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
范文 | 陈兴发 摘要:在我国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之中,教育事业的重要性日渐突显出来,小学内部的教学工作,主要就是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因此,小学教学水平的提升至关重要。该文就是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方式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发挥出语文课堂教育工作的优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以此为社会输送更多有用的人才。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34-152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等都发生着重大变化。学生不再只是课堂中的旁观者,而是课堂中的主导者。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成为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教学目标,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性、自主性,让学生乐于学习、自主学习、爱上学习,最终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自主学习能力概述 自主学习强调的是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有明确的主观意愿,出于对未知领域的好奇与求知欲念参与到课堂教学或者课余时间的实践活动中。与传统教育理念下的学习过程相比,学生获得知识与经验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思考以及验证等探究历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他人的观点、既成的结论以及记忆基本原理和接受程式化的解题训练。所以,自主学习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推理、信息收集与分析以及在实践中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能力,不仅有助于其素养的提升,还能形成自主更新、持续优化知识结构的习慣,成长为具有创造型人格、擅长解决现实问题的人才。 二、语文学科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课前预习能力 预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预习同时也能够保证学生独立学习的时间,对于学生提升语文课堂学习效果也会起到推波助澜的积极作用。因此,教师应充分重视督促学生进行课前预习,通过多样化的预习形式,促进学生在课前初步对课上所要学习的语文知识产生初步印象。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不难发现,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后再听课,在课堂中的学生会表现得更加积极,听课效果也会相应有所提升。比如教师在教授一些古代诗歌时,诗中常常会提到山水名胜与地方风俗等信息,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内容十分陌生,届时,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通过分析网络上的学习资料,来提前对诗中的名词进行了解。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在预习中,具备一定的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往后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 例如,在教授《江畔独步寻花》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之前收集与杜甫相关的资料,帮助学生发现诗歌中的寓意。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对杜甫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行研究,通过网络资源来中查找相关史料,这样一来,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就能够对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具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提前预习,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诗歌主旨含义的认识,还能够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从而达到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根本目的。学生经过课前的良好预习与充分准备,在课堂听教师讲授时,就能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提问,将预习中所学的知识分享给其他的学生,从而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整体提高。 (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保持不竭学习动力的源头之水。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通过兴趣来进行自觉学习。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好奇心重、喜欢新鲜事物的特点,教师在进行策划教学的内容时,应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与内心需求,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探究欲望。除此之外,教师应注意学生因年龄较小、自制能力也较差等实际情况,在课堂中不断抛出学生感兴趣的知识,这样才能不断吸引学生对课堂的注意力,吸引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对语文知识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究,从而促进学生对语文课堂内容的消化和吸收。 例如,在教授《少年闰土》这篇文章的时候,笔者首先根据学生的实际兴趣,在课前预备的时候,制定了一份完整清晰的教案,并且在课前反复练习和组织课堂用语,为这堂语文课的开展做了充足的准备。其次,在备课环节笔者通过搜集相关的资料巧妙设置课堂导入的环节,譬如,笔者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向学生引出本节课的作者鲁迅:“我国有一著名的文学家,他经常身着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留着短短的板寸,头发就像刷子一般直立着,浓密的胡须经常呈‘一字状……同学们知道他是哪位文学大家吗?”这样一来,就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并激发语文学习的热情。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多方面挖掘有利于学生进行思考的教学资源,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在语文课堂中进行能动地学习。 (三)将信息技术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相结合 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就能够在语文课堂中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网络中的有效学习资源进行合理利用,针对课文的重难点向学生布置预习作业,使学生在预习环节能够借助网上直观的图片和视频,来分析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例如,在教授《两小儿辩日》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布置一个预习的小任务:利用网络资源查找这个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和具体经过。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在预习时,独立掌握课文中的故事内容并形成初步印象。教师在课上分析这篇文章时,学生就能够快速理解文言文的大致含义,教师也能够收获良好的语文教学效益。 综上所述,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时,要及时收集学生对课堂的反馈评价,改进自身的教学方式。教师还要对学生多进行表扬和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曹生明.小学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国教师,2017(S2):125. [2]丁艳芬.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12):113. [3]蒋立喜.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7(27):40-41. [4]王帅.探讨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文教资料,2017(21):64-65. [5]邓桂香,刘国华.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7(19):75+9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