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
范文 | 彭福媛 摘要:近些年来,核心素养不断被提及,并且在教学中越来越受重视,对学生的学习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所以,在现阶段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對历史核心素养进行详细的研究,并将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渗透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运用多种方式优化历史教学,发展学生能力。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素养;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7-318 高中时期是学生素养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对学习也有了自己的认识和想法,正是进行素养强化的好时机。所以,对于高中时期的历史教学而言,教师不能再停留在知识教学的层面上,而是应该由知识教学扩展到素养培养上。为此,教师需要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同时注重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他们在历史学习中多思考、多表达。同时,教师需要从素养培养的角度对他们进行一定的引导,让学生的历史认知以及历史观念得到发展,进而进行更加高效的历史学习。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进行研究。 一、自主学习,培养历史观念 自主学习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发展,在自主学习中,学生会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进而产生自己个性化的认识,这有助于他们历史观念的提升。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需要有自主学习的空间。为此,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自主学习机会,让他们能够最大限度的调动自己已有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对新知识进行学习。同时,教师需要对他们的学习情况进行观察,并据此作出指导。 例如:在“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的教学中,学生进行了自主学习。具体而言,对于夏、商、西周学生并不陌生,他们在其他学科的学习或者在影视剧中都对此有所了解,不过,对其政治制度的了解较为片面,所以,我想让他们在这样的基础上,对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进行阅读和分析,并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我给了学生十五分钟的自由学习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我不会对他们的学习进行任何干预。十五分钟的时间结束之后,我会找学生来说一说对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认识和感受,一位学生的发言结束之后,其他学生可以进行补充。在这个环节结束之后,我会带领他们对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进行总结和归纳。通过这样的自主学习,学生对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认识会更加细致且深刻,他们对政治制度的理解也会更具个性,而非千篇一律。 二、合作讨论,拓展历史思维 合作讨论可以让学生对历史的认识更加多面,有助于他们历史思维的拓展。也即是说,对于高中生来说,由于知识水平的限制,他们个人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可能是不全面的,但每个人认识又是有所不同的,所以,在合作讨论中,他们可以从其他人那里获得新的看法和主张,以此来完善或者改变的自己的想法。如此,学生对历史的认识会更加多维且细致,他们的历史思维会得到强化,并且,他们的综合能力也会得到发展。 例如:在“鸦片战争”的教学中,学生进行了合作讨论。具体而言,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鸦片的危害,我给他们展示了几张人们吸食鸦片后瘦骨嶙峋、家徒四壁的图片。很多学生在看到图片之后,唏嘘不已。在这样的基础上,我让他们对鸦片战争的进行了合作讨论,并要求他们从多个方面进行讨论,比如,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影响,等等。为了保证他们的讨论效果,我告诉他们会在讨论结束之后,找人进行讨论结果的分享。这样可以提升学生对讨论的重视程度,优化他们的讨论效果。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会越来越透彻。 三、多面探究,强化历史认知 探究可以强化学生的历史认知,让他们对历史事件作出正确的判断,这对他们的素养提升大有帮助。所以,教师可以在高中时期的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了探究学习。并且,对于学生的探究而言,教师需要进行一定的引导。也即是说,教师可以给学生指明探究的目标,也可以在探究方法上给予他们一定的提示。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的引导应当控制好程度,给学生留下足够的发挥余地。 例如: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教学中,学生进行了探究学习。并且,对于这次探究,我给他们设计了探究目标,即学生需要在这次探究中明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和历史意义。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我会对他们进行观察和指导。比如,我观察到有学生阅读教材的速度比较慢,大部分学生都进行了翻页,有学生还在停留在对第一页内容的思考上。对于此,我建议学生将没有想通的问题暂时放下,先进行后面内容的学习,如果学完有时间剩余,再回过头来进行思考。通过这样的指导,学生可以认识到时间分配的重要性。所以,教师应当多让学生进行探究,并对他们进行巧妙地指导,让他们在探究和指导中获得提升。 四、综合拓展,优化历史素养 综合拓展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历史知识,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学习能力,有助于优化他们的历史素养。所以,在满足历史基础教学的前提下,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的拓展。并且,教师的历史拓展可以根据学生对教材内容学习的程度进行设计,也即是说,可以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拓宽范围,也可以加深程度。而且,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单独拓展学习,也可以让他们进行合作拓展学习。在不同的拓展形式下,学生的素养会得到不同层次的提升。 例如:在“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的教学中,很多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趁此,我给他们进行了拓展。并且,为了强化学生的时空观念,我让他们将当时的世界格局与现如今的世界格局进行比较,看看当时的世界格局与如今有何不同之处。在学生进行思考之前,我会给他们展示一些资料,方便他们对当时以及现如今的世界格局进行认识和分析。在这样的拓展中,学生会认识到时间和空间的不同给历史带来的不同,也可以学会对历史事件进行针对性分析。这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还能提升的他们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高中时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努力,并且,只有教师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的配合。所以,教师需要让学生对历史产生一定的兴趣,在历史课堂上主动起来。如此,高中历史教学的效率会得到显著的提升,而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郑江涛. 普通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探究[D].郑州大学,201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