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中生物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探析
范文

    陈兰

    摘要: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高中生物教材中明显增加了实验的比例,强调在起到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作用的同时,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培养其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创新能力与科学探究能力。现本文基于建构主义视角,并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中心”的基本出发点,阐述了高中生物实验改进和创新的必要性及具体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改进;创新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35-169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关于学生的能力目标进行了明确的界定,要求“能够正确使用基本的实验器具,并掌握生物绘图、处理与采集实验材料、生物实验操作等相关技能”,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依托于高中生物实验课的高效开展。对此,为构建高效实验课堂,高中生物教师必须基于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进行教学策略的改进与创新,进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技能、思维能力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并促使其以创新思维为原始驱动力而主动学习,切实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效率与学生生物核心素养

    1高中生物的教学现状

    1.1重理论轻实践

    虽然新课改已经开始深入各门学科课堂,但是我们高中生物老师仍然还是会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把大部分的课堂教学时间用在理论知识的传授上,较少地让我们亲自参与到课堂实践中来,从而使得我们想要记住生物理论知识大多靠死记硬背了。久而久之,我们对生物学科的学习渐渐失去了兴趣,原本有趣的生物实验课堂都只是老师在唱独角戏了。

    1.2教学手段落后

    据了解,基本上每个高中学校的生物老师为了能够尽快完成教学任务,通常都是用最快速、最直接的方式向我们讲授生物理论,让我们记下,通过作业练习才能渐渐消化。因此,面对老师们单一落后、只有结果没有过程的教学方式,我们便慢慢地对原本充满好奇的生物世界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和乐趣。所以,老师在教学方法上故步自封,没有较大的改进,这是学生对生物学习失去兴趣的重要原因之一。

    1.3与生活实际没有密切联系。

    生物学的认知是通过自身的体验逐步认识并积累起来的,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密不可分。可是,目前我们的老师对于高中生物的教学还是处于高考的应试教育当中,针对教学活动的开展还是局限于书本,围绕着课堂教学展开,而对于联系生活实际这一块却应用得较少。因此,“学以致用”在我们高中生物学习生涯中却难以体现。

    2对学生生物兴趣培养的探究方法

    新课程最重要的改革就是课堂设计,这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大核心环节,高中生物现阶段处于一个变革时期,在生物授课时,教师要在快乐的氛围中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让学生的情感价值符合当代社会的要求。由于生物课程本身就是一门趣味性十足,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因此学好生物对于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肯定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运用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要从课堂的引入、上课的语言、课堂的氛围等渗透一些趣味性的教学方法,从而让学生能够快乐轻松地学习,实现高效课堂。

    2.1运用趣味性的诗句、谜语

    古代流传下来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其中一些诗句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化,事物的本质,为人类文化遺产做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谜语因为其富有思考性和趣味性的特点广受学生们的喜爱。因此,如果教师能将诗句或者谜语与生物课教学内容相结合,设置一些问题,必然会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求知欲望变得更加强烈,有助于学生对生物课学习兴趣的提升。比如,教师在讲“跨膜运输”这一课题时,就可借助于“逆水行舟用力撑”“轻舟已过万重山”“飞流直下三千尺”来形容主动运输、协助扩散、自由扩散这三种不同的运输方式。此外,在讲授植物的分类时,可以引入谜语:“紫红茎儿开白花,三伏它才找婆家,孩子全都是黑人,里面却是白花花。”当学生猜出谜底是荞麦时,教师就可以顺势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荞麦的各部分结构都有什么特点,它的生长特性有哪些等等。

    2.2把生物趣事带入课堂中

    高中学生的学习任务大,时间紧张,要求高,因此很多学生的学习压力都比较大,经常处于一个紧张状态。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一些充满趣味性的科学小故事让学生产生兴趣,并且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保证学生的学习成果。比如在讲解伴性遗传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讲道尔顿给母亲准备袜子作为圣诞礼物的故事,这不仅对学生普及了科学常识,让学生知道道尔顿就是第一个发现红绿色盲的人,以及他的发现给生物学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而且对本节生物课教学的课堂引入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2.3实验思考的改进与创新

    在以往的实验教学中,教师都是依照教材要求来准备实验试剂与材料的,而学生也是依照一定步骤来进行实验操作的,这易使学生形成机械性思维。学习是一个能动的过程,学生只有对生物实验产生兴趣,才能形成实验探究的原动力。教师可尝试着在课前将具体的实验内容布置给学生,引导其进行实验过程的简化,反映出深刻的生物学原理。同时教师还要增加实验器材的数量与种类,通过“自助餐”的形式,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提高其生物知识与实验技能的掌握程度。另外教师还要创造开放式的实验环境,为学生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促进生生间、师生间的多向沟通与交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遇到的困惑与见解,做到多种尝试,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质。例如在进行“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教学时,酵母菌需要经过8-10个小时的时间才能培养完成,这在短短的课堂时间中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当完成实验装置的安装工作后,便可引导学生利用课下时间来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现象的观察与记录,并于下节课展开后续实验。还有考虑到高中生物的课时紧张,而部分实验又无法在一堂课内完成,教师可应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加强课外与课堂学习的联系,实现“课外活动、课上交流”。

    2.4多媒体辅助法

    现如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多媒体技术也走进了高中的课堂中,教师不光有传道授业解惑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了圆满地完成这个教学任务,教师可以充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并借助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动态中进行学习,合理地引发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并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可根据多媒体技术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产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同时,还可以使生物知识的理解能力得到进一步强化,对学生今后人生的发展和选择产生重要的影响。

    结束语

    总的来说,高中生物实验的改进与创新符合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具体要求,可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积极性,培养其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为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才支持。在具体教学中,需要教师从实验方法、实验思考、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与实验材料器具等方面展开详细的改进,促进高中生物教学体系的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霍淑琰.高中生物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J].现代农村科技,2020(08):95-96.

    [2]李秀云.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8):28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1 11:4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