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构建初中数学高效教学课堂 |
范文 | 李宝江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初中生在初中数学课堂的需求。因此,教师要探究高效课堂枸建策略,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质量,运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建立独特的知识体系。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兴趣入手,改变呆板的教学内容,引发学生合作探究,使得初中数学教学适应新课改的变革。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7-275 高效课堂是指运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做到让学生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掌握教学内容。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主要科目,以培养学生数学思维,锻炼学生数学能力为目的。教师要做到培养学生基本的数学基础知识,然后做到利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但是从数学教学现状来看,只是注重初中生的数学基础,并没有重视初中生对数学知识的灵活掌握与应用。长期以来,运用传统的授课模式(就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知识传递,学生进行记忆)不利于初中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忽略了初中生进行自主思考与学习。 一、提高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高效课堂的前提条件,教师应该改变传统严厉苛刻的形象,而是建立朋友式的关系。让初中生不惧怕教师,更有利于对数学问题进行探讨与询问。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尊重、互相理解;教师遵循对待每一位同学都平等;教师可以利用课下时间了解学生遇见的数学难题等等。只要建立起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初中生就会放下对教师的惧怕心理,将数学难题大胆提出,提高数学基础。 2.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数学这一科目作为初中阶段必学的重点科目,让一部分同学会感觉枯燥无味。有压力等等的感觉,进而对数学课堂产生厌烦与排斥,拒绝学习数学知识。教师就要对中学生做出正确的引导,将数学理论、数学公式灵活化的表现在初中生的眼前。那么前提条件就是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教师平常都是运用口头讲解数学理论,做不到抓住初中生的专注力,所以在讲解时教师可以利用幽默风趣的授课方式,但是也不能做到喧宾夺主,主要目的是數学理论与数学知识的传递。 3.采用小组学习制,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小组学习起源于美国,旨在通过将学生合理分配来完成教学任务,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和思维,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思考与探究空间,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合作共赢的思维、主动探索问题的习惯。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和思考能力。小组制的学习方式相对适合初中生,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混合分组,在传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提出各种问题,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思考和讨论,总结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或方式,回答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的空间环境,让学生有效开拓自己的思维,逐渐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性。在讲解错题时,教师也可以借助小组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小组中探究和解决问题,在相互交流中讲解错题,相互帮助,相互感染,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对在讨论中不能解决的错题,学生可以向教师提出,由教师集中处理。这样的讲解效率较高,会使学生产生极强的学习兴趣,渴望知道真正的答案,有利于营造数学课堂的有效环境。 4.将生活问题数学化 将数学知识灵活运用于生活中,进行转化然后解决问题。数学的教学模式不再采用传统的说教模式,而是将生活实际问题进行有效转换再应用于课堂中。不仅可以改变课堂氛围,还能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有效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进行结合,加强对问题的探究能力和思考能力,进而提高初中生对数学课堂的热爱,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对初中生进行培养,引导小学生对数学课堂产生爱好进而发展成兴趣。 二、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实现数学教学高效课堂 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丰富数学课堂的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管采用哪种教学方式,都应该落脚于是否有效的调动了初中生的积极性与兴趣性,是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利用实际教具进行教学。在初中数学内容中,存在着很多几何问题,利用实物教具进行直观的讲解,将深奥的东西浅显化。帮助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较弱的学生,进行立体几何的学习。譬如在三视图的学习当中,肯定会有学生理解不了立体图形,进而做不出三视图的正确表示。教师运用立体方块进行图形展示,让初中生前来观察,从而加深他们的理解能力,逐渐培养初中生形成立体图形的思维。 利用网络多媒体进行教学。随着网络的发展,也可以将互联网渗透到初中数学教学当中。教师运用多媒体PPT对所要讲解的题进行直观展示,传统的黑板展示不利于教师操作,不具备便捷性。并且一节课的时间有限,教师很困难做到知识抄写与监管学生状态兼顾,所以运用多媒体,灵活便捷的展现出来。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提升学习质量和学生对于数学科目的兴趣。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以构建高效课堂为目标,改变应试教育教学模式,利用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数学兴趣,借助信息技术优化数学内容,组织合作探究增强教学效率,在师生互动中启发学生思维,营造快乐的数学学习氛围。然而,初中数学教学是学生学习与提升数学能力与思维的重要时期,所以教师要创新授课方式与模式,对数学知识与课堂教育方案进行结合,不断深入与改革。教师也要根据自身与学生的特点进行教育方式的改变,进而才能做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使初中数学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最终达到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唐小红.谈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20(21):55-56. [2]杨建霞.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探讨[J].科技资讯,2020,18(21):153-154+160. [3]邱少红.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3):191-192. [4]寇亮.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分层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7):211. [5]王娟. 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探析[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340-34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