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考改革背景下对中学生综合素质多元评价构建研究 |
范文 | 芮文艳 摘 要:高考改革之后,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考查越来越重视,为了更加科学合理地考查学生的素质应当运用多元评价体系,让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有依据。为了适应高考改革,在初中也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构建适合中学生的综合多元评价体系。详细讲解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高考改革;中学生;综合素质;多元评价 初中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要求很高,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重视素质教育,在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之前,要让学生意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老师从自身出发,提高自身能力,设计适应素质教育的课程,丰富课堂内容,多形式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初中数学教育中,多元评价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如从课堂评价、实践评价多个方面来对学生进行评价。 一、综合素质多元评价应当注意的方面 1.不能为了改革而生搬硬套 自教育改革实行以来,出台了许多政策与方案,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配合统一的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但是,从教育教学的层面来看,不能够为了改革而生搬硬套,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关的教学计划。由于各个地区的差异,学生拥有的教学资源是存在差别的,体现为他们的综合素质方面也有不同,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老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遵从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可以借鉴其他学校或其他教育工作者的教学经验,但是不能生搬硬套,要灵活运用,找到真正适合学生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案。 2.重视综合素质评价的公平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由于综合能力的考查具有一定的难度,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质与特点,学生有差别,我们在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别,这就要体现评价的公平性。对学生的评价要公平公正,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能力高低,综合素质评价应当可视化,学生知道自己的评价是怎么来的,这样既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和能力所在,也可以让老师对学生有更客观的了解,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进度。 二、如何在初中數学课堂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 1.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转变以教师中心的模式,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当中,学生与老师有更多的沟通交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学生不再只是接受知识,他们要更多地学会思考。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当多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素养不仅体现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有对问题思考方式的进一步理解与升华。将数学的思维运用到日常的生活中,数学是非常具有逻辑性的,也有非常多的思维方法。数学素养就体现在如何进行类比推理,可以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运用。学习数学,让学生相信数字,相信数据,运用更科学的方法来看待生活中的问题,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非常经典的科学思维,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找方法,解决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养成这样的学习习惯。同时也可以将学生分为兴趣小组,可以给学生一些主题,每个兴趣小组都要完成一次主题作业,在小组中应当有明确的任务划分,每个同学都应该解决一个问题,然后共同完成老师布置的数学问题。这样的活动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是非常有帮助的。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综合素质教育的体现在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育改革的中心就在于不断培养具有个性、具有创造力的学生。数学的逻辑性和思维性非常强,想要在数学学科上体现出学生的创新,其实是非常有难度的。但是老师可以通过引导,运用不同的教育学手段,例如运用多媒体,实物教学,类比推理的方法。多给学生一些想象空间,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适当地给学生讲一些数学家的故事,了解数学历史,也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可以给学生联想的依据,吸引学生多了解数学知识,并学会运用。 3.长期坚持才会有效果 实施素质教育不是一两天就能够看到成果的,而需要不断实践与积累,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老师要不断探索自身的发展空间,找到创新点,运用更好的教学设备设施,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学生也要多方面发展自身能力,挖掘自身的潜力,发扬自身的个性与特点。为了我国教育不断进步,实施素质教育需要长期坚持,并且不断改进和完善。 三、综合素质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案 1.重视课堂评价 课堂评价是指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价。课堂表现包括:上课积极主动程度,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有没有认真思考;课堂纪律表现,也就是是否遵守上课纪律,有没有旷课;学生的学习习惯,有无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课堂表现评价就来源于这几个方面的考查,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课堂表现的评价表,老师会综合一段时间学生的课堂表现,对其表现情况进行打分,一段时间过后,对评分进行公布。课堂表现评价主要是考查学生的学习素质、学习能力、学习态度。老师应当对学生说明,课堂表现评价的组成成分,引导学生向好的方面发展。课堂评价的评价主体主要来源于学生和老师,每个学生都有对自身评价的机会,也有对其他学生的评价机会,更主要的是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将两部分的分数综合起来可以更加客观地表现出学生的情况,这样的评价方式也能够让学生更加信服。 2.展开实践评价 对学生开展实践课程的评价,学校会开展一些实践活动课,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开展实践课评价主要是考查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实践课程中会对学生进行分组,考查学生的配合程度如何,如果一个小组成员之间配合得非常默契,任务完成得非常好,就能够得到较高的配合分数。每个小组成员之间应当互相评价,写出对方的优点和缺点与需要改进的地方,老师对实践成果进行打分,小组成员都能够得到相应的分数。小组合作越默契,整体分数就会越高。实践课程能够让学生得到人际交往、社会适应的锻炼。从心理素质培养来讲,学生可以获得幸福感和自信心。在实践课程中也要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践主题活动中,如果学生具有非常强的创新能力或者创新思维,就能够得到非常高的评价。这就是将创新提到了较高的评价水平,通过评价的方式鼓励学生进行创新。 3.家庭教育评价 家庭教育评价指的是学生家长对自身,对孩子管理的自我评价以及学生对家长的评价。学生家长应该从时间方面来评价自己对孩子的教育付出程度如何,有没有与孩子沟通交流的时间,沟通交流的方式与方法效果如何。学生家长应当对自身进行评价,这样的方式可以提醒学生家长重视家庭教育在孩子的综合素养教育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家庭教育对于孩子人生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孩子作为被教育者,有权利评价自己的父母或者家长对自己的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研究的依据。学校可以定期对学生进行家访活动,同时就开展的家庭教育进行评价,让家长和孩子互相了解自身对于教育学习的看法,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4.学生之间相互评价 在一段学习时间之后,老师可以制作评价单,让学生进行相互评价,评价对方是否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对方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说说你最想对他说的话。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进度,设计一些引导性的评价问题。让学生互相评价的同时能够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更客观地看待同学之间的差距,也可以让老师了解到学生之间是否有矛盾存在。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别人的优点和缺点,同时也能够了解自己在别人心中是什么样的,锻炼学生的反思能力,重视集体关系。 5.教师评价 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也是要接受评价的。首先是要接受学生的评价,学生要对老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价,评价教师的教学是否具有创新性,能不能吸引自己。在教师教学过程中,有没有体现出人文关怀,老师的指导是否有用,写出对老师的教学评价,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还要接受其他老师的评价,其他老师对于被评价老师的教案分析做出客观合理的评价,指出优秀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就是家长对老师的评价,老师有没有积极地与家长沟通交流,及时地向家长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此类种种,都是对教师评价的考查。因为老师肩负教书育人的责任,应当时刻提醒自己,接受来自多方的评价,促进教师反思和进步。 四、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多元评价实际运用 1.课程评价与实践评价相结合 例如,在数轴与生活的联系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展开了分小组讨论实践活动,每个小组都有一道具体的题目,安排了学生自主学习,在规定的时间内要完成相应的题目。小组应当体现自己的分工,每个小组需要派一位小组成员上讲台为大家展示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然后其他小组会为这个小组打分,老师也会对这个小组进行打分,综合成绩就是小组的所得评价成绩。 2.学习成绩评价与家庭教育评价相结合 例如,在三次学业测试之后,老师可以向学生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成绩,将学生的测试成绩作为学生课堂表现的成绩评价组成之一,在反馈成绩时,附上一张家庭教育评价表,设计引导性的评价问题,让学生家长根据学生的成绩以及最近的表現,对自己进行相应的评价,将学习成绩与家庭教育评价相结合,借助向家长汇报成绩的机会,及时地与家长沟通交流,让学生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学生的素质教育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要竭尽所能地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运用好评价体系,可以及时反馈教育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评价过程中也能够集思广益。通过评价的方式,更加客观地看到素质教育的教学成果,综合素质的体现需要有多维度的视角。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多元性的评价才能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老师的教学方法与角度各不相同,只要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方法都应当得到认可,多元评价体系的建立还需要更多更好的办法作为支撑,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不懈努力与奋斗。 参考文献: [1]张诗雅.课堂有效学习的指导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 [2]马亮,马和民,等.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建设中的若干问题[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8). [3]戴晓阳.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M].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07. 编辑 高 琼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