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微创单孔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患者的疗效分析 |
范文 | 王晓爽 【摘要】 目的 观察微创单孔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患者的疗效。方法 60例卵巢囊肿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四孔腹腔镜进行治疗, 观察组采用微创单孔腹腔镜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24、72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美观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24、72 h的VAS评分分别为(2.4±1.3)、(1.2±1.6)分, 均低于对照组的(5.3±1.8)、(2.5±1.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美观满意度93.3%高于对照组的7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微创单孔腹腔镜对卵巢囊肿患者进行治疗, 在保证疗效的基础上, 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程度, 同时还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美观满意度, 达到确保患者身体健康和提高其生活质量的最终目的, 有在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关键词】 微创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治疗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1.029 卵巢囊肿属于女性生殖器极为常见的妇产科肿瘤疾病, 存在各种不同的形态和性质。多为双侧性和单侧性。同时还存在囊性或实性、良性以及恶性。该疾病的发生病因相对较多, 主要包括遗传、内分泌、生活方式以及环境等因素[1]。卵巢囊肿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并降低其生活质量。因此, 临床对该疾病的治疗极为关注。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与微创技术在妇产科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 腹腔镜手术方法在卵巢囊肿患者的治疗中越加广泛[2]。不仅如此, 随着腹腔镜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 如何降低手术创伤以及提高患者术后美观满意度已成为临床医学上的重点关注对象。因此, 采用更加有优势的微创单孔腹腔镜手术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极为关注。本文主要探讨在卵巢囊肿患者中采用微创单孔腹腔镜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 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8年6月~2019年10月收治的60例卵巢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組30例。对照组年龄18~55岁, 平均年龄(33.2±8.9)岁;平均体质量指数(BMI)(20.2±2.3)kg/m2;平均囊肿直径(5.4±1.5)cm;疾病类型:良性畸胎瘤9例、子宫内膜异位症3例、卵巢浆液性囊肿7例、其他良性肿瘤6例、非首次腹部手术5例。观察组年龄19~55岁, 平均年龄(33.4±8.6)岁;平均BMI(20.4±2.4)kg/m2;平均囊肿直径(5.6±1.3)cm;疾病类型:良性畸胎瘤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5例、卵巢浆液性囊肿5例、其他良性肿瘤7例、非首次腹部手术5例。两组患者年龄、BMI、囊肿直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 2. 1 纳入标准 ①经本院相关检查诊断显示, 最终确诊为卵巢囊肿的患者;②年龄18~55岁的患者;③经心电图、血常规以及胸透检查均处于正常状态的患者;④生命体征平稳的患者;⑤神志清醒且无其他任何精神类病变, 能够与医疗人员和护理人员正常沟通交流的患者;⑥卵巢囊肿直径≤10 cm的患者;⑦BMI≤30 kg/m2的患者;⑧对本次研究知情, 且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1. 2. 2 排除标准 ①年龄>55岁和<18岁的患者;②生命体征不平稳, 且存在生命危险的患者;③神志不清、伴随其他精神类疾病, 无法与医护人员正常交流和无法正常配合手术治疗的患者;④卵巢囊肿直径>10 cm的患者;⑤伴随着重大器官病变的患者;⑥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⑦存在相对明显的腹腔镜禁忌证的患者。 1. 3 方法 1. 3. 1 对照组 患者采用传统四孔腹腔镜进行治疗, 具体为:选择患者脐上10 mm左右的位置作纵向手术切口, 并引导腹腔镜进入, 并在手术切口置入穿刺套管。随后在右旁正中线20 mm左右的位置和耻骨联合上方20 mm左右的位置作5 mm左右的手术切口, 并置入另外一个穿刺导管。成功穿刺后, 为患者接通气腹管, 在患者气腹压力有效增加到11 mm Hg(1 mm Hg= 0.133 kPa)后插入腹腔镜探头。探头成功插入后对患者腹腔和盆腔进行有效探查, 探查内容从固定2置入分离钳, 并地患者卵巢囊肿有效剔除。待手术操作完毕之后, 将单孔多通道套管成功取出, 并将患处缝合。 1. 3. 2 观察组 患者采用微创单孔腹腔镜进行治疗, 治疗仪器:单孔多通道套管, 预弯曲分离钳与5 cm四向腹腔镜。具体治疗方法:手术开始前, 先对患者进行气管内麻醉处理, 并选择患者膀胱结石位, 在脐部作20 mm左右的弧形手术切口。成功作好切口后逐层切开患者皮肤组织直至腹腔。随后引导带有单孔多通道套管蓝环的导引器进入患者腹腔内, 随后卸载引导器。卸载引导器后将收缩套向外提拉, 并将蓝环至单孔多通道套管进行有效固定, 进而固定好外环。固定好外环后为患者接通气腹管, 待气腹压力增加至11 mm Hg时, 为患者插入腹腔镜探头, 对患者盆腔与腹腔进行有效探查。从单孔多通道套管固定2点位置处进行分离钳置入, 随后对患者卵巢囊肿进行有效剔除。待手术顺利完成后, 将单孔多通道套管有效取出, 随后对患者患处进行有效缝合。 1. 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采用VAS评分系统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评分为0~10分, 其中10分为剧烈疼痛, 0分为无疼痛感。分数越低, 表示患者疼痛程度越低。②观察患者治疗后对治疗美观的满意度, 美观满意度的评价共分为3个等级, 包括十分满意、满意和不满意。采取百分制, 分数≥90分表示十分满意, 60~89分表示满意, <60分表示不满意。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統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治疗24、72 h的VAS评分对比 观察组治疗24 、72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美观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美观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卵巢囊肿属于临床常见的妇产科肿瘤疾病, 通常为中等大小以下的腹内包块。若患者无包块恶变或者并发症发生时, 患者最大特点为可动性, 通常能够从盆腔推移至患者腹腔[3]。若患者出现包块炎症或者恶性病变的情况下, 包块活动将受到限制, 同时存在压痛感。不仅如此, 大多数患者还会出现腹水和腹膜刺激症状等情况[4]。可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大大降低其生活质量。因此, 临床对该疾病的治疗极为关注, 多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治疗效果显著。 传统四孔腹腔镜手术创伤孔相对较多, 在治疗后疼痛缓解相对较慢, 容易给患者身体带来极大影响。因此, 临床上不得不寻找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5]。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 微创单孔腹腔镜手术在临床医学上的应用越加广泛。微创单孔腹腔镜手术在与传统四孔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相似且没有其他降低治疗指标的基础上, 其主要通过减少患者腹壁孔道数量来实现, 具有有效降低好术后疼痛感的优势。除了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之外, 还具有降低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提高手术切口美观程度的效果。因此, 将微创单孔腹腔镜手术应用于卵巢囊肿患者的治疗中, 可起到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 提高患者美观满意程度, 达到保障患者身体健康和提高其生活质量的最终目的。 本研究内容显示, 观察组治疗24、72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美观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微创单孔腹腔镜对卵巢囊肿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传统四孔腹腔镜手术治疗, 能够提高患者美观满意度, 并降低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程度。 综上所述, 采用微创单孔腹腔镜方法对卵巢囊肿患者进行治疗, 在保证疗效的基础上, 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在治疗后的疼痛程度, 同时还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美观满意度, 达到确保患者身体健康和提高其生活质量的最终目的, 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沈刚, 李功俊, 周立军, 等. 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卵巢囊肿蒂扭转临床分析.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19, 41(3):220-223. [2] 毛亚娴, 粟海艳. 卵巢囊肿患者应用腹腔镜治疗的效果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分析.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9, 3(3):109-110. [3] 刘艳. 应用不同止血方式对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患者术后卵巢功能的影响分析.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9, 6(29):55. [4] 孟迪, 张鸿博, 董慧杰. 应用不同止血方式对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患者术后卵巢功能的影响分析.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9, 6(33):64. [5] 刘何玥, 陈燕. 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剔除术中不同止血方式对患者术后卵巢功能和妊娠结局的影响. 中国医学创新, 2019, 16(11):17-21. [收稿日期:2020-03-0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