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初中数学“三三一”小组教学中“展示”的运用
范文

    吕艳娇

    摘要: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三三一”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三三一”小组教学中“展”环节进行论述,希望能改善数学课堂的枯燥,激发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都能积极参与、乐于展示,达成课堂教学目标,在自主学习中培养基本能力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中学生 初中数学 “三三一” 展示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3-297

    一、中学生的特点

    中学阶段是人生中最关键的时期,是个体由不成熟的童年迈向成熟人生的过渡期。中学生的思维已经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发展为以抽象的逻辑思维为主,并且由“经验型”转向“理论型”。他们思维的组织性、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

    中学生已经能够独立地、批判地思考问题,对同学、教师、家长的观点以及书本知识都有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在学习和思维活动中,他们比较喜欢争论和怀疑,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勇于挑战权威。即使他们的看法是片面的,他们也无所顾忌。他们不迷信任何人,即使是自己最信任的人和自己崇拜的权威,中学生也会向他们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故中学生拥有愿意展示的先决条件。

    二、数学教学中学生展示的作用

    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而数学活动是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数学学习是学生在学数学,学生应当成为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不只是模仿者。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往往出现“一听就会,一做就错”的问题,惊诧于他人解题的快、准、简,数学家华罗庚认为这是由于教学中“只把做好的饭拿出来,而没有做饭过程”,主张数学教学教师要展示数学家的思维过程,又要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还要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学生则是在数学活动中不断的分析自己的思维过程,寻找思维中的错误,吸取思维的营养。由此可见,展示在数学教学中不仅符合中学生的特点,还是数学教学成功进行的保证,更是学生学懂数学构建数学知识结构的关键。

    三、数学教学中学生展示的运用

    “三三一”小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通过质疑、合作、展示交流获得新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种教学方式的基本流程可概括为:首先,教师通过创造性的设计情景导入导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对知识的初步思考;第二步,学生通过对课本进行快速阅读独立完成导纲;第三步,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发现的问题和教师预设题目;第四步,学生面向全班展示;第五步,教师精讲;第六步,梳理知识,记忆所学:第七步,当堂检测。其中,学生开展富有实效的展示是课堂教学取得预期效果的必要环节。

    1.数学教学中学生展示内容

    数学教学中的展示是学生随着课堂的思考和讨论基于个人的见解或小组意见,解决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从中进一步理解新知. 学生通过质疑、补充,深入剖析,从而突破教学难点,领会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因此,数学教学中的展示的内容第一是自由展,学生在前面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中自己的疑惑;第二是预设展,展示教师预设的问题。

    2.数学教学中学生展示具体应用

    首先,小组建设。在初中数学展示中,加强学生小组建设,科学分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乐于开展展示,促使学生个性健康全面的发展。

    其次,学生集体荣誉感。教师应培养小组成员对所在小组的责任感、荣誉感,让学生有“小组光荣我光荣”的意识,教育学生摆脱依赖思想,对自己的学习负责,积极参与展示。

    再次,认真自主学习。教师应培养学生养成认真思考完成导纲的良好习惯,初步了解所学内容,有探索,带着问题,才能富有成效地参与展示。

    最后,有效讨论。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分析自主思考的过程,去讨论教师设置的重点问题才能开拓学生思维,掌握重点内容。最终才能展示精彩。

    3.数学教学中学生展示途径

    对于自由展示环节,学生可以通过口头表述来提出自己或小组的疑惑,由其他同学展示自己对该问题的看法,以兵教兵。对于教师的预设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口头表达或讲台板演、小组合作情景再现、几何画板演示来展示解题思维过程,其他同学或小组可提出质疑,或进行补充,使课堂化被动为主动,充满各种奇思妙想,进行思维的碰撞,对问题进行多角度的理解,突破难点,达成学习目标。

    4.数学教学中教师在展示中的作用发挥

    在数学教学展示环节学生是主体,尽管展示的学习成果是属于学生的,但教師的作用仍不可或缺。

    (1) 教师应精心编制展示内容,促进学生有效开展展示。在初中数学互助合作式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悉心研究学生、研究教材,抓住教学重点,精心编制展示内容,在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内设置内容,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能相互补充、质疑、更正,使不同的学生的智慧在数学上都得到发展。如: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的学习时,可设计如下展示内容:在草稿纸或黑板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并说明画图原理。这个展示内容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可以深刻理解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

    (2)基于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当对整个课堂教学设计进行整体把握,分配学习任务,控制教学进程,同时教师关注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注重学生之间的相互启发、相互帮助。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命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形成健康的竞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师要对学生充满信心和乐观的期待,相信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阅读、思考、讨论、总结可以学习到知识,要勇于把舞台让给学生,在学生展示过程中学会藏拙,学会等待,不与学生抢风头。如:在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学习中,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小组内一人人举出几个完全平方式,另一人把它们分解因式,看哪组举得又快又多又正确。在展示过程中,举出的完全平方式有对有错,教师保持沉默,学生会因小组荣誉会提出质疑,在争论中学生就抓住完全平方式的特点:首2±2·首·尾+尾2,只有理解了完全平方式的特点,才能发现错误,从而把它因式分解。

    (4)基于中学生需要被认同的特点,教师在展示中宜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认真地开展展示。美国学者斯塔弗尔比姆曾提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 教师及时对学生的展示进行有效评价,对激励学生,不断改进展示的实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初中数学小展示过程中,教师的评价应具有鼓励性、针对性、启发性和全面性。如鼓励性的:你的声音洪亮,想法新颖,老师都没想到。针对性的:你说到了大家容易忽视的情况,认真思考了。启发性的:你的答案快接近标准答案了,结合上一位同学的思路就更完美了。全面性的:咱们班的同学就是效率高,完成得这么快。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的素质教育中,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三三一”小组教学模式就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展示环节更是基于中学生思维活跃、表现欲强的特点来开展教学活动,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我探究成果的舞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能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培养学生交流沟通能力和思辨能力,值得在今后的教学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秦爱东.分层教学背景下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展示的研究[J].中学数学,2018(24):62-63.

    [2]周昌宝.加强学生小展示,提升初中数学互助合作式课堂教学实效[J].数学教学通讯,2015(28):26-2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2: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