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在阅读中学习写作 |
范文 | 赵瑞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7-208 在培养创新型人才呼声日高的今天,作文教学应如何适应飞速发展时代的需要,是摆在每位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几年来,在具体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深感作文教学必须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才能起到水到渠成之功效。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得其方写作的能力亦随即增长,阅读是吸收积累的过程,思想、素材、感受以致语言的表达方式等,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当你需要时,这些储存就会蜂拥而至,供你选择和应用,你可以很自觉地信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利成章,进而推陈出新,生动、完美地表达自己的情意。在阅读中学习写作,既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又可以提高写作能力。 1.在阅读教学中学会选材。 事件是叙述性文章的主体,不少同学一写事,头脑中就会闪出冒雨送伞,带病补课等陈事,有的同学写出的文章材料雷同。教学时,应以课文为范例,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突破创新。 ①选材力求真实独特。真实的材料是写作的基础,材料独特是成功的关键,只有真实的感受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海伦﹒凯勒的《我的老师》,写她出生19个月就失去视力和听力,不久又变哑,由于莎利文老师的教育和在学校的学习,最终成为一个作家。本文真实地叙写了她受教于莎利文老师的情景,感人至深。生活中,让我们感动或印象深刻的事很多,要引导学生选取那些典型独特的事展开。 ②宣传角度力求细小巧妙。就像摄像一样,角度选得越大,照片中的人和景就越不清晰,选取的角度越小,则越可以把人物或景物的特征展现出来。角度为何还要巧呢?因为只有选取最能拨动读者心弦的角度,才能让人心头一亮,看到人物或事物精彩、吸引人的一面,比如《背影》一文,紧紧抓住“背影”这一感人的表现角度,将父子相怜相爱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再如《一面》作者的笔触引领着我们进入内山书店,像攝像机一样石路的是实录往事,焦点聚在鲁迅身上,写了我和他短暂而激动人心的会面。本文相当多的篇幅描写人物的外貌,三次外貌描写都抓住了鲁迅“瘦”的特点,连同另外三处写“瘦”,突出了鲁迅置健康于不顾,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 2.在阅读中学会写人。 从内容上讲,家庭里的长辈亲戚,学校里的老师学生,社会上的邻居及熟悉的、陌生的,形形色色的人都是写人的对象。 就构思角度而言,可通过一件事,一个场面或几个片段,几件事写一个人或几个人。一个人在一生中乃至一天中,往往要做很多的事情。选择哪些事来写呢?这就需要精心选择。事情不在乎大小,关键的是可选的事要以是否能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符合写作的要求为标准。从具体描写上来看,要从多方面来刻画。 ⑴肖象描写。对描写对象的外貌,包括面容、神态、身材、服饰,乃致举手投足、或哭或笑进行刻画。这种刻画应该是有选择的,而不是一股脑儿往上推。好的肖像描写着墨不必多,甚至只有一两个词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⑵语言描写。人物语言是表现人物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写好富有个性化的人物语言也是很重要的。 ⑶行动描写。人物的行动是他思想性格的具体表现,在作文时要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人物在“做什么”和“怎样做”。例如孙悟空大闹天宫、武松景阳岗打虎都显出人物鲜明的个性。 ⑷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是指人物在一定环境中的心理状态、思想活动的描写。它能使人物形象丰满。心理描写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①直接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内心活动进行直接描写,让人物直接倾诉自己的思想。②间接心理描写。又可分为两种:一是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写来暗示人物的心理活动。二是通过环境等描写来衬托人物的心情。③特殊的心理描写。即我们的我们平时所说的幻觉和梦境的描写。幻觉和梦境其实就是现实生活的曲折反映。 3.在阅读中学会表情。 文章是作者精神品质的独创,是作者将情感发落到笔端的产物。因此,为人称道的好文章,往往渗透着作者真挚浓厚的感情。除直抒胸臆式的表情外,让文章的字里行间都融进真情,这也是文章之所以能打动人的重要原因。 恰如其分的表情应注意两点。①抒情要自然。用自己的笔抒发自己的感情,就要说自己内心想说的话,有什么感受就写什么感受,让感情在本文中,在文中自然流露出来。这样,文章才能没有矫揉造作之感,读后使人感到清新自然。②必须抒发真情实感。如果感情虚假,无病呻吟,那么文章即使运用再多的语言优美词语,那也只是表达表面华丽,不会有感人的力量。至于矫揉造作堆砌一些所谓的抒情性的话语,不但不能引起读者在情感上的共鸣,反而使人厌烦。 4.在阅读中学会写景。 景物描写是中学生作为训练的重要内容。景物描写的内容十分广泛。写景是不少同学犯犯难的事。他们要么眼中无景,要么景中无景。怎样才能写好景呢? 要写好景物,再结合具体的写景文章,强调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抓住景物的特征。抓住景物的特点,是写好景物的前提。能否抓住景物的特点,关键在于作者细心地观察,并将观察所得铭记于心。所谓“静观默察烂熟于心”。 ②安排好描写的顺序。景物描写顺序一般分为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两种。 空间顺序——一般选取一个固定观察点,按照视线的移动依次写出各个位置上的景物,还有一种空间顺序不取固定的观察点,而随着观察者位置的转移来描写景物,这又叫游览顺序。 时间顺序——同一地方在不同时间里,其景物是没有变化的,可按一定时段来写,如春、夏、秋、冬,如晨、午、暮、夜等。选用哪一种时间顺序应视描写对象特点而定。 ③要融情于景,表达主观感受。著名学者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没有感情色彩的景物,只不过是苍白美丽的躯壳”,难以达到感人的目的。因此,要在写景的字里行间渗透渗透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物我一体。 ④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只写静景,很容易使文章呆滞;而只写动景,又可能失去稳定。只有动静结合,所绘景物才会具体、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因此说,阅读对于写作来说,是本,是源泉,是至关重要的,是学生最好的写作范本,教师只要引导得法,学生得其法,就不会再对写作犯难了,教师如果能够再让学生及时仿写,学生们也会从中感兴趣,久而久之,爱上阅读,爱上写作。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