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北曲格律的形成
范文

    

    [摘 要\]对于曲牌的研究,有元曲曲牌总目统计、元曲曲牌来源研究、元曲曲牌功用研究以及单支曲牌研究等,但对于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列出的四十定格,与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列出的诸多例曲中的这四十支曲牌例曲的对比研究,却未曾在诸多研究中被提及。本文着重于四十定格的选择与两本文献中四十定格对比,包括例曲与格律,对北曲曲谱进行查阅,分析两本文献中四十定格的异同及曲牌格律的规范形成。

    [关键词]《中原音韵》;《太和正音谱》;四十定格;北曲格律

    [中图分类号]J6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HTSS]1007-2233(2021)02-0158-03

    [作者简介\]石富林(1996— ),女,扬州大学硕士研究生。(扬州 225000)

    一、引 言

    《中原音韵》是第一个系统收集元曲曲牌的文献,周德清在文献中开列了“乐府三百三十五章”,并将曲牌分列入了十二宫调。重要的是周德清列出了北曲曲牌的四十定格,四十个曲牌各举一例曲,并在其后评析精彩之处。这是曲牌研究史上第一次给予曲牌一个相对明确的标准、一个定下来的格律。到了明代,朱权在《太和正义谱》中对于《中原音韵》列出的四十定格也有了更为详细的格律标准,将《中原音韵》与《太和正音谱》中四十定格进行对比,同时以北曲曲谱辅助,从而进行北曲曲律形成的分析。随着元曲发展,后世这四十定格的曲牌的创作有什么变化,对于这些曲牌的格律有无明确的定论,本文从四十定格的发展去探求整个北曲格律的形成发展。

    二、四十定格的确定

    四十定格实际有四十四个曲牌,这四十四个曲牌由三十一个小令曲牌、七个(即三组)带过曲曲牌和一组套数所含的六个曲牌组成。周德清列出了乐府三百三十五章,却单列出这四十定格,这四十定格被选取的标准值得分析。

    (一)广泛使用的曲牌

    对比杨朝英三个《阳春白雪》选本、《朝野新声太平乐府》《乐府群玉》《元刊杂剧三十种》中曲牌的数量发现,周德清的四十定格的选取与曲牌运用的广泛程度有密切关系,侧重《朝野新声太平乐府》。《朝野新声太平乐府》含有三支及三支以上小令的曲牌共有四十一个,这其中有三十二个四十定格内的曲牌。

    三组带过曲曲牌中,【骂玉皇】【感皇恩】【采茶歌】数量最多,有三十四首。【雁儿落】【得胜令】在三本曲选中共五首,是数量第二的带过曲,并且【雁儿落】的小令数量与【得胜令】的小令数量也较多,都在十首以上。这也说明了曲选中的数量,也就是曲牌运用的广泛程度是选取入四十定格的重要标准。

    但是,含有两支以上曲子的曲牌中,还有【尽夜乐】【人月圆】【鹦鹉曲】【翠裙腰】【袄神急】【上小楼】【快活三】【阅金经】八个曲牌没有列入四十定格。【十二月】【尧民歌】这组带过曲曲牌在曲选中并未有太多曲子,只在《阳春白雪》中有一支。但是曲选中数量极少,却入了四十定格,例如【雁儿】仅有一首曲子,可见曲牌的数量,或者说曲牌运用的广泛程度并不是定格选取的唯一标准。

    (二)曲子的文饰精妙

    对于曲选中数量不多曲牌,我们可以发现周德清对其例曲都有比较高的评价。以下是所有入四十定格但曲选中数量不多的曲牌评价:

    1.【十二月】【尧民歌】:对偶、音律、平仄语句皆妙。

    2.双调套数【秋思】所用曲牌:【夜行船】【乔木查】【庆宣和】【落梅风】【拨不断】【离亭宴歇】。周德清对于此曲的评价极高:此方是乐府,不重韵、无衬字、韵险、语俊,谚曰百中无一,余曰万中无一。

    3.【金盏儿】:有俊语,且有深意。

    4.【醉扶归】:音律余无玼。

    5.【雁儿】:此调极罕,伯牙琴也。

    6.【迎仙客】:美哉,德辉之才名不虚传。

    7.【满庭芳】:今之乐府难而又难,为格之词不多见也。

    从周德清对这些曲子的评价中看出,这些曲子创作得极佳。周德清对其评价颇高,相对于其他曲子仅对某一部分做出称赞,这些曲子是整体上的夸赞。周德清的作词十法中,第七法便是“务头”。对于四十定格的例曲,周德清都对其务头进行了点评。足以见得,一个曲牌的曲子数量不多,但内容十分精彩,这也促使该曲牌顺利选入四十定格。曲子的文饰对于周德清选择四十定格是有影响的,那些数量多却没有入四十定格的曲牌,应也是受此影响。

    三、四十定格对比

    (一)例曲都是以小令为主要类型

    虽是同样四十个曲牌的定格,两书对于每一曲牌所用例曲却不尽相同。例曲类型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不同的观点分为不同的类别,此文则分为小令、带过曲、散套与杂剧。

    《中原音韵》:小令28 带过曲3 杂剧4 散套5/实44个曲牌

    《太和正音谱》:小令28 带过曲2 杂剧6 散套5/实44个曲牌

    在例曲的类别中,二者差异不大,都是以小令为主,在定格四十首中,小令均占据了四分之三,可见在元曲创作中,还是主要以单首的小令为主,小令更加流行,更加规范。相对于套曲需要多支小令组合,单支小令更易创作,所以拥有数量上的优势。文人作者多创作小令,对于曲牌格律就更好形成规律,更有利于文人依照规律去创作,从而促使曲牌的曲律規范形成。

    (二)例曲作者都以上一代群为主

    元曲创作是随着时代一直在变的,曲牌的形成也是个动态过程,曲牌与曲律是相互规范的,所以曲律的形成也并不是从一开始就确定好的。探求元曲曲律,可以先从创作者代群开始。本年代代群列举运用的是时俊静在《元曲曲牌研究》中的划分标准\[1\]。

    经对比可以发现,所运用的例曲均没有第一代群作家的作品。《中原音韵》更多收集第三代群的例曲,有十五首,第二第四代群才各九首,未知七首,《太和正音谱》更多收集第四代群的例曲,有二十七首,第二代群有四首,第三代群有八首,未知一首。可以看出,都是用自己前一个代群的例曲比较多,且集中于使用几个作家。因为距离自己的时代较近,了解比较多,对于著名作家的著名作品较熟悉,可以对其进行详细分析,选取最规范、最符合的曲子录入曲谱。相对之前,曲子越来越规范,如此看来,距离时间越近越标准可能也是原因之一。

    (三)例曲曲文产生变化

    中原音韵与太和正音谱四十定格中,仅有四个曲牌所用例曲是相同的,【雁儿】例曲是马致远的《黄粱梦》头折,【夜行船】【风入松】和【离亭宴歇】例曲为马致远的《秋思》,其余三十六个曲牌的例曲都不同。这四个曲牌虽是例曲相同,但两书中【雁儿】【风入松】【离亭宴歇】的曲文也略有不同。

    1.【雁儿】

    《中原音韵》例曲曲文:

    你有出世超凡神仙分。一抹绦,九阳巾。君,敢做个真人。

    《太和正音谱》例曲曲文:

    你有出世超凡神仙分。若系条一抹绦,戴一顶九阳巾。君,敢做个真人。

    2.【风入松】

    《中原音韵》例曲曲文:套数(双调·秋思)

    眼前红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车。晓来请镜添白雪,上床和鞋履相别。莫笑鸠巢计〖ZZ(Z〗拙〖ZZ)〗,葫芦提-恁妆[HTH]呆[HTSS]。

    《太和正音》谱例曲曲文:套数(双调·秋思)

    眼前红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车。晓来请镜添白雪,上床和鞋履相别。莫笑鸠巢计拙,葫芦提且自妆[HTH]呆[HTSS]。

    曲谱:X平X仄仄平平Δ,X仄仄平平Δ。X平X在平平仄▲,仄平XX仄平平Δ。X仄平平X仄▲,X平X仄平平Δ。[BW(S(S,,)][BW)]

    3.【离亭宴歇】

    《中原音韵》例曲曲文:

    蛩吟一觉才宁贴,鸡鸣万事无休歇。争名利何年是彻。密匝匝蚁排兵,闹纷纷蜂酿蜜,急穰穰蝇挣血。裴公绿野堂,陶令白莲社。

    爱秋来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想人生有限杯。

    《太和正音谱》例曲曲文:

    蛩吟[HTH]罢[HTSS]一觉才宁贴,鸡[HTH]唱[HTSS]时万事无休歇。争名利何年是彻。看密匝匝蚁排兵,[HTH]闹炒炒[HTSS]蜂酿蜜,急穰穰蝇挣血。裴公绿野堂,陶令白莲社。

    其实爱秋来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

    【雁儿】多了六字,使原来的全曲二十一字变为全曲二十七字。【离亭宴歇】则是曲文不同,但曲意是相同的。曲子的第五六句,《中原音韵》为“闹纷纷蜂酿蜜,急穰穰蝇挣血\[2\]”,《太和正音谱》为“闹炒炒蜂酿蜜,急穰穰蝇挣血\[3\]”。声谱应作“去平平”,“闹炒炒”不合,“闹炒炒”也不如“闹纷纷”能更形象地表现出许多蜜蜂采花蜜时拥挤在一起燥乱的感觉。啸馀谱本也作“闹纷纷”,所以《中原音韵》的词更合适一些。【风入松】曲文中“一恁”变为“且自”。

    可见从元代周德清时期至明代朱权时期,有些曲文在传播过程中发生了部分变化,但大体结构却依旧保持,并且曲意不变。

    (四)格律规范性不同

    《中原音韵》对于格律仅做了简单的规范。据其第九法,曲牌规定了末句的平仄。在《中原音韵》给出的例曲中,末句不合其给出的声律规范的有五个,但是即便末句不合,仍有此曲较好的评价。以此可以看出,末句平仄规范并不是周德清自己规定的,是文人创作形成一定的规范性,周德清将其总结列出。《中原音韵》给出定格四十首,但是这些例曲并不都是完全的正格,周德清在例曲后的评语也可以看出这一点,如“语好而平仄不称也”“止欠对耳”等。对于每个曲牌的声律,周德清给出的是曲牌末句的标准平仄。这就可以看出对于声律是没有那么刻板的。《太和正音谱》给出相对完整的规范,朱权在给出例曲的同时标注例曲中衬字,标注了每个字的声律,对于每个字都有精确的平仄把握。与《中原音韵》不同的是《太和正音谱》在给出例曲的同时给出了曲谱,有曲牌的句式规范和声律规范。

    从仅规范末句声律到全文标注声律与衬字,是曲牌规范逐渐完善的过程,文人创作从有简略规范和默认大致标准的《中原音韵》时期,到具体至每个字都有规范的《太和正音谱》时期,说明文人们也是在创作中渐渐自我规范,默认的创作标准便渐渐形成了规范。正是像周德清与朱权这样的文人去将其总结列出,才引导更多文人更为规范地进行创作。

    总 结

    四十定格实际是四十四个曲牌,从乐府三百三十五章中选取四十定格,既考虑了曲牌创作的广泛程度,即曲子的数量,也考虑了曲子的精彩程度。从《中原音韵》与《太和正音谱》的定格四十首的对比中可以看到,其都用小令比较多,且作家多是自己前一个代群,并集中使用著名作家的著名作品,;不同时代作家创作的元曲是不断变化的,但是依旧遵循规范。定格四十首有些所用例曲相同的,曲文也随着元曲的流传,多了些简单的衬字,或是几个字不同,但曲意是变化不大的。從仅规范末句声律到全文标注声律与衬字,《太和正音谱》时期的格律相对于《中原音韵》时更规范。

    曲牌的格律是在文人的创作途中慢慢规范起来的。随着作品的不断诞生,作家们主动去规范创作,随着约定俗成的标准,慢慢形成更为严格的规范。曲牌的格律规范是众多文人的智慧,元曲是凝聚了众多创作者智慧的结晶。

    注释:

    [1\]时俊静元曲曲牌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37—40

    [2\]\[元\]周德清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一集·中原音韵\[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305

    [3\]\[明\]朱 权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三集·太和正音谱\[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172

    (责任编辑:庄 唯)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8:4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