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大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 |
范文 | 李迪 摘要:数学教学的创新和改革是新时期大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研究课题。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要求教师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提升数学课堂的实际教学效果。基于此,文章主要介绍大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现状,提出核心素养指导下的大学数学教学改革策略,对于以后的大学数学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大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32-149 引言 现代大学数学教学改革中,完善整体核心素养是改革的关键,对教育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大学数学教育的发展中,应当不断完善教学的核心素养。在数学课上,数学教师要充分重视思维的特点,注意引入新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探索大学数学,以便学生能够积极地进行核心素质的培养。 一、大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大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问题 第一,大学数学教学既要传授知识,也要与时俱进。作为大学教学的重要通识课程的大学数学,一般包含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3门课程,这几门课程的特点是教学内容基本固定,各种版本的教材的内容大同小异。而时代在迅猛变化,新科技、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日新月异,这就要求我们在讲授传统知识的同时,加上时代元素,紧跟时代步伐,围绕大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要素,合理组织教学。 第二,大学数学教学既要考虑知识的掌握,更要注重知识的运用。大学数学的教学效果,一方面要考虑大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掌握情况,而更重要的是要考察大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大学生都是分专业和方向的,各个专业和方向对数学的要求不一样,对要求掌握的数学知识也不一样,能否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自己的专业中去,是我们衡量大学生数学学习情况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也是大学生核心数学素养的具体体现形式。 第三,大学数学的教学要注重新的教学思想和理念的创新。作为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讲授法一直是大学数学教学的主要教學方法,随着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理论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给大学数学的教学带来了改革的机遇和要求,将新的理念和方法引入大学数学的教学势在必行,而新的理论和方法对大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提高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提高大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举措 (一)紧扣“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教育教学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传统的认为“材”是指学生,其实这里的“材”我们可以拓展为“教师”,即新老教师处理同一个教学内容的方法可能不一样;也可以拓展为“教材”,对于不同的知识采取不同的方法处理;进而可以拓展到“材料”,使用不同的教学工具,采取的教学方法也会不一样等等。仅就“学生”而言,由于大学生是来自各个不同的专业,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要求不一样,我们在教学时就要因人而异,比如对于生化专业的学生就要加强数据计算与处理的教学;对于机械与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则要加强几何感官与图形处理的教学,对于经管专业的学生则加大模型构建,数据采集与处理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对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学生,则要加强数学抽象,数学符号,逻辑推理等方面的教学。只有切合实际情况,能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二)丰富教学内容 在信息化时代,如果仅仅围绕教材讲授,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了,因为现在大学生学习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大学生的知识面也越来越广,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为了提倡环保,我们可以在讲授指数分布具有无记忆性性质的时候,引导学生可以购买二手电子产品,因为二手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和新的是一样的;对最近席卷全球的新冠病毒,可以引导学生研究传染病的传播范围的模型,一方面加强对病毒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使得学生了解对于病毒的防护等。 (三)教学方式多样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一支粉笔,一份讲稿打天下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了。在采集数据时,可以引导大学生通过网络散发问卷;在处理数据时,可以让大学生使用软件工具;在讲授图形时,可以通过电脑构建三维动画,更加直观,便于大学生理解和掌握等。在这种情况下,大学数学教师需要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潜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两个父子一起吃饭,每个人都需要一个碗,商店只提供三个碗,有什么秘诀?在这一问题的指导下,学生将积极分析依存关系,引导人们对多样性和因素的理解,使学生以全新的思考模式完成题目,在学习中发现许多与因素相关的因素,这将有助于学习,学生将提高发现、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学生还可以培养自己的独立观察和指导能力。 (四)加大研究性问题的引入 大学生的数学教学,一方面要传授具体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培养大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解决问题。要加大研究性问题、探究性问题的引入,成立类似于建模小组形式的学生学习小组一起研究,既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也增加了现实问题迁移能力等。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给出平时成绩。另外,注重教师角色的转换。过去讲“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现在看来,随着时代的变迁,教师的职能有了较大的改变。尤其是大学生的数学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期流行的“翻转课堂”,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教学形式,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变成引导者。只要教师使用得当,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大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结语 总之,在大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是实施数学教学改革措施的有效途径。教师应充分理解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在教学中,教师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在相应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教学活动,能够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用性,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罗静.从数学核心素养看高等数学教学[J].韶关学院学报,2017,38(05):83-85. [2]王晓莺,贾念念.工科院校大学数学教学改革探究——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视角[J].教育探索,2016(07):86-8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