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探究 |
范文 | 蔡耀华 摘要:小學阶段是学生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良好的班级管理对小学生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有着非常强大的推动作用。笔者仅立足于自身的教学实践与感悟,从“教师以身作则,树立良好榜样”“共同制定规则,营造良好班风”“发挥学生作用,促进自主管理”和“组织主题班会,加强德育教育”这四方面入手,就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探究发表个人的认识与看法。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34-350 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的关键内容之一,也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高质量的班级管理对小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以下,笔者将结合具体的班级管理实例,围绕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有效策略探究展开详细的分析与阐述。 一、教师以身作则,树立良好榜样 班主任不仅是班级课程、活动、管理的主要负责人,还是小学生接触最多、相处最久的人。班主任的行事作风、行为举止、思想观念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平时的教学活动和班级管理中,我们班主任不仅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还应该提升自己班级管理技能,争取在学生们心目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做学生们的榜样,进而获得学生们的尊重和喜爱。 班主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首先,班主任要具有充足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理论。这些内容是指导班主任开展工作的重要推动力。在处理班级问题中有理论基础做支撑,不仅可体现班主任的专业性,展现班主任的说服力,更是处理班级问题的重要保障。其次,班主任要将自己和学生么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对于班级中制定的规章制度,不仅要求学生要遵守,班主任自身也要遵守,从而通过自身的行为魅力来影响学生,使学生在无形中受到影响。再次,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原则,充分地尊重和爱护每一位学生,努力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学生们的想法,从而和学生建立和谐友善的新型师生关系,从而为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班主任一定要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带有色眼镜、不以个人的喜好区别对待学生。当学生们犯错误时,不论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还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班主任要尽量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尽心的帮助学生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班主任一定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学习先进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从而为班级管理质量的提升做出良好的铺垫。 二、共同制定规则,营造良好班风 赫尔巴特曾提出:“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育都是不可能的。”从中我们可以发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而合理的规章制度是保障班级管理的基石。班主任作为班级的主要领导者、组织者,学生作为班级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和组成者,都是班级管理的重要人员,对班级管理规则的制定有着充分的话语权。 基于此,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不能独揽大权,完全凭借自己的意愿来制定班级管理规则,而是应该以班主任为主,班级学生为辅,共同的参与到规则的制定中来。这不仅减轻了班主任管理班级的阻力,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其次,在制定班级管理规则之前,班主任要立足于本校以及本班的实际情况,向学生们介绍班级管理的基本理念和原则,从而为班级管理树立一个基本的基调。在此基础上,请学生们广开言路,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再次,班级管理规则要具有可实施性,内容一定要具体化,而不是流于表面形式。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应该全面了解本班学生基本素养和能力,通过学生自我举荐或他人举荐的方式,选出一些班干部,以此来辅助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规则的落实。班主任和学生作为本班的一份子,非常了解本班的管理情况,通过民主的形式来引导学生们制定规则,不仅可以构建和谐的班集体,还能形成良好的班风。 三、发挥学生作用,促进自主管理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应该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这其中,民主管理是促进学生自主管理的有效方式。 而通常情况下,班干部这一团体是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得力助手,很多班主任在初组班级时,都会根据大概的了解直接任命一些学生,这对于学生们的自主管理是非常不利的。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管理意识,在班级成立之初,可以暂时先不设立班干部,而是为学生们营造一个自由民主的班级氛围,由学生自由、自觉的管理班级各项内容,充分的培养学生们的公民意识。之后班主任可以细心观察学生们的表现,定期选举班干部,班干部的职位除了传统的班长、副班长、团支书之外,还可以设置学习委员、卫生委员、纪律委员、宣传委员等等,尽可能的设置多个职务,从而给予每个学生表现和成长的机会。长此以往,不仅使学生形成了自我约束,增强了学生的自律能力,还增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四、组织主题班会,加强德育教育 小学主题班会是班主任对小学生展开系统教育的重要方式,也是以学生为中心,以班主任为主导的,师生共同参与的主要课程。主题班会的开展不仅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还可以帮助小学生完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良好时机。 例如,为了让学生体会团结的重要性,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了“团结互助,我爱我班”主题班会。班会中,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一是列队仪式,二是故事分享,三是室内游戏,四是音乐欣赏,五是互助小帮手。在这五个环节中,学生们都积极参与,有的负责做主持人,有的负责准备游戏,有的负责找故事,大家都各司其职。主题班会的开展不仅可以使学生体验“我”是集体中的一份子,使学生明白团结合作力量大,还可以引导学生树立集体意识,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从而更好地维护集体荣誉,办好每一件事情。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或学习中,学生们也会关爱别人、帮助别人,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最终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总而言之,班级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提升的,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细心和爱心,不断学习和掌握有效地班级管理理念,为促进小学生的健康茁壮成长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宋立华.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11-13. [2]韩尚君.谈如何有效开展小学高年级班主任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2018-11-1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