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
范文 | 胡俊仙 摘要:本文立足于初中化学教学角度,分析了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34-138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实验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转变教学观念 化学教师想要在课堂上应用趣味化学实验,就要彻底摒弃传统的教学思想和观念,将趣味实验有效融入教学。首先,化学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符合其认知和兴趣的实验教学方案,让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让学生能在实验中自然地观察到实验现象,体会到化学的原理和性质,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其次,化学教师要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实验兴趣,使学生的内心获得成就感[2]。因此,化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验前预测实验结果,产生积极的用实验验证猜测的动力。这有助于化学教师合理地导入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 例如,在人教版“探究燃烧的条件”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化学教师要让学生自己设计并动手实验,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方法,体会控制化学变化的思路,就可以用“为什么枯柴会燃烧,而下面的泥土不会燃烧?”“为什么直接用火柴不容易点燃枯柴?”等问题直接引入教学内容,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然后,化学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设计实验,用化学知识去解决问题。学生通过木块和煤球的燃烧实验,直接观察到实验现象,就能掌握燃烧的条件提升实验探究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结合生活实践 应用趣味化学实验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产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因此,化学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做一些生活小实验,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乐趣。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水的净化”时,化学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吸附、沉淀和过滤等净水方法,就可以引导学生用一杯浑浊的天然水进行净化实验,使学生学会过滤操作。学生在亲身参与实验探究的过程中,能感受到一杯净水的来之不易。这有助于学生树立珍惜水、爱护水的思想。这样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小实验能让学生深刻理解水的净化流程和原理促进学生化学思维品质和化学素养的形成。 三、通过问题保持兴趣 初中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源泉。实验的魅力在于教师用各种化学器材做出让学生目瞪口呆、瞠目结舌的实验。它可以让学生知物明理、乐在其中。兴趣是学生积极探索自然事物的认识倾向,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问题链”是将一连串随意、零散,互相之间没有特殊联系的一般性问题串联成具有明确指向和密切联系的封闭环路。对学生进行问题链式的提问,可以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比如,在“制取二氧化碳”这个实验中,要达到同一个目标,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种类和规格的实验仪器或装置通过实验对比,选出最佳实验方案。不同的实验方案会涉及装置操作难易程度、装置结构是否繁琐、各类药品用量大小、实验安全与环境污染等问题。教师可以通过“为什么有的同学气体收集不满?”当使用单孔塞时所用的反应容器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各自适用于哪种情况?”“使用双孔塞和单孔塞对比,谁能说出它们各自的优缺点?”等一系列问题,做到问题一与实验步骤同步,让问题链与实验环环相扣。这可以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实验过程,引导学生保持化学实验热情和浓厚兴趣。 四、敢于质疑问题、发现问题、探究问题 实验是化学课堂的”特色”。实验具有直观、生动、新奇、有趣等特点。实验过程中形形色色的现象强烈刺激着学生的好奇心。实验过程必然会有很多问题。有的是老师提出的预设性问题,有的是学生通过自我探索或合作讨论得出的生成性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将不断提升学生对实验研究的质疑能力和发现探究能力。例如,在制取氧气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描述实验中的现象。这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辨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也可以鼓励学生与老师一起探讨实验过程中的疑问和发现。老师可以通过预设性问题,让学生积极动脑,踊跃表达自己的观点活跃课堂的气氛。同时,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可以增强他们的沟通表达能力和质疑能力。 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在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很多时候都需要對化学实验的内容进行思考,对化学现象进行分析。在可操作性化学实验改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交流的方法,引导学生对化学实验过程中的一些步骤进行优化和创新,对实验过程中的现象进行分析,对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解释。学生对化学实验进行改进,可能存在一定难度。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不断给予学生鼓励,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实验中,教材上给出的实验设计反应速度太快,反应现象又不够明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一起探究,对实验进行改进。我们采用了先盖紧试管的橡皮塞,再滴入稀盐酸等方法然后将导管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观察到石灰水由清澈变浑浊的过程。这个实验可以平稳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学生能够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这就增加了实验的可操作性,提高了实验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趣味化学实验能增添化学课堂的活力,赋予化学知识生命力,帮助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的过程中强化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化学教师精心设计趣味实验教学方案,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调动起了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促使学生体会到了化学的价值和实用性,有利于逐渐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和综合能力及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龚虎,姜跟华.对初中化学“饱和溶液”实验的再优化与思考[J].化学教与学,2020(02):78-79. [2]张丽.“互联网+”时代,探索微课在初中化学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论坛,2020(01):78-79. [3]常伍祥.让严谨的科学思想渗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J].华夏教师,2019(35):26-27. [4]王建华.掌握概念,夯实基础——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几点做法[J].华夏教师,2019(33):3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