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地方高校钢琴教材改革实践探索
范文

    [摘要]钢琴课是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是学习音乐各相关课程的基础,在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我院音乐学专业依托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一流专业和省级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基地,在钢琴教学中,加大了中国钢琴作品的比重,尤其加入了山西民间音乐为素材创作的钢琴作品以及中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歌曲伴奏。为了更好地完善音乐学专业建设,提高钢琴教学质量,围绕地方性、应用型这一办学方针,我院编撰了具有师范性、实用性的校本教材。

    [关键词]基础性;民族性;地方性;师范性

    钢琴课是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学习音乐各相关课程的基础,主要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弹奏能力,掌握正确、规范的演奏方法,并为即兴伴奏以及后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教材作为教学活动的载体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学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材质量。地方高校既要为地方培养合格的人才,更要传承、弘扬地方文化,因此,教材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一、钢琴教材的历史沿革概述

    由中央音乐学院红色公社印刷厂1958年出版的《成年人钢琴初步教程》可以说是我国高等院校最早的钢琴教材。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民歌、群众歌曲、简易四手联弹和练习曲”[1];第二部分是“小型樂曲、复调(根据民歌、群众歌曲改编)、创作曲、联弹曲”[2];第三部分是“乐曲、复调曲、联弹曲、包括选自西欧古典、俄罗斯、苏联等各作家乐曲及各国民歌改编曲”[3];除此之外还有教学法内容、常用记号、常用术语、音阶,等等。这本教材每首乐曲都有文本内容,无疑对当时的钢琴教学起了重要作用。

    音乐出版社1960年11月出版的《成年人钢琴初步教程》是在1958年出版(以下简称58版)的基础上重新修订的。第一部分是乐曲、练习曲,整合了58版中的三部分内容,进行了曲目增加与删减;第二部分四手联弹摘选了58版中的六首,并且增加了三首;第三部分辅助练习是新增内容,包括移位练习、连音练习、非连音练习;第四部分附录沿用了58版的内容。这本教材把钢琴教学的入门阶段纳入教学体系,文本内容较58版更准确、更详细,但在曲目内容上较58版单一了许多,整本教材全都由中国乐曲组成,并且曲目难度较浅。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钢琴教育有了巨大的发展,由上海音乐出版社1983年9月出版的《钢琴基础教程》(1-4)开启了我国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材建设进程。这套教材曲目丰富多样、编排循序渐进,因而被各大高校广泛使用。在首版的基础上,2003年5月出版了《钢琴基础教程修订版》,作品风格上有了进一步拓展与充实。该教材由练习曲、独奏曲和四手联弹组成,曲目选择上兼容了不同的音乐风格,突出了演奏技巧和音乐表现的融合;有些作品还附有作者、作品、演奏方面的介绍;乐曲占比较大,但在内容编排上中国作品较少,189首独奏曲中,中国乐曲只有65首;缺乏音阶、琶音、和弦等技术性训练以及中小学歌曲伴奏。

    2000年以来随着我国对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不断重视,陆续出版了一些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材,如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的《钢琴教程》(1~4);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年7月出版的《钢琴》(1~4);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第1版、2014年再版的《钢琴普修教程》(1~4);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钢琴必修教程》;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7月出版的《钢琴实用教程》(初级、中级、中高级、高级);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出版的《钢琴基础》;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出版的《钢琴教程》,等等。

    《钢琴教程》(1~4)由浅入深分为四册共九个级别(包括预备级),内容有基本练习、练习曲、复调曲、大型乐曲、中外乐曲、歌曲伴奏、四手联弹等,每首乐曲附有针对性很强的弹奏指导或教学指导,使学生在学习弹奏技能的同时获得更多的音乐知识。由周荫昌任总主编的《钢琴实用教程》(初级、中级、中高级、高级)是《钢琴教程》(1~4)的全新修订版,这套教材在原来《钢琴教程》的基础上更新、拓展了教学曲目,完善了钢琴教材的整体结构,增设了预备级、中高级内容,在曲目选择上给教师留下了因材施教、搭配调整的一定空间。

    《钢琴》(1~4)每册包含八个单元(第四册为七个单元),分别由音阶练习、练习曲、乐曲、四手联弹、键盘和声练习、歌曲伴奏组成。第四册的七个单元除练习曲外,分类较前三册拓展为巴洛克时期作品、古典主义时期作品、浪漫主义时期作品、浪漫主义时期以后作品、爵士风格作品、中国风格作品,并对每一时期增加了文字概述。这套教材在内容编排上吸取了国内外钢琴教学的先进经验,根据成年人的学琴特点,循序渐进,选曲涵盖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体现了基础性、时代性、师范性、学术性的兼容。

    二、晋中学院钢琴教材现状及改革

    晋中学院位于山西省,是一所综合性地方院校。音乐学院的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2010年被教育部批准为第六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9年被山西省教育厅批准为山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山西省首批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基地。依托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一流专业和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基地,在钢琴教学中,加大了中国钢琴作品的比重,尤其加入了山西民间音乐为素材创作的钢琴作品。

    近年来,订购的钢琴教材有《钢琴基础教程》、《钢琴基础教程修订版》(上海音乐出版社);《钢琴教程》(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钢琴》(人民音乐出版社);《钢琴实用教程》(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以及《拜厄钢琴基础教程》、《车尔尼钢琴初步教程作品599》(人民音乐出版社),等等。这些教材在钢琴教学中虽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缺乏针对性,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弹奏能力和音乐素养,故需要有一套系统、全面的适合音乐学专业的应用型教材。晋中学院作为一所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在钢琴教材的改革上做了一些探索,针对普修学生编撰了《钢琴基础》(1~2)校本教材。

    (一)教材编写观念

    编撰教材时紧紧围绕我院地方性、应用型这一办学方针,突出了教材的师范性、实用性,使学生既能获得中小学音乐教师应具备的钢琴知识和技能技巧,又能通过不同作品风格拓展音乐视野,提高音乐修养。首先,教材编撰以德育为核心,人才培养为目标。习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環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4]钢琴教学不仅要教授技巧、方法,更应该以育人为目的,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教材的编撰在选曲上必须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其次,以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重点。我院音乐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在中小学以及培训机构从事教育工作,学生的钢琴弹奏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材编撰时不仅选有独奏作品,还有能提高学生合作能力和伴奏能力的合奏曲、四手联弹以及中小学歌曲伴奏等作品。

    (二)教材编写原则

    1.1基础性

    晋中学院培养的主要是中小学音乐教师,教材在编撰时注重基础,从基础知识和基本练习入手培养学生的弹奏能力,所选作品形式多样、难度较小,通过两年的学习,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钢琴弹奏能力,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1.2民族性

    钢琴音乐的起源虽然不在中国,但钢琴传入我国这么多年来,在发展过程中涌现出大量的优秀作品,推动了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化历程,同时也使民族音乐得到了一定的传承和发展。因此,教材在编撰时,加大了中国作品的比例,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民族民间音乐的特点,更使得学生通过音乐了解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1.3地方性

    晋中学院地处素有“民歌海洋”的山西中部,作为地方高校为地方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做贡献既是责任也是义务。教材编撰时在复调和乐曲中加入了一定数量的山西民歌钢琴作品,比如,《会哥哥》《看秧歌》《交城山》《绣荷包》《刨洋芋》《闹元宵》,等等,让学生在学习作品的同时对地方音乐有更深入的了解。

    1.4师范性

    师范性是教材编撰的一个基本原则。教材在选曲时注重的是音乐性、趣味性、实用性,没有过分强调技能训练,培养的是学生综合弹奏能力,内容加入了歌曲改编的钢琴作品和中小学歌曲伴奏,为即兴伴奏课的开设打下基础。

    (三)教材内容

    教材由浅入深分为两册。第一册由入门练习、练习曲、复调乐曲、大型乐曲、中外乐曲、四手联弹与合奏、歌曲伴奏七部分组成;第二册与第一册相比减少了入门练习和练习曲,由五部分组成。我院的普修生钢琴大部分为零基础,因此从手指、手型、单音、双音、和弦、连音奏法、非连音奏法进行入门教学。在练习曲的选择上,除了选用《拜厄钢琴基础教程》《车尔尼初步钢琴教程作品599》部分作品以外,还选择了科勒、史特杰、格季凯、顾嘉琳等人的练习曲来帮助学生训练手指灵活性。复调乐曲从历史教学来看始终是巴赫的作品为主,在此基础上,加入了昆兹、尼菲、缪勒的小复调曲,拓展了学生的复调视野。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册中复调乐曲18首全部选用中国乐曲,比如,山西民歌主题复调曲、河北民歌主题复调曲、四川民歌主题复调曲、内蒙古民歌主题复调曲。选曲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训练了学生的复调思维,满足了学生对地域音乐、民族音乐的学习需求,更是引导学生对民间音乐从技术传承到文化传承的一个过程。大型乐曲的选择除《小奏鸣曲集》中的部分作品,加入了一些更适合初学者的作品,比如,比尔、万哈尔、施皮特勒、阿特伍得、拉图尔、什密特等人的作品。中外乐曲部分,除选用了地方民歌钢琴作品外,还有一些优秀的外国作品,比如,《爱的罗曼史》《天鹅》《饮酒歌》《凯旋进行曲》《春之歌》《小夜曲》《威尼斯狂欢节》,等等,这些艺术性较高的优秀作品,让学生在学习这些作品时能够感受到美、享受美,形成良好的艺术审美能力。四手联弹、合奏曲部分,诸如《蓝色多瑙河》《猎人合唱》《鳟鱼》《哈巴涅拉》《费加罗的咏叹调》等这些作品,既提升了学生的音乐修养、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最后一部分歌曲伴奏选用了20首中小学音乐教材中的优秀歌曲,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阿里山的姑娘》《让世界充满爱》《歌唱祖国》《我的中国心》《爱的人间》《长江之歌》《友谊地久天长》,等等,学生在学习这些作品时,不仅获得基本的伴奏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大爱、大德及爱国主义情怀。

    结语

    晋中学院在钢琴教材的改革实践中,遵循钢琴教学的规律,围绕地方性、应用型这一办学方针编撰了具有师范性、实用性的校本教材,对于提高我院的钢琴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下一步的实践中,使教材真正服务于教学并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注释:

    [1]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钢琴共同课教研组.成年人钢琴初步教程[M].中央音乐学院红色公社印刷厂,1958:15.

    [2]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钢琴共同课教研组.成年人钢琴初步教程[M].中央音乐学院红色公社印刷厂,1958:33.

    [3]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钢琴共同课教研组.成年人钢琴初步教程[M].中央音乐学院红色公社印刷厂,1958:71.

    [4]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

    [收稿日期]2020-05-19

    [基金项目]晋中学院教学改革创新项目(jg201824)。

[作者简介]王海燕(1973—),女,晋中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键盘教研室主任。(晋中030600)

    (责任编辑:张洪全)

    地址: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辽阳路.锦绣花苑

    电话:13700553621??? 邮箱:whywlb@126.com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3:3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