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新就业环境下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思考
范文

    王艺凡 汪健

    [摘 要\]2020伊始,新冠肺炎疫情放肆席卷中国,中华大地同胞众志成城共渡难关。经济市场受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双重影响,各个社会用人单位纷纷裁员,各大高等教育院校也纷纷扩招,毕业生累计总人数连年增长,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势可说是更为严峻,多种困难愈发凸显。本文以突如其来的社会危机下高校和音乐专业毕业生之间存在的就业矛盾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研究社会、学校及用人单位对音乐毕业生的素质、能力要求和当下音乐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提出音乐专业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方向,以期为当前音乐毕业生就业带来帮助,进而为高校音乐毕业生及各高校和企业单位提供整改思路。

    [关键词] 高校音乐毕业生;就业问题;国家政策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HTSS]1007-2233(2021)02-0060-03

    [基金项目\][ZK(]2020年度吉林省青少年发展研究计划科研项目;2020年度吉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规划项目(2020jqy-w11;JJKH20200093SK)。

    [作者简介\] 王艺凡(1997— ),女,北华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汪 健(1968— ),男,北华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吉林 132113)

    一、高校音乐毕业生就业现状

    (一) 社会影响因素

    据相关数据统计,2020年全国高等院校毕业生总人数为874万人,创历年来新高,并有逐年上涨的趋势。而在音乐专业方面,随着高等音乐教育逐渐由精英式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高校音乐专业群体迅速扩充,导致音乐专业的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这使得音乐专业的人才就业市场由以往的供不应求逐渐转变为现在的供大于求,因此造成了当下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困境。

    受疫情影响,今年我国高校各专业都加大了扩招力度,学生的整体素质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下降。较其他专业而论,音乐专业的特殊性在于其授课方式采用的是一对一的模式,而全国所扩招的院校中,大部分学校的学生素质、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都难以满足这一教学特殊性,更难达到教育部所要求的师资、教学设施配备的平均水平,因此所招学生在毕业后都将面临难以满足社会就业需求的问题。在就业市场受市场经济体制影响的现今,许多高校已经初步形成了双选的就业机制,而这些机制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即使发现了问题,也不能快速调整与社会需求同步,长此以往,必会对就业环境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二) 自身影响因素

    近年来,部分不善学习却又想被一所好学校录取的学生纷纷加入艺考的行列,致使音乐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工作岗位变得越来越少,就业也越来越困难,但社会需求并没有随着音乐毕业生的人数同比增长。随着艺考升温,其门槛越来越低,部分高校为了创造收入,盲目开设音乐专业,招生人数众多且逐年增长,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对未来就业环境造成影响。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低在职时间、高离职率也是高校毕业生就业之后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主要原因是毕业生自身期望和自身能力与实际社会需求不符。大多数毕业生现有的知识深度与广度严重不足,更缺乏自身职业规划,除自身所学专业之外,对其他热门知识、常用办公软件和技能一无所知,更无法掌握同类学科的其他专业知识。对于当前的就业形势,学生如果对市场需求没有充分的了解,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没有更加主动性的学习能力,毕业后在社会上肯定会吃亏。

    大学生在校期间是自我意识急剧增长并迅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中,大学生刚刚从封闭式校园步入开放式校园,年方弱冠,初遇世事,人格、品性、心理素质等都还不够完善,时常不能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与自我定位,面对得失不能客观对待,若不及时加以纠正,不良的自我认知对学生的现在与将来,都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二、当前社会环境对高校音乐毕业生的影响

    (一) 突如其来的社会危机给高校音乐毕业生就业带来冲击

    2020年刚刚开始,新冠肺炎疫情突然爆发,疫情防控期间,全国企业停工停产,企业的经营与管理都面临巨大的挑战。放眼国外,新冠肺炎肆虐更为严重,全球人民都处于求学难、工作难、生活难的境地。据相关媒体报道,从2020年1月1日至4月15日,国内企业宣布破产的达6272家。为解决国民就业问题、培养高学历的技术型人才,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表示,将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以此来缓解就业压力。据估计,2021年研究生报考人数将超过400万人,但同年本科毕业生人数只有1000万人。不得不说新冠肺炎疫情给即将面临就业的毕业生带来很大挑战。同时,自2003年以来,我国就业率逐年下降,甚至出现了“零”就业率的专业,逐年累计的没有找到工作的往届毕业生总数已无法估计。这意味着就业经验薄弱的应届毕业生不仅要面对残酷严峻的就业环境,更要与因疫情回国求学、谋生的往届毕业生竞争紧缺的工作岗位,多方压力,多方问题,已迫在眉睫。

    (二) 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应对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应加大关注

    2011年,国家相关职能部门提出,我国将探索并建立完善的专业动态调整和预警退出机制,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和重点行业人才制定供求情况的年度报告,对于持续两年就业率不高于60%的高校专业,规定降低招生计划,直至该专业停止招生。相关职能部门严格指出,对于就业率低于60%的高校、高职专业予以整改,低于50%的专业予以停课。但目前为止,没有一所高校的音乐专业因此原因被迫停课。其实,并不是所有高校的音乐专业都符合国家的标准,而是这个评判结果是根据各学校每年上报的就业情况来评定的,学生是否真正从事音乐行业、有没有被录用,还需要进一步落实。

    (三) 学校课程体系要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

    近年来,各大高校不断推行招生计划,致使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社会需求量快速下降,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教育资源囤积造成浪费。若将毕业生当作商品,任何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的商品都将被积压或滞销。如果这种现象得不到遏制,对整个高校以及就业市场都将产生难以预估的后果。较其他学科而言,中小学音乐教师并不是稀缺的,一所学校通常最多有两個编制,而在发达城市中,学校对音乐教师的要求则更高,他们必须毕业于985或211重点大学,或者有海外留学经历,因此音乐专业毕业生正面临着就业范围窄、就业岗位少、岗位要求高等诸多挑战。

    从课程设置视角来看,音乐专业共可分为音乐学和音乐表演两大类。音乐学专业的课程更偏向教育,虽包含多科目内容,但其学科特点却决定了该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掌握得“宽而不精”,相比之下应用性较低,这就使得该专业毕业生在竞争非师范岗位时缺少专业能力支持和专业自信,缺乏就业竞争力。音乐表演专业顾名思义是指从事于表演方向的专业,如声乐、器乐、键盘、合唱与指挥方向等,音乐表演专业的就业方向相比于师范毕业生要宽,他们毕业后的主要就业方向是歌剧舞剧院、电视台、艺术工作室等。在现今社会体制下,传统的大型文艺团体正在转型,由原来的大整体逐步变成现在的独个或单个,表演方面的人才需求大量减少,多数艺术组织开始采取合同聘用制,音乐表演类专业符合的就业岗位无形中也大量减少了。仅剩的有含正式编制的企业部门要求更是苛刻,除专业能力、语言之外,还有更为严格的形象审查,使得大量毕业生被拒之门外。

    (四) 学生的自我认知度

    1.?就业观念不切实际

    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大学是他们进入社会工作之前的最后学习阶段,刚刚脱离高中的大学生,长期在他人督促下行进行学习,必定缺少作为当事人对周围事物最直接的判断,刚开始也很难平衡生活中的多个因素。大学是独立学习的开端,更是接下来人生路的第一步。此阶段,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兴趣,计划往后的学习、工作安排,发挥强项填补短板。即将要毕业时可提前半年参与实习,增长工作经验。但也有不少学生将工作作为大学的首要任务,那必将忽略学习的重要性。同时,应届毕业生的高期望值会使学生就业时产生择业挫折感,严重打击学生的就业积极性,这就是通常说的眼高手低,更严重的是可能会错失就业机会。因此,大学生在就业方面有正确的认知、在自身方面有正确的方向与目标,尤为重要。

    2.?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自主能动性

    高中阶段,学生会将高考作为目标,督促自己努力学习,而进入大学之后,学校的教学模式、学习环境及生活模式均与高中有所不同,这个阶段学生必定要明确接下来最重要的事是什么。大学是发挥自主能动性的关键时期,时光短暂,若学习目标不明确,初入校门的大学生尝过颓废的滋味就很难回到正轨,等发现不对时已临近毕业。部[KG(01mm]分学生便有拿到毕业证一切都好、万事大吉、得过且过的心理。受当前大环境影响,小学、初中、高中学习压力巨大,被各科目任课教师、班主任和家长天天督促安排学习任务,而大学生普遍处于刚刚成年的阶段,学校和老师都会将他们当成大人看待,也就是说,接下来的大学生活由学生自主决定,若其对接下来的生活、学习没有一个良好的计划或安排,大学生活将会变成“混日子”。

    三、当前高校音乐毕业生就业的建议策略

    音乐专业作为一门视听艺术,在精神和物质方面都是不可或缺的。当我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改善时,音乐的魅力逐渐展现。当前的就业情势不容乐观,但经过分析,我们发现原因是多方面的。无论是外部因素还是自身因素,首要任务是消除高校不断扩招、社会需求与课程体系不相适用带来的就业隐患,在提高就业率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进行调节与改革,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从而打造一个合理的就业环境。

    第一,国家在应对当前就业分布不均的情况时,应跳出以往的就业指导思路,从国家层面进行调控,倡导“自主择业”的新模式。把社会需求作为依据,加强高等教育改革,协调学科设置并优化人才培育机制。坚持以提高音乐毕业生的专业素质、创新能力,推动音乐毕业生就业为宗旨。

    第二,各高校需打造良好的思政教育氛围,以当地的实际情况、企业及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出发点,结合本学校的自身特点,精准定位,突出培养有特色的专业。高校课程体系与社会实际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已经引起各高校和社会的重视。在课程设立的过程中,需着重优化学科专业内容和课程体系,重点把握好“全面与专业”的对应关系,培养创新型、综合型的人才,以面对多元化的社会需求。各大高校还应当持续跟踪、调查往届毕业生就业情况,不断更新和改进办学以及辅佐学生就业工作的不足之处,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

    第三,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然成为社会重点关注问题,从当前环境来看,各社会群体用人要求越来越高,能够站稳脚跟的一定不会是综合素质单一的大学生,素质低、能力差的人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这就给当前的高校教育培养模式提出了一个新的难题。学校要以社会就业环境的需求为目标不断优化课程和教学体系,更应鼓励音乐毕业生自主、自发学习。学习也不仅仅限于本专业,培养综合型、全面发展型人才是目前社会的主要倡导。引导和鼓励音乐专业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综合创新、创业比赛,激发音乐与其他专业结合的魔力,例如人工智能、电商、文学等专业,延伸和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的知识层次及自主学习能力,使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及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升,以此来适应未来多变的职场和社会需要。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引导广大毕业生正确对待就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对于自身综合素质的认知度,同时呼吁更多的高校教育者积极投身于培养音乐专业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工作中去。在揭示毕业供给与就业不匹配的情形下,要实现与社会需求的协同,达成社会使命,高举独立创新的意识,形成开辟创新的思维,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做出更多贡献。学校也要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得学生可以全面发展,只有这样做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促进毕业生更好地就业。顺应社会的发展,也将对国家和社会带来积极的现实意义。同样,在就业观和择业观方面,如何帮助大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认知,如何有效地开展和开设不同课程,是当前音乐教育学者面临的重要工作任务。未来的音乐骄傲将向谁绽放,永远是我们共同的期待。

    结 语

    在当今社会,高校音乐专业就业难的问题已然引起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是我国综合国力发展的重要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保证。高校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仅仅牵扯到国家和政府的形象,还关系到社会人才资源配置、结构的优化,是社会长期稳定的重要因素。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促进就业之后,社会及学校应大力引导音乐毕业生用正确的认知和态度面对就业问题,紧跟社会需要的步伐,用具有前瞻性的眼光看待就业选择问题,树立良好的就业价值观。以期本论文能给音乐毕业生和各高校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2020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學\[2020\]2号)\[Z\],2020-03-05

    [2\]郭欣 中国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D\]吉林大学,2017

    (责任编辑:庄 唯)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8: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