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策略探讨
范文

    彭作煌

    摘要:我国正向社会法治强国迈进,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学生的法治道德教育必须从小培养。小学道德与法治是小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课,但这门课却不是考试课以至于有很多学校和教师都不注重这门课的开展。小学阶段是小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对他们以后的人生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为了学生形成符合社会发展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小学道德法治教师就应该注重教学的生活化。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实践教学;树立模范;创新教学;鼓励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7-235

    小学道德与法治可以帮助学生对事物的对错形成正确的认知,帮助学生成为一个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大多学校和教师都比较看重学生文化课的成绩而忽略学生的道德法治教育,教育的作用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明辨是非对错、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秉承这些观念教导学生。以下文章所写的内容是本文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出来的有关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相关策略。

    一、进行实践教学

    道德与法治这门科目所学的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书中所提到的内容都是来自于生活,所以进行实践教学是一种比较贴切的教学方式。通过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书中提到的内容就存在于自己的周围,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的同时也能促进他们养成从自己周围的事物学习知识的好习惯。小学道德与法治学习的内容最后都要用到实践生活中,教师采用实践教学也可以成为学生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一个重要典范。

    例如,在讲解“感受生活中的法律”这一章节的知识时,我想让学生把这一章节的知识浏览了一遍,之后我问学生他们是都知道自己的生活周围有没有有关法律的事件。有些学生回答说他们家附近有小偷被抓起来、有人打人被警察带走了等等类似的事件,我又问他们他们是否知道这些人为什么被抓起来,有学生回答说因为他们做错事了,学生回答的很正确但并不是很专业,我告诉他们在听我讲完这一章节的知识后他们就会知道为什么这些人会被抓起来了。我先给学生讲解了法律到底是什么以及法律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等我讲完之后我又跟学生说他们家周围卖商品的店铺、父母的工作、我的工作都是在法律的保护下进行的,我还告诉他们如果做了法律规定以外的事情他们就会受到惩罚,所以一定不能做触犯法律的事情。

    二、树立班级模范

    小学生都喜欢被教师夸赞,所以道德法治教师可以通过树立道德模范的作用来激励学生学习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道德与法治这门课开设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品德素质。教师树立班级模范不仅能够让做好事的学生得到赞扬也能够激励其他学生努力把书中的理论知识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当中,这也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促进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生活化。

    例如,在讲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这一章节的知识时,我先让学生了解了一下这一章节的基本知识有什么,等他们看完之后我给他们提出了几个问题:“你们现在上学是在履行什么义务?又在行使哪些权利?”我问完后有的学生直接给出了答案:接受教育的权利和履行九年义务教育的义务。学生回答的很正确,等他们回答完之后我请我们班的少先队队员来向其他学生展示自己做过的优秀事迹,这几个少先队员在日常生活中非常乐于助人、而且他们把自己作为中国公民的义务都做的很到位、在日常生活中也不做触犯法律的事情。我把这几个少先队员做的乐于助人的事件贴到班级的前面并且我还给这几位学生一定的赞扬和奖励,我鼓励班级里的其他学生向这些少先队员学习,希望他们能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三、创新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早已经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让学生能够学习更多的实用知识并把这些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现代教育技术几乎已经得到普及,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利用这些技术条件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尽量让自己的教学方式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学习的需求,为学生展示出这门科目的实际意义和趣味性所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我们的衣食之源”这一章节的知识时,这一章节的知识主要是想让学生了解我们吃的粮食是怎么来的,虽然书上用图片和文字表达出了食物的来源,但是文字和图片的表达过于生硬,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理解难度。我用电子白板给学生播放了我们常见的面粉是如何从小麦变成面粉的过程,视频中能展现出书中表达不出来的东西,比如说农民辛苦种地的过程、打理庄稼的过程等。视频播放完后我问学生有什么感想,他们非常惊讶于面粉的形成过程竟然如此艰难。我告诉他们粮食皆来之不易,我还要求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节俭、不能浪费粮食。

    四、鼓励学生实践

    道德与法治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就是为学生的行为提供一个判断标准和准则,它的作用主要是体现在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行为中。为了让这门科目的作用展现到最大,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把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实践生活中,让他们在实践生活中复习学习的理论知识并在实践中学习更多的知识。

    例如,在讲解“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这一小节的知识时,我先给学生五分钟让他们来自己学习这一章节的主要知识。等他们看完之后我先给他们提出了两个问题:“你们在平常生活中有什么浪费行为?你们觉得那些浪费行为能够避免吗?”学生说出了他们的浪费行为,比如总是剩饭、铅笔橡皮用不完就扔掉、使用一次性筷子等行为。对于学生说出的他们的这些浪费行为我并没有批评,我告诉他们他们的这些行为是不正确的并引导他们改正这些错误。我告诉他们用完的纸和水瓶都可以卖废品也可以制作一些小东西,我让他们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尝试使用一些废弃的东西来做一些小物品。我还鼓励他们去督促自己身边的人节约物品、杜绝浪费,我还举办了一个小活动来鼓励学生把废物重新利用起来。

    总而言之,我个人认为生活化教学的教学方式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特别是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这门科目来说。以上文章所写的内容都是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出来的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相关策略,这些教学策略的效果显著。为了让学生成长为一个优秀的接班人,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我所提到的這些方式都有利于教师教导学生,希望能够与广大初中教师共勉。

    参考文献

    [1]周巧燕.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教学的思考[J].华夏教师,2018(31)

    [2]邹德宏.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浅谈[J].才智,2017(2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4:2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