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小学语文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
范文 | 张彦刚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到全体学生,优秀的学生要鼓励,而对于学困生,教师更是需要鼓励,而且要给予特别的关注,帮助这些学困生尽快地追赶上总体的水平,让他们建立起来对语文这门学科的学习自信。 关键词:激发兴趣、因材施教、成长记录袋、积极评价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6-171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一切都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和需求,我们教育教学中具体体现为关注每一位学生,不忽视任何一名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经常会遇到一些基础知识相对薄弱、语文素养较差的学生,他们认為语文背诵得太多,枯燥无味,因而缺乏学习积极性,并逐步发展成学困难生,我们把他们称为“学困生”。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就是要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抬起头来走路,也就是说小学教学一定要尊重每一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人格,对于“学困生”来说,这一点特别重要。如何转化“学困生”是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下面我就谈一谈我的思考和探究。 一、小学语文学困生形成原因探析 笔者在研究调查中发现,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虽然教育水平与方法在不断优化,于此同时学困生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而其中学困生的类型与成因也各不相沟通,如果教师采取“一视同仁” 的态度对待学困生转换,不仅不会解决学困生问题,还会造成问题的恶化,因此在研究小学语文学困生转化对策之前,首先要对学困生的类型与成因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目前小学学困生主要分为两类: 第一类,属于成长确实型,形成原因主要与家庭环境、家庭成员有关。最为典型的就是所谓的留守儿童,这类学生在智力方面不存在问题,他们成为学困生的大部分原因是其父母外出务工,不得已将抚养的任务留给了爷爷奶奶,导致课后学习环境较长,日积月累,成绩不断下降。 第二类就是学习方法不当型。学习方法不当型的学困生在学习态度上是积极的,但是学习成绩长期处于中下等,其形成原因主要是没有掌握好相应的学习方法,因此对于这类型的学生教师应该在学习方法上加大辅导力度。 二、转化“学困生”的方法策略 1、“爱心”感化学困生,培养兴趣是关键 对待学困生既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也不能丧失信心、放任自流。要尊重学困生、热爱学困生,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给他们一点关怀、一点微笑、一点鼓励。在他们取得进步、获得成功时及时肯定,衷心祝贺,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由衷的关怀,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点燃他们追求上进的希望之火。教师要适时地对小学学困生进行学法指导, 教给学生提高观察、阅读、思维、记忆、动手等能力的方法,使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能恰当地运用到学习中,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通过学法的指导, 培养小学学困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对学困生要做到"爱、严、宽",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能帮助学习树立学习的信心。 2、合作学习,多措并举 新课改教学经验已经证明,当学生积极展开互动,进行热烈讨论时,孩子们都会获益匪浅。所以小组合作学习是学困生转化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策略。我们要根据孩子们的具体情况有效分组,分散学困生,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功效,并确定结对帮扶对象。要求每一名学困生搭配两、三名语文优秀学生。对课堂教学中要掌握的知识和作业都由优秀生帮助学困生有效落实。这样,既减轻了教师课外辅导的负担,又加强了孩子们之间的交流,使得学困生能学会,优秀生在帮扶中得到有效提升,使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更牢固。 3、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研究表明,语文学困生的语文知识结构往往会出现严重的偏差,所以要对其进行适时可行的修补和及时有效的完善。例如,许多学困生往往会在听、说、读、写等语言能力上出现知识和方法的空白,教师就要认真研究学情,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如此一来让学困生在学习中不再感到巨大压力的存在,在轻松氛围中较容易完成语文学习任务,重新找回学习自信。这里应当强调一点,还要注意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在智力差异不明显的生生之间,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往往会诱发他们成为优秀人才,也有可能分化为学困生,这就要求教育者要重视调动学困生学习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注重科学分析、认真剖析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因人而异地开展教育教学。无论是因材施教还是因材而学,他们都是现代教学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极富现代价值。 4、建立学困生成长记录袋 成长记录袋每一名语文学困生一份。主要内容包括:学期初师生共同制定的本学期学生成长计划;语文学困生成长档案(包括:教师情况,学生情况,学困生基本情况分析,学困生当前的成绩,学期情况分析,转化措施,转化效果,巩固提高);学困生辅导记录(学生现状,原因分析及每月记录辅导重点,辅导措施,辅导效果);学生本学期各方面优秀作业,每次单元测试试卷、练习册等,通过有计划地进行,使得老师能全面的掌握学困生的动态,做到随时纠正。 5、改革评价方式 对学困生采取鼓励性评价衡量学困生的进步,要让学困生自己与自己比、现在与以前比。课堂上我们要积极寻找时机,对学困生的课堂表现给予表扬鼓励,使他们增加自信心;作业批改时,我们要积极采用针对性、指导性和鼓励性评语,激励后进生独立自主地完成作业;考试后帮助学困生积极分析试卷,多肯定好的方面,但不能忽视不足,应指出下一阶段的奋斗目标等。我们适时的积极的评价,会给予学困生一股积极正面的无形力量,促进他们加快转化,摆脱学困处境。 总之,学困生是迟开的花,后飞的雁,是迷途待返的羔羊。他们的心理特征及其转化是教育工作永恒的话题。教师只有将浓浓的师爱留给学困生,讲究教育方法及教育技巧,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以爱涤其心,以情感其行。引万条清泉。倾一腔热血,育祖国花朵,铸师爱灵魂 ,相信枯木也会开出绚丽的花朵。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