感染人,同时,一个积极主动的状态相比松松垮垮的状态更容易保持一个相对稳定准确的音准。而共鸣位置同样如此,在我们的歌唱中,要尽可能的保持一个高位置的演唱,在高位置的演唱过程中,不容易像平常演唱时歌唱位置忽高忽低,让人听起来总觉得音高差了一点。而且保持高位置的演唱时,歌唱的声音会出现一个共鸣点,从而不会让人觉得声音太白,不够明亮集中。当然,保持高位置时仍然要有一个良好的气息支撑,否走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没有根基。 (三)咬字的練习,感受口腔内部各音的差异 在我们正常的说话中,一般不会像歌唱一样将时值拖长,所以平常的咬字都比较快而短促。但在我们的歌唱中,往往都会随着歌曲旋律的进行而恰合时宜的舒缓或急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字的字头字尾都表述清楚,如何去咬字呢?我们一般来说就是将字咬在上牙上,通过上牙的位置顺出来,并利用上嘴唇的力量来进行咬字的控制,这样既能使字头字尾足够清楚,也能使歌唱的位置向上方靠,反之则会位置掉下来,咬字含糊。通过咬字后,我们在长音上进行“1234567”这几个主要音的练习,仔细感受在发长音的过程中,这几个基本的音是如何在口腔中进行各自的演绎。例如我们在唱“do”时,口腔内部的感受时比较平稳的,没有什么起伏,但在唱“re”得到时候就开始感到与前一个音的差异了,在唱“re”时明显较“do”口腔内部要张开了一些,且有一些略微上扬的感觉,但在唱“mi”的时候我们会感到,“mi”相比前两个音而言,在唱的时候更为集中了,更有一种像顺着牙向外冲的感觉,而“fa”的时候这种感觉就更为明显了,且这个音让人感觉更加的张扬了。通过这样的一个比较慢的过程来不断感受各音的差异,树立起一个属于自己的一种肌肉感觉,从而形成一种歌唱的习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当然这以上的方面还是得将气息、歌唱状态、咬字等方面充分结合起来。 总 结 视唱中的音准问题作为一个普遍问题在我们身边存在,却并非没有解决方法,在视唱的音准问题解决上有很多的方法与技巧还在等着我们不断发掘,但最好的方法还是适合自己的方法,就看如何去发现它,如何去正确的运用它,现在的我们缺的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自己的态度和坚持,方法只有在你用到的时候才是方法,不用那只能是一种摆设。 注释: [1]郑 维.“看得见的音乐”—视听结合的教学方法是普通高校音乐欣赏的重要手段[D].首都师范大学,2007. [2]孙晶莹.关于合唱中音准问题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3]康晓丹.高校声乐教学中呼吸的训练与运用[J].当代音乐,2016(16):20—22. (责任编辑:刘露心)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