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自然地域相互作用过程的教学认识与实践 |
范文 | 杜康娟 摘 要: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自然地理的学习存在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当自然地理要素与自然地域叠加的时候。通过对近5年来的全国卷高考地理试题中的这部分试题进行分类研究,提出自然地域的相互作用的教学策略,并在教学的过程中加以应用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自然地域;相互作用过程;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自然地理的学习备感困难,特别是到了毕业班,全国卷地理试题中对于自然地域相互作用过程的考查分值高、比重大、综合性强,对学生对题目信息的解读、判断、推理以及对知识的迁移运用等能力的要求较高,而且是后续人文地理学习的基础。这样,自然地域相互作用过程的学习就更为重要了。笔者主要就这类问题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相应的策略。 一、自然地域的相互作用在目前高考中的地位 1.对近5年全国卷Ⅰ、Ⅱ、Ⅲ卷统计(见下图) 针对自然地理部分而言,涉及“物质运动,产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大气运动”“水循环和洋流”“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等占了绝大部分的分值,特别是卷Ⅰ和卷Ⅱ,而恰恰自然地理是文科生的薄弱模块,再加之运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等,对文科生而言难上加难。 2.近5年自然地域的相互作用在高考中的分布统计 近5年全国卷Ⅰ、Ⅱ、Ⅲ卷共涉及该考点的分值有498分,占分值比例较大(27.7%),其中各年占的分值统计见下表1,按各地理要素分见表2。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其“课程设计思路”中明确指出: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在其内容标准中明确提到的“地理过程”就有: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说明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过程;简述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質灾害的产生机理与发展过程等。 分析近几年高考文综地理试题可以看出:在地理综合类考试中,对地理过程的考查有以下几个特点: (1)在内容上,主要集中在地貌过程和气候过程,也就是地理过程中的演变过程和循环过程,比如河流的侵蚀地貌、河流的堆积地貌等。 (2)在考查方式上,以考查自然地理过程为主,以考查地理事物的演变过程为主。 (3)在设问上,有的是直接设问,设问表达语句中有“过程”二字;有的是隐性的设问,其设问方式多为“分析、说明、解释、推测等”某地理事物形成因素,这类试题虽然设问中没有“过程”,但问题的解答需要将地理过程表述清楚,才能完成原因分析,看似一般的原因分析题,但要回答必须明确地理过程。 二、自然地域概况 自然地域是地球表层多种自然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综合体,其在空间上有序分布,在时间上动态平衡,区域与区域之间存在过渡性等。 既然是相互作用的过程,就必须有稳定的能量来源。地球表面各要素相互作用的能量来源主要有外能、内能和潮汐能。外能主要是太阳辐射能,约占所有能量来源的99.9%,是地球表层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自然地理过程发生发展的直接动力和最基本条件。 外来能和内能是两个独立的能量系统,在地球表面相互交汇,为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提供了动力,推动整个自然地理过程的发展,决定着演化的强度和方向,使得自然地理面貌千姿百态。 三、自然地域的相互作用过程 1.演变过程——同一地点、不同时期的地域相互作用 演替同一地域的前世、今生和未来。比如西北地区的湖泊,冰川融水经过河流携带矿物质等盐分进入湖泊,进行蒸发,盐分在湖泊中慢慢积累。随着人类大规模引水灌溉,湖泊的水量减少,形成盐漠环境。 2.扩散过程——同一时间不同地域的相互作用 如大气运动(风)从发源地沿着一定的路径和方向,从一个地域运动到另外一个地域,对发源地、沿途等地都会产生相应的影响。 以2018年卷Ⅱ的龙卷风为例: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龙卷风是大气中强烈的涡旋现象…… (2)分析美国中部平原在龙卷风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除此之外,还有水体的运动,岩石圈的物质运动等等。 3.自然地域的相互作用其实质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其表现为: ①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②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变化; ③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域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中的①②体现了演变过程——同一地点、不同时期的地域相互作用;③体现了扩散过程——同一时间不同地域的相互作用。 比如①,以西北地区为例,各要素共同形成了西北地区的特征: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多为内流河;植被发育差,有机质少;流水作用弱,物理风化,风力作用显著,形成戈壁沙漠等自然景观,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的平衡。 如②,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为例,黄土高原由于地表植被破坏,流水的侵蚀作用增强,导致水土流失。进而水文、地貌等状况发生变化。形成千沟万壑的独特地貌,土壤肥力下降,植被进一步消失,蒸发加剧,该区域更干旱。处于一个相对失衡的状态,再“寻找”下一个平衡,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就是使区域处于“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动态平衡中。 如③,以某流域为例:河流上中游砍伐森林,涵养水源的能力减弱,发生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增大,在下游淤积,导致下游的泄洪能力减弱,易发生洪涝灾害,同时河床抬升、地下水位升高,导致土地盐碱化。 四、自然地域的相互作用在教学过程中的策略 在不同时间尺度下,地理事物表现出空间上的特征演变,变得复杂,在试题中往往从这方面着眼,学生从资料中提取信息。认真审视,反复思考,从而剖析出命题意图,以考查学生的地理思维过程,实现四大能力考核的目标。 1.梳理常见的地理“过程”,落实学科的主干,做到有的放矢 地理学科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突出综合性和区域性特征,涉及面广。学生要掌握原理、探究成因、总结规律;养成综合分析、逻辑思维、迁移运用能力;处理好整体与差异、静态与动态等关系,体现地理学科综合性。 2.弄懂弄通基本的地理原理,构建知识结构,形成清晰的逻辑思路,落实學科的核心素养综合性 地理过程是对地理原理与规律的直观展现,能动态直观演示地理过程,有助于学生对原理规律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①充分掌握学情考情,给学生动手体验获取经验的机会。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而动手实践是学习的重要方法,要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交流过程中,获得广泛的认知体验,达到学以致用。 ②构建思维型地理课堂,引导学生探究体验地理过程,进而理解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以地域性、综合性、实践力最明显的水的运动变化导致其他区域的变化为例进行教学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③在毕业班的复习备考过程中,要环环相扣,体现自然地理地域的形成过程,落实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达到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8题。 8.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A.湖盆蒸发量增多? ? ? ? B.盐湖面积缩小 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 ? ? D.湖水盐度增大 在讲解的过程中,不能只是一味地讲,而要形成思维链,如下图: 3.强化学科思维训练,达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目的,进而提升论证与探讨地理过程的能力 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考核目标与要求有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等四个方面,其中在论证时要观点明确、表述清晰、逻辑严谨等。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例:图2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直径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据此完成6~8题。(6、7题略) 8.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 A.持续下降? ? ? B.持续抬升 C.间歇性下降? ? ? D.间歇性抬升 本题以对地理现象的观察与发现为情境,考查考生发现地理问题,并进行分析判断,目的是挖掘出现象背后原理、规律等,通过地理学科术语,总结出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今后的演化方向进行预测,也为预测变化提供基本依据。 总之,自然地域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既涉及各地理要素与要素之间的关系及演化过程,又涉及区域与区域之间的上游与下游,前世与今生、未来的演变等,对学生的要求较高,涉及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所以我们要循序渐进地进行落实,要从基础年级重视,形成学生的地理思维,进而能够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许嘉巍,刘惠清.论自然地理过程[J].地理教学,2004(2). [2]袁孝亭,张志孝.地理过程知识及其教学设计[J].教学研究,1996(1):12-13. [3]汤国荣.追寻注重“过程”的高中地理教学[J].地理教育,2012(16):19-25. [4]李春红.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地理过程”的认识[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5(3):10-11. [5]李春红.地理过程的高考复习策略[J].地理教育,2005(6):42-43. 编辑 乔彦鹏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