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中药热敷治疗脑卒中偏瘫并发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的疗效观察
范文

    曾秀娣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药热敷治疗脑卒中偏瘫并发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脑卒中偏瘫并发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热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膝关节评分量表(Lysholm)评分、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72.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 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CRP、Lysholm评分、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CRP、Lysholm评分、SF-36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 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8/40)与对照组的12.50%(5/40)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27, P>0.05)。结论 中药热敷治疗脑卒中偏瘫并发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 可有效减轻疼痛、减轻炎性反应、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提高。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药热敷;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0.074

    脑卒中多由脑血管破裂或阻塞引起, 以偏瘫形式出现,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脑卒中偏瘫患者常见并发症, 患者常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关节肿胀畸形, 导致患者关节活动受限, 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目前临床对脑卒中偏瘫并发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尚无特效药, 以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和提高膝关节活动度为主要目标[2]。西药虽有一定镇痛效果, 但治标不治本, 且长期用药副作用诸多, 赵俊等[3]研究表明中药热敷可有效缓解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疼痛程度同时可改善患者关节功能。但目前有关中药热敷治疗脑卒中偏瘫并发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尚无统一定论, 基于此本文展开临床前瞻性研究, 旨在为脑卒中偏瘫并发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患者有效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偏瘫并发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临床关于脑卒中偏瘫诊断标准[4], 经X线检查确诊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及其家属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脑卒中发生前存在明显的关节疾病;冠心病或风湿性心脏病;有其他类型心脏病所致脑栓塞;膝关节外伤史;膝关节畸形;重度精神疾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0例。对照组中男25例, 女15例;年龄38~60岁, 平均年龄(50.06±5.03)岁;单膝发病14例, 双膝发病26例。观察组中男24例, 女16例;年龄39~61岁, 平均年龄(50.17±5.11)岁;单膝发病16例, 双膝发病2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 患者口服布洛芬片200 mg/次, 3次/d, 连续服用4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热敷治疗, 热敷方:桃仁、当归、红花、伸筋草、鸡血藤、透骨草、木瓜、威灵仙、防风、青风藤、草乌各20 g, 乳香、没药、川芎各15 g。全方诸药碾成细末后, 蜂蜜调匀, 予蒸锅蒸汽加热30 min后外敷于患膝处, 每次睡前热敷30 min, 1次/d, 中药包每3天更换1次, 局部毛巾衬垫避免温度过高引起患者皮肤被灼伤, 总疗程为4周。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VAS评分;治疗前后CRP、Lysholm评分、SF-36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①疼痛程度评估:治疗前后采用VAS[5]評估两组膝关节疼痛程度, VAS评分0~10分, 0分为无痛, 10分为剧痛, 评分越高预示患者疼痛程度越严重。②疗效评估:治疗前后疼痛评分降低≥85%为痊愈;治疗前后疼痛评分降低50%~84%为显效;治疗前后疼痛评分降低20%~49%为有效;治疗前后疼痛评分降低<20%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③CRP检测、膝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评估:治疗前后采集两组患者静脉血, 常规离心后, 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RP;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6]评估患者膝关节功能, 采用SF-36评分[7]评估患者生活质量, 评分越高预示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越好。④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胃痛、消化不良、腹泻。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72.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 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RP、Lysholm评分、SF-36评分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CRP、Lysholm评分、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CRP、Lysholm评分、SF-36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 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后, 观察组出现恶心呕吐4例、胃痛1例、消化不良1例、腹泻2例, 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2例、胃痛1例、消化不良2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8/40)与对照组的12.50%(5/40)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27,?P>0.05)。

    3 讨论

    脑卒中偏瘫并发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的病机尚未完全明确, 其发病并非单因素所致而是涉及多种临床病理机制,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诊治不及时不仅影响患者病情控制, 且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明显影响, 由于本病病机较为复杂, 给临床康复治疗带来较大难度[8]。而长期临床实践发现本病发生与患者长期卧床导致骨量下降、肌肉挛缩、肌力代偿等原因引起关节疼痛密切相关, 故而考虑热敷、活血化瘀等措施以改善患者局部症状。祖国中医在脑卒中偏瘫治疗中有明确疗效, 中医将脑卒中偏瘫并发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归为“痹症”范畴, 中医认为本病发病与中风后气血瘀阻、气血亏虚以及肝肾阴虚, 风寒湿邪侵入导致气滞血瘀、寒凝湿滞等有关[9], 对本病治疗以改善气血循环和运行并减轻患者疼痛为主。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明显高于本组治疗前, 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CRP、Lysholm评分、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CRP、Lysholm评分、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本组治疗前, 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8/40)与对照组的12.50%(5/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27, P>0.05)。初步证实了中药热敷治疗脑卒中偏瘫并发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患者临床效果明确, 可明显减轻机体炎性反应和膝关节疼痛程度, 并改善膝关节功能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中药热敷为中医治病主要方式, 其在临床治病中主要是借助于中药的温热之势, 通过皮肤吸收从而达到病所, 从而促进病变部位血液循环, 在增加患者局部代谢产物排泄的同时, 促进淤血和炎症的吸收[10, 11],?相关研究表明中药热敷全方诸药合用共奏风寒得散、去除寒湿、气血畅通等功效, 在缓解患者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方面有积极作用[12], 故而联合中药热敷治疗, 可更明显地减轻患者疼痛程度, 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本研究还证实联合治疗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发生, 表明联合治疗方案安全性尚可。

    综上所述, 中药热敷在脑卒中偏瘫并发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治疗中有明确效果, 有一定临床推广应用优势。但鉴于本研究样本量少且随访时间短, 研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偏倚, 未来仍需进一步完善研究。

    参考文献

    [1] Wang W, Ma YW, Yang W. Mirror therapy on upper extremity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poplexy hemiplegia and hand function. Journal of 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 2013, 35(6):600-602.

    [2] 何俊, 談雪梅, 彭冬祥, 等. 中药熏蒸与冲击波联合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疼痛改善及上肢功能康复疗效观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 14(5):125-128.

    [3] 赵俊, 董凯峰, 刘杰, 等. 膝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中药热敷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9, 44(6):774-776.

    [4]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8, 51(9):666-682.

    [5] Smittenaar P, Erharthledik JC, Kinsella R, et al. Translating Comprehensive Conservative Care for Chronic Knee Pain Into a Digital Care Pathway: 12-Week and 6-Month Outcomes for the Hinge Health Program, 2017, 4(1):15-18.

    [6] 胡晓红, 王锁良, 黎巧玲.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延续性护理对老年膝关节炎患者的干预效果.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8, 34(28):2166.

    [7] 蔡锦成, 木定海, 柳岩, 等. 补肾活血汤结合运动训练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18, 25(7):33-37.

    [8] 袁松, 刘飞, 张保, 等. 基于表面肌电探讨蝶形浴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痉挛的影响. 中国康复, 2019, 34(5):231-234.

    [9] 刘向明, 王晓蕾. 中药外敷加TDP配合针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分析. 四川中医, 2019, 15(4):134-137.

    [10] 金军. 中药热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80例临床观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0, 25(4):86-88.

    [11] 牛志军, 沈文, 谢利民. 针刀联合中药热敷与单纯针刀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 18(12):1297-1301.

    [12] 聂勇, 王超, 朱俊琛. 温针灸联合推拿、热敷治疗对肾阳虚慢性腰背痛患者畏寒、疼痛症状和生活质量影响.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 21(4):174-176.

    [收稿日期:2020-03-19]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1: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