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多元化教学提升小学语文古诗词的育人价值
范文

    胡玉梅

    摘要:古诗词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大量渗透为学生打开了我国古典文学艺苑的大门,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诗词素养。但是,古诗词教学的意义却不仅限于此,它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道德修养,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和传统文化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对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师应采取多元化教学法,从而更好地实现古诗词的育人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多元化教学;育人价值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6-185

    古诗词是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蕴藏着很多珍贵的财富,值得我们挖掘和学习。但是,很多教师观念传统,把诗词教学局限在狭小的空间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所以,作为新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师,要落实多元化教学的理念,将古诗词与审美教育、写作教学、思想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争取通过古诗词教学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创设诵唱情境,培养审美品质

    审美教育是指运用生活中一切美的形式,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学生得到美的体验,进而起到美化学生心灵、语言、行为的作用。而古诗词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语言整齐、韵律和谐,诵读起来有一种平仄起伏的音韵之美,这是古诗词感染性最强的魅力之一。另外,在古代,诗词基本以诵唱的方式加以流传,这是因为只有诵唱,才能将诗词的意境、情感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从而给人美的体验。所以,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诵唱情境,借此呈现诗词魅力,提升学生的审美品质。

    例如:在学习《枫桥夜泊》一课时,我先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涛声依旧》的音乐视频,这首歌曲的灵感来自于古诗《枫桥夜泊》,它旋律优美、意境深远,将古诗词的神韵意境以现代化形式呈现出来,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古今融合的文化美、音乐美。待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后,我再给学生播放这首诗的朗诵视频,该视频在诵唱诗歌的同时,呈现了江水、高山、古寺、明月、渔船等诗中景象,营造了一种空灵旷远而又幽寂清冷的意境。之后,我让学生以朗读或歌唱的形式把这首诗演绎出来。通过以上方式,可以引领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从而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2.结合写作教学,提升作文水平

    古诗词语言凝练、含义深邃,只言片语便能给人展现丰富而精彩的画面,并能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思,这体现了古人表现手法的纯熟和高超。而写作都是相通的,古诗词虽然比较特殊,但终究是写作形式的一种,它所运用的一些表现方法同样可以应用到现代文写作中,并且诗词本身也可以直接引用到作文中,这体现了古诗词对于写作的重要意义。所以,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不妨适当渗透写作教学,借此丰富学生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作文的文采。

    例如:在学习《暮江吟》一课时,我带领学生加强诗歌鉴赏,以提炼其中的写作方法。比如针对“一道残阳铺水中”这一句,我向学生提问:“夕阳照射在水面上是很常见的景象,可是诗人为什么用‘铺而不是用‘照呢?”学生思考后答道:“如果夕阳接近地平线,它照在江面上,确实是像‘铺过来的,这个字的运用使得景物更加生动形象……”之后我继续问道:“那么这句诗给你写作带来什么启发?”学生表示,在景物描写过程中应加强对动词的雕琢,比如描写“阳光顺着缝隙照进屋子”,可以写成“阳光从缝隙中钻进屋子”。我对学生表示赞许,并倡导学生在写作中适当引用诗句,借此提升文章的感染力。可见,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写作教学,是帮助学生体会诗词语言魅力,并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可行之法。

    3.渗透思想教育,提升道德修养

    小学生正慢慢接触社会生活,处于构建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所以加强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尤为重要的。而能够传唱至今,并且被选入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词,基本都是名家名作,具有较高的格调,其中往往蕴藏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处世智慧,对小学生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因此,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带领学生深入分析诗词的内涵,了解诗人的写作意图以及内心志趣,从而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增长智慧,形成正確的思想观念。

    例如:在学习《石灰吟》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认真阅读诗歌,我则拓展石灰相关的知识,然后我提问道:“诗人仅仅是想描写石灰吗?他做这首诗用意何在?”学生探讨后答道:“诗人表面上是在赞扬石灰,但实际上是借石灰精神来表达自己不畏艰险、勇于牺牲、洁身自好的志向和品格。”接着,我继续问道:“这首诗是于谦少年时写下的,那么长大后的他是否践行了石灰的精神?”在学生思考之际,我借助电子课件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给学生介绍于谦的生平,重点介绍他在北京保卫战中的表现,以引起学生对诗人于谦的敬佩之情。最后,我倡导学生将诗人不畏艰辛、保持清白的品质践行于实际生活,从而塑造学生高尚的品格。

    4.引入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传承

    在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和对比中,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出独特的魅力和不可比拟的价值,在此背景下,我国教育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其具体表现就是以古诗词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元素大量涌入语文教材。而古诗词不仅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其他传统文化元素也有着紧密的关联,比如,一些经典的诗词常被谱曲和演唱,与传统音乐紧密结合;一些意境优美的诗词常以画作的形式加以呈现,与传统绘画紧密结合。所以,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与诗词相关的其他传统文化元素,借此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常识。

    例如:在学习《雪梅》一课时,我给学生展示几幅以这首诗为题材的国画作品,将诗歌意境直观地呈现出来,并让学生将诗句和画作进行对照,使其深刻理解“雪”和“梅”的特点以及诗歌含义。然后,我以其中一幅国画为例,为学生介绍我国传统绘画的分类、特点以及基本技法,并对这幅画进行简要鉴赏。而在学习苏轼的《题西林壁》一课时,我则给学生展示以这首诗为题材的书法作品,让学生从书法艺术中体会这首诗的特点。之后,我给学生展示几幅苏轼的书法作品,并拓展我国的书法文化。最后,我倡导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传统文化进行学习。通过以上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从而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总之,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的思维不能过于狭隘,要从多个方面展开教学,争取将诗词与美育、德育、写作教学、传统文化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纪媛.小学古诗词教学现状与其方法策略[J].华夏教师,2017(17):40-41.

    [2]张建新.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体验问题研究[J].才智,2017(16):6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8:5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