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分析
范文

    范维勇

    

    【摘要】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冠心病患者, 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 观察组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為91.67%(44/48),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32/48);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LVEF为(46.75±3.71)%, hs-CRP为(17.83±1.61)mg/L, 治疗后LVEF为(58.94±3.81)%, hs-CRP为(5.31±0.92)mg/L;对照组治疗前LVEF为(46.23±3.94)%, hs-CRP为(17.64±1.75)mg/L, 治疗后LVEF为(52.14±3.72)%, hs-CRP为(10.54±0.88)mg/L。治疗前, 两组LVEF及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LVEF及hs-CRP水平均优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更佳, 可有效抑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降脂效果更好, 明显改善心功能及抗炎效果。

    【关键词】 冠心病;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临床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0.055

    冠心病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是一种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的发生引起的疾病。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该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老年人是最常见的发病群体, 冠心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心肌收缩功能减弱、冠状动脉狭窄和心脏供血不足。由于对冠心病尚无特效和彻底的治疗方案, 因此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很高, 是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重要慢性疾病。临床上对本病的研究十分重视, 常使用降脂药治疗冠心病[1]。他汀类药物对治疗冠心病有重要的作用, 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脂, 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2],?其中, 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均为临床上常用的降脂药物, 然而关于二者在冠心病治疗中的详细介绍、对比研究较少, 本研究为了更好的了解上述两种药物的用药效果和安全性, 提升冠心病患者临床用药效果, 对本院2018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96例冠心病患者分组后分别实施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治疗, 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在本院心内科治疗的9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8例。对照组中男25例, 女23例;年龄52~75岁, 平均年龄(66.21±5.15)岁。观察组男24例, 女24例;年龄53~76岁, 平均年龄(64.34±6.2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胸痛, 均符合他汀类药物的用药指征, 均经过心电图、心脏彩超、冠状动脉造影等临床诊断确诊为冠心病, 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患有其他系统重大疾病的患者, 不能正常沟通的患者, 不同意参加本次研究的患者。本次研究已经经过了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了解了本次研究内容并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要先接受常规治疗, 根据症状服用低分子肝素、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钙拮抗剂和阿司匹林等药物, 在此基础上, 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 阿托伐他汀钙片(Pfizer Ireland Pharmaceuticals, 国药准字J20120050)温水口服, 1次/d, 剂量10 mg/次, 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组采用瑞舒伐他汀, 瑞舒伐他汀钙片(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80241)温水口服, 1次/d, 剂量10 mg/次, 连续治疗3个月。需注意, 治疗期间患者不得擅自服用其他具有影响血脂代谢作用的药物, 同时避免食用刺激、油腻的食物, 可进行适度的锻炼。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经过药物治疗后患者的心前区疼痛、发作性绞痛、压榨痛等症状明显改善或全部消失, 表示显效;经过药物治疗后, 患者的心前区疼痛、发作性绞痛、压榨痛等症状出现一定程度改善, 表示有效;经过药物治疗后患者的心前区疼痛、发作性绞痛、压榨痛等症状未见任何改善甚至出现恶化的情况, 表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比较两组治疗前后LVEF及hs-CRP水平。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显效25例, 有效19例, 无效4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44/48);对照组治疗显效12例, 有效20例, 无效16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32/48)。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VEF及hs-CRP水平比较 观察组治疗前LVEF为(46.75±3.71)%, hs-CRP为(17.83±1.61)mg/L, 治疗后LVEF为(58.94±3.81)%, hs-CRP为(5.31±0.92)mg/L;对照组治疗前LVEF为(46.23±3.94)%, hs-CRP为(17.64±1.75)mg/L, 治疗后LVEF为(52.14±3.72)%, hs-CRP为(10.54±0.88)mg/L。治疗前, 两组LVEF及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LVEF及hs-CRP水平均优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冠心病是慢性心血管疾病中较常见的一种类型, 快节奏的生活是当今社会的主要特征, 面对巨大的生活压力、不规则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 各种疾病广泛传播, 使健康问题成为不可忽视且需要解决的严重问题。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病变引起的一种心脏病, 主要表现为心脏功能不全, 而心脏是人体的引擎, 一旦发生疾病, 将严重影像人们的正常生活, 其不仅会降低个人的生活质量, 而且会增加社会的经济和财政负担[3]。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的病理基础, 会导致冠状动脉狭窄, 心肌血供会减少, 会导致心肌细胞缺血缺氧, 从而出现心绞痛。如若冠心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可能会进一步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 严重者会导致患者死亡[4]。

    通过对冠心病的不断研究, 将患者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分为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和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两类。其中, 可改变危险因素主要为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 不可改变危险因素主要为患者年龄、家族史、性别、感染等。冠心病的形成还与患者的情绪激动、季节变化、饱腹感、体育锻炼、吸烟和饮酒等有很大的关系, 该病对患者的危害极大。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 医疗领域的发展, 治疗方案种类繁多, 选择不同的方案治疗时治疗效果也明显不同, 如何为患者选择最佳方案已成为临床上比较重视的问题。药物疗法是基本疗法, 临床上也有很多治疗药物, 但每种药物都缺乏根除性, 大多数的药物都是通过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凝集、减轻心脏负荷等进行治疗[5, 6]。而他汀类药物可以调节血脂, 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抵抗炎症等, 其在该疾病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疗效。第三代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为代表药之一, 不仅可以降低血脂、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而且还可以有效改善高密度脂蛋白, 在抗炎和预防心血管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7]。但是, 如果长时间服用阿托伐他汀可能会给身体带来一些不可避免的副作用, 例如肠胃气胀、消化不良、健忘、失眠、呕吐、恶心等。与阿托伐他汀相比, 瑞舒伐他汀是一种选择性和竞争性的羟甲基戊二酸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8]。这种抑制剂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和较长的血清半衰期, 其对降低脂质和胆固醇具有显著作用, 不良反应较少。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44/48),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32/48);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LVEF为(46.75±3.71)%, hs-CRP为(17.83±1.61)mg/L, 治疗后LVEF为(58.94±3.81)%, hs-CRP为(5.31±0.92)mg/L;对照组治疗前LVEF为(46.23±3.94)%, hs-CRP为(17.64±1.75)mg/L, 治疗后LVEF为(52.14±3.72)%, hs-CRP为(10.54±0.88)mg/L。治疗前, 两组LVEF及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兩组LVEF及hs-CRP水平均优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更佳, 可有效抑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降脂效果更好, 明显改善心功能及抗炎效果。

    参考文献

    [1] 姚尧.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肪因子Vaspin的影响分析. 医药前沿, 2019, 9(12):126.

    [2] 张杨.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疗效分析. 饮食保健, 2019, 6(10):70-71.

    [3] 菲尔达吾斯·萨依然, 玛依拉·马合木提.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对TC、TG、LDL-C、HDL-C指标的影响.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20):128-129.

    [4] 赵丽艳. 探讨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调脂作用比较. 健康必读, 2019(4):257-258.

    [5] 彭彩莲, 毕其格图.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观察与对比分析. 饮食保健, 2019, 6(11):75-76.

    [6] 陈海龙. 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在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黑龙江医药, 2019, 32(1):41-43.

    [7] 郭春荣. 研究分析冠心病患者分别采用瑞舒伐他汀以及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 6(13):83.

    [8] 吴丽丽, 吴梅梅.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在治疗冠心病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贵州医药, 2019, 43(9):1400-1401.

    [收稿日期:2020-06-1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0:5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