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分级管理的策略探究
范文

    邓显文

    摘要: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的重点工作内容,班主任采用的管理模式以及管理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习惯、品质品德以及教学质量。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应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将学生置于班级主体位置,引导每一位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从而提高班级管理质量。本文从学生主体角度出发,对班主任分级管理模式进行探究,以期为提高高中班级管理实效性提供有益指导。

    关键词:班主任;高中;班级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7-307

    高中生虽然身心发展不成熟,但是思维活跃、可塑性强。高中阶段,班主任的管理方式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深刻影响,如学习态度、言行举止、思想价值观等。由于个体差异性,班主任在管理中必须考虑每一位学生,而分级管理很好地兼顾了个体差异,有助于促进学生个体发展,同时还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日后学习与生活奠定良好基础。研究工作的开展将主要结合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开展中如何有效应用分级管理的制度对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进行运行与建设,通过该方法的应用有效凸显分级管理的作用和兼职,实现后续教学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在这一掷地有声的教学管理手段应用过程中,班主任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必然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提升。

    一、民主选举班委,落实主体地位

    高中生内心十分敏感,渴望获得关注、认可与尊重。公平公正的管理对于高中生而言非常重要,同时也是进行分级管理的有效保障。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领导者,在学生的心中具有较高的微信,受到学生尊重,若是不能保证班级管理的公平公正,那么将失去学生的信任,严重影响班级管理的质量。但是,“一碗水端平”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同时“一手抓”也很难实现班级管理效益最大化。分级管理则课很好地解决这两大难题。

    例如:班主任可以通过民主推选成立核心管理团队班委组织,做到全员参与,自主管理,才能实现发挥分级管理的积极作用。如,班委组建通过公开竞选和投票的方式决定,最终选举出的成员为核心班委,主要负责帮助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是班主任与整体学生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其次在核心班委组织之后构建班级管理小组,通过值周的方式参与班级管理。值周小组中包含组长、值周班长、纪律委员、学习委员、卫生委员等职务,从而进一步完善班委组织结构,使得每一名班级成员都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这样做既体现了全员参与、民主管理,又做到了班级管理责任到人。同时,班主任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发展空间,如由学生自主组织活动等,这样做学生在民主化的班级管理中才能得到充分的锻炼,从而促进全面发展。通过该方法的应用能够推动班级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民主氛围,且能够让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在一个公平公正的角度下开展与运行。

    二、组建学习小组,树立良好班风

    良好的班风是一个班级精神面貌、思想品质的集中体现。高中阶段是学生知识与能力培养的黄金时期也是道德品质、思想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班级是一个整体,小组则是构成班级的基本单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管理有助于班风建设,利于个体发展。但是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生活经验以及学习能力的不同,教师在创建学习小组时,必须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基础、性格差异以及学科优势进行划分,确保小组能力水平的均衡,做到公平竞争。

    例如:在学习小组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可以引进竞争机制,促使各个学习小组之间形成良性竞争。一方面,班主任可以与各个学科教师进行探讨,帮助学习小组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这样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达成目标,有助于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自信。另一方面,小组评价机制必须进行完善。科学、合理的评价对学生具有激励作用,并且能够对学生学习进行有效地指导,同时,还有助于组内成员的凝聚力以及竞争意识,从而在班级中形成互助、合作、竞争的学习氛围。此外,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较弱,需要一定的制度进行规范和引导,对此,可以在管理中采用奖励机制与惩罚机制,定期对学生进行阶段性考核,检查小组学习的成果,完成目标的小组则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未达标的小组则需要接受相应的惩罚。通过该方法的应用可以为后续的课堂教学工作与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提供一个有效发展与延续平台,且能够帮助班级建立良好的班风,实现学生个人素养与班主任教学管理效能的双向发展和建设。

    三、明确小组分工,实现互助共进

    分级管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班主任在管理中应意识到学生不完全是被管理者,作為独立的的个体以及集体中的一员,学生不仅需要进行自我管理还要参与班级管理。因此,划分小组进行分级管理,还需要对各个小组再次进行细化分工。

    例如:班主任应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全面锻炼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促进整体发展。笔者认为,在成立的学习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应在小组内担任一定职位,承担一部分责任,这样学生才能自觉地进行自我约束,从而在组内形成良好的纪律,这样有助于班风、学风建设。如,小组内的学习委员主要为小组成员的笔记、作业等学习内容服务,做好监督管理工作;纪律委员则主要负责小组上课、下课、自习以及活动纪律的管理;还可以设置各科课代表,做好各科作业的收发,提高作业完成质量。应用这一方法,不仅可以对班级不同学生进行分工的明确,还能让学生实现“自学自管”效能的发展和建设。借助这一方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且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质量,以及班级管理的整体运行效率与运行模式也会更加科学与完善,进而可以建立起一种共管共育、共享共建的机制。

    综上所述,高中生正处于各方面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班级分级管理不仅能够兼顾到每一位学生,还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使其意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一员,是班级的建设者与管理者,从而提升其责任意识,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班级管理模式必然还会进一步优化,广大班主任还需加大研究力度,为班级管理提供更多有效的经验指导。

    参考文献

    [1]姜声和.走班制来了 高中班主任准备好了吗·[J].教育教学论坛,2017,13(31):263-264.

    [2]王婷.高中班主任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4):91.

    [3]关永明.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及方法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09(27):62-6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5:2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