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红歌在大学生教育中的融入 |
范文 | 周泰石 [摘?要] 越发多元化的社会环境对中国的高等教育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或激励着大学生奋发图强,或影响着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作为高校的教育者,我们必须做好引导工作,帮助学生树立好正确的价值观。而红歌的听唱便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方式。本文通过对红歌概念、特点的阐述,探究红歌对当代大学生教育的意义,分析当代中国高校运用红歌进行思想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可以说,红歌作为红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当代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红歌;教育;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1)03-0058-03 红歌,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提到他每个人都能哼唱几首。同时,红歌也是一种教育手段,通过他可以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革命传统主义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近些年,红歌作为红色育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已经在全国各大高校开展起来。通過红歌对大学生进行革命历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普遍采用的一种形式。红色歌曲像当年在革命时期发挥的重要作用一样,也在当今高校大学生教育中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一、关于红歌 (一)红歌的含义 红歌即红色歌曲,一般认为红歌只是那些歌颂祖国、赞扬革命的歌曲。在漫长、艰苦的中国革命历史长河中,红歌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伴随着每一个中国人,对中国的革命和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内学者对红歌的定义有着不同的见解,但大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红歌是指“共产国际成立以来至今,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中所形成的具有崇高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的歌曲”;狭义的红色歌曲主要是指“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时期产生和流传的革命歌曲及各类健康进步的歌曲[1]。”目前高校教育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是以中国革命历史为主线的,因此,歌曲的选择以狭义的红色歌曲为主。作为中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工具,红歌通过歌唱的形式述说着各个历史事件、颂扬着各种革命精神。可以说首首红歌都蕴含着我们特有的民族精神和红色文化。时代造就了这些歌曲,这些歌曲同时也记录了那个时代的辉煌,也许这就是红歌可以广泛传唱、流传至今的重要原因。 (二)红歌的特点 [JP2]红歌作为歌曲的一个种类,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正是这些特点使得红歌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也正是这些特点,使得红歌变得亲民、成为经典,能够历经几十年,仍然广泛传唱,经久不衰。 1民族化的旋律 红歌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民间曲调改编而成的歌曲;另一类是创作而成的歌曲。这两类歌曲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基本都是采用中国传统的民族调式创作而成。比如歌曲《东方红》是根据陕北民歌《芝麻油》的旋律改编而成的,本来这首民歌与政治宣传没有任何关系,只因为他粗犷高亢,旋律优美且简单,在当地传唱度非常高,因此被拿来重新改编填入新词定名《东方红》,结果产生了不可想象的影响力;再如创作歌曲《为了谁》是为了颂扬1998年抗洪的战士们而创作的男女对唱歌曲,歌词生动感人,旋律同样采用我国传统的民族六声羽调式,亲切自然,贴近老百姓的耳朵。红歌之所以擅长采用民族化的旋律,一方面是由于当时革命艰苦的环境无法进行专业创作,另一方面亲切熟悉的民族旋律非常容易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引起大家的共鸣,从而进一步发挥红歌在革命中的作用。 2质朴的歌词 红歌的歌词基本都是采用指向性强,表述质朴简单、语气直白有力的词语,很少使用含蓄不清、模糊不定的词语。例如,《黄河大合唱》中《河边对口曲》的歌词,“张老三,我问你,你的家乡在哪里?”“我的家,在山西,过河还有三百里。”非常简单质朴,就如对话一般;再如,歌曲《大刀进行曲》,第一句就是“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指向性强,干脆有力。这种歌词的写法使得红歌像一记警钟,时刻提醒着大家要奋起革命,抵抗侵略,保家卫国。对现代的青年大学生来讲,这样的歌词记录着历史,让他们在唱红歌的过程中能感受过去、回忆历史。 3鲜明的主题思想 红歌的发展可以说是一直伴随着中国的革命与建设的,诞生于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展于我国革命和建设时期,经历了红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建国初期和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各个阶段中,每个不同时期都有其不同的主题。但无论如何变化,红歌在内容和思想上都是服务和服从于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需要的。可以说,红歌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有力武器。 4良好的群众基础 红歌的创作是以民族旋律为根基的,其旋律的熟悉性和歌词的质朴性,使得红歌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红歌不像流行歌、儿歌、民歌这些,他们都有自己的歌唱群体,而红歌从大到年过花甲的老人,小到00后的小朋友,都能哼唱几首。因此,这样良好的群众基础大大提高了运用红歌进行思想教育的可能性。 二、红歌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意义 红歌的特点决定了在中国高校教育中运用红歌进行大学生革命传统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将会产生非常明显的效果。运用红歌对大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有着重大意义,也会对我国高等教育中意识形态领域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有助于当代大学生了解中国革命历史,传承中国革命精神 在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中国近代革命历史的学习始终是贯穿其中的,但除了历史专业的学生外,有多少学生可以真正愿意去了解我国的历史,愿意去学习我国的历史?据笔者了解,多数的学生都是考前临时抱佛脚,草草应付过考试后,再也不会去学习中国革命史。然而,作为一个中国人,特别是中国未来的希望,连自己的民族史都不清楚,是何等的可悲。然而,红歌恰恰是帮助大学生学习革命历史的重要途径。作为一直伴随我国革命史发展而来的红歌,记录了中国民族史的各个阶段,体现着中华民族宝贵的民族遗产和光荣的革命传统,具有特殊的历史和现实意义。采用红歌进行中国革命史的教育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有利于加强对民族革命历史的了解和学习。因此,红歌的学习和传唱能让当代大学生进一步了解、热爱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有助于学习革命历史,传承中国的革命精神。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当代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一个网络发达、信息多变的时代,西方外来文化对中国大学生的思想有着较大的冲击,许多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扭曲,如片面追求自我价值和利益、较强的功利心、没有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缺乏集体荣誉感等[2]。而红色歌曲中正好包含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比如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艰苦奋斗,勇于斗争,不怕牺牲,团结奋进的精神等,这些都是可以促进当代大学生形成高尚道德品质和正确价值观的。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每一首红色歌曲的创作都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意义,这决定着红歌基本都具有豪迈的英雄气概和激发人们奋发向上的特质。同学们在听红歌,唱红歌的过程中,不仅能在听觉上获得满足,同时也可以从中汲取到满满的正能量。这既是一个享受美的过程,也是一个净化心灵的过程。同学们通过听唱红歌,可以不断激发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怀,也可以在世俗的流行音乐之外调整自己的审美观念,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最终来完善自己积极向上的人格。 首先,红歌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红色歌曲或是旋律优美动听,或是节奏强劲有力,无论什么风格的红歌都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震撼学生的灵魂[3]。当代大学生如果能静下心来聆听和学唱红歌,完全可以从中提高自己的审美感知能力。其次,红歌是高校教育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音乐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形式,而不同的音乐对学生的审美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聆听西方古典音乐可以让学生区分西方不同时期音乐的风格特点,从而了解西方音乐历史的发展进程;聆听中国民族音乐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音乐的特点,从而加深对不同民族的认识和了解等。欣赏红歌不仅可以从中了解到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也可以学习到中国的革命历史。再加上红歌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易学易唱的特点,使得审美教育可以通过听唱红歌的形式得到有力地推进和发展,从而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乃至崇高的审美情趣。红歌既是宣传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的最好载体,也是进行审美教育的好形式。 三、思考与建议 在很早就有专家提出,红歌是红色教育的重要手段。但就目前所达到的效果来看,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乐观,我们还存在着许多非常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网络多元化的信息平台对红歌有着较大的冲击 当今社会网络信息化的发达一方面在生活和学习上给大家带来了许多的便利,另一面也对我们传统的文化有了些许的冲击。当代大学生每天都畅游在网络世界中,接触到许多所谓前卫、新潮的事物,其中也包括音乐。大学生虽然已经成年,但还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容易盲目跟风,追捧,很容易被网络上一些低俗的音乐所吸引。在这些低俗音乐的冲击下,学生们会认为红色歌曲土里土气、不够前卫,导致我们想通过红歌进行红色教育受到阻碍。因此,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关注学生的日常喜好,引导和帮助他们选择积极向上的歌曲进行欣赏和演唱,适时可以推荐一些优秀的红色歌曲给学生,让他们在欣赏和演唱流行音乐的同时,也能换换口味,聆听一下我们的红色歌曲。只有这样红歌才不能被学生摒弃,从而发挥出红歌应有的作用。 (二)红歌教育活动的内容死板、形式单一 目前我们的红歌教育活动主要是以大合唱形式为主。合唱是一种非常好的艺术形式,他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也可以体现团队的团结力量,对于红歌的阐述也是非常有力的形式。但是,每次红歌的演唱都采用合唱的形式,学生们必然会感到厌倦。所以,红歌教育活动内容的死板和形式的单一是阻碍红歌教育活动进行的重要阻力之一。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教育者必须开通脑筋,寻找学生喜爱的艺术形式,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学唱红歌。比如,学生喜欢流行歌,完全可以将红歌用流行的方式演唱出来;另外,我们也可以支持学生去改编歌曲,通过改编,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也达到了红歌的教育功能。只有运用这样多变的形式,才能让当代大学生真正将红歌挂在嘴边,铭记在心。 (三)红歌传唱只是阶段性的,没有持续性 笔者通过对几所大学的大学生进行采访和调查发现,红歌只有在军训、重大节日的晚会、合唱比赛中才会演唱,平时是不会唱的。唱红歌,对于大学生来讲成为了一种任务,只要在特定的时期完成即可。如果让红歌作为一种红色教育手段始终贯穿于我们的教育过程中的话,只是阶段性的传唱显然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将红歌教育作为一种常态,贯穿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比如,课前一首红歌,睡前一首红歌等。只有这樣,才能真正将红歌教育纳入到高校教育的轨道中去。 结?语 总之,红歌是高校大学生红色教育的重要形式,但要真正实现红歌的红色教育功能,还是一个非常漫长和艰难的过程。只有真正做到红歌教育的常态化和多样化,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红歌的教育功能,从而实现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情操、审美、文化等各方面的熏陶和教育。 注释: [1] 马?艳,谭?爽,高?远,刘?义.革命红歌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价值及应用研究[J].神州,2011(17):55. [2]姜俊亮.红歌在思政教育中发挥的作用[J].山西青年,2020(06):41—43. [3]单?洁.红歌的历史轨迹及高校的德育功能研究[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1):64—66. (责任编辑:张洪全)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