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策略
范文

    丁洁

    摘要:幼儿园数学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选取苏州市6所公办幼儿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幼儿园日常数学教育活动及其环境创设的调查,结合教师访谈,对苏州市公立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优化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数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7-119

    幼儿园数学教育重在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是促进幼儿思维和认知发展的重要工具。目前许多幼儿园在如何组织科学有效的数学教育活动,如何选择操作材料,如何使评价再次作用到促进幼儿发展的过程中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基于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实际开展情况,通过现状调查与分析,思考优化策略。

    一、不断提升师资水平,科学制定教育目标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学前教育专业背景的教师更注重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征,在制定数学活动时擅于运用游戏法、操作法、启发探索法等数学教育方法,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幼儿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具体数学活动目标的制定,因此多渠道提升师资水平利于科学地制定教育目标。幼儿园要积极地为教师搭建学习的平台、创设“走出去”的条件,举办多种类型的培训活动,鼓励幼儿教师对外参观、展示、交流,博采众长。幼儿教师自身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充实学前教育理论知识并对数学学科有更为清晰的认识与把握,能够结合幼儿实际情况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传递给幼儿,科学地组织数学教育活动,帮助幼儿获得数学感性经验。

    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应充分体现幼儿园教育总目标,在科学认知与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全方位把握教育目标并在此基础上选择教育内容与方法,才能在真正意义上落实幼儿园数学教育的价值。在制定数学教育目标时,要充分尊重幼儿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点,重视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体现数学学科特点。比如,在“树叶比一比”的数学活动(DCAL-D)中,可将活动目标制定为:1.能够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多少;2.具备初步的比较能力;3.亲近自然,感受生活中数学的乐趣。

    二、拓宽教具制作思路,增添操作材料丰富性

    “数学知识的抽象逻辑性和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决定了幼儿数学概念形成要经过操作层次一形象层次一符号层次的逐步抽象和内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直观的实物材料满足了幼儿的摆弄、探索,支持幼儿获取数学经验与知识。

    数学活动中成品教具被普遍使用,自制教具出现频率低且多用于教师演示。实际上,亲手制作玩教具是幼儿教师重要的专业技能,在数学教育活动中,根据幼兒年龄差异与心理特点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辅助数学学习的教具不仅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还能加快教师个人的专业化发展。以往自制教具基本上全部由教师完成,时间与精力等方面的限制导致教师经常会感到力不从心。幼儿教师可以拓宽教具制作思路,带领幼儿协同合作,制作简单的教具,比如数学小棒、数字卡片、纸壳图形等。虽然幼儿的作品可能粗糙、简易,但在积极探索和反复尝试的过程中同样促进其智能与动手能力的发展。教师还可以通过家园合作的方式,绘制“任务分工表”,明确家长在制作中的辅助作用,鼓励家长一同参与到幼儿的学习过程,帮助幼儿搜集材料、提供建议,亲子共同制作教具。

    在选用教育材料时,要注意创新性与多样性,展现童心、童趣。教师可以同幼儿一起使用生活废旧物品进行改造,比如用旧卡纸制作拼图材料、用废饮料瓶制作模型材料;还可以融合美术学科的指导,使用丰富的颜色、绘制美丽的图案、设计新颖的造型,在充分结合数学知识的同时吸引幼儿实践、学习的兴趣;另外,应该扩大选取教育材料的视野“从学具、玩具扩大到一切教育资源,认真发掘‘潜在教具,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中的教育资源”,在为幼儿提供亲近自然的机会的同时,不断丰富教育材料。

    三、增强教育活动趣味,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积极性

    数学知识抽象性、逻辑性的特点使得幼儿数学学习的兴趣性原则必须受到重视。以游戏的方式组织活动,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能够使儿童获得愉悦的情绪体验。[5]但需要注意的是避免游戏的单调、重复和为了游戏而游戏的行为。

    幼儿园数学游戏种类多样,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操作性数学游戏主要是通过幼儿的动手操作进而获得一定的数学知识。如中班幼儿学习数量关系时进行的“树叶比一比”游戏(DQAL一D),通过摆、数树叶,在数量多少、面积大小方面获得正确认识。情节性数学游戏主要通过情节安排展开学习。如小班幼儿在认识‘`5以内数字”的活动中,教师创设了“小熊过生日”的故事情境,通过小动物的角色扮演,数朋友送给小熊的礼物等情节,使幼儿轻松、愉快地掌握5以内的点数。运动}h}数学游戏将数学概念与体育活动相结合,例如大班幼儿学习数字的组成时,通过投沙包游戏记录数字、比较数字,归纳获得数学知识。另外还有竞赛性数学游戏、数学智力游戏等,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融入数学活动中去。

    四、完善评价体系,尊重个体多元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教育最终的目的必须是能够增进人类理解。个体的差异性产生了不同的智能组合,依据多元智能理论创设分层多维的幼儿数学学习评价标准、建构完善的评价体系,能够使幼儿在评价环节中再次受益。

    幼儿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依赖—摆脱”具体事物和形象的过程,最终形成具有一定概括意义的数学知识。从聚焦幼儿对实际数学问题的解决为评价标准,放眼到学习品质、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等多维度评价标准;综合采用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评价,在不同阶段对幼儿展开评价,并将评价的结果加以对照,追踪幼儿发展的过程。

    结束语

    在学前教育事业受到普遍重视的大背景下,所有学前教育的从业者都应科学把控日常教育实践,设计优质的数学教育活动,从而更好地协助儿童认识事物、认识自然,满足儿童成长的需要,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许自素.浅析幼儿园大班数学教育活动设计的有效性[J].速读(上旬),2019,(10):171.

    [2]高莉.绘本在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中的运用初探[J].教育界,2019,(32):110-111.

    [3]何牧.幼儿教育APP在幼儿园数学活动中的有效应用[J].教育探索,2019,(6):31-34.

    [4]席艳丽.浅谈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策略[J].魅力中国,2019,(33):208-209.

    [5]王赛.浅谈幼儿园数学集体教育活动发展幼儿思维的有效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9,(38):231-23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2: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