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中西医结合治疗联合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牵引术后的康复效果探讨 |
范文 | 董祥莲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联合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牵引术后的康复效果。方法 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采用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1.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 且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106.85±2.12)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3.40±2.13)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联合康复护理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牵引术后, 可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改善预后情况,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牵引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康复护理;康复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2.085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较为常见的疾病,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加大, 近年来该病发病率逐年上升, 并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其主要病变纤维环、髓核等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后, 在外力作用下, 椎间盘中的纤维环出现破裂, 髓核组织脱出于椎管或后方, 致使附近的脊神经根部受到压迫, 产生腰部疼痛, 下肢麻木等症状[1]。从目前来看, 在临床对其治疗主要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形式, 本文研究主要是针对选择保守治疗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 在其治疗和康复过程中需要配合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方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对此, 本院骨病康复科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积极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联合康复护理,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0月本院骨病康复科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48例。对照组中男18例, 女30例;年龄17~81岁, 平均年龄(49.13±16.42)岁;腰椎间盘突出类型:23例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 25例侧旁型腰椎间盘突出;节段部位突出:L3~4节段部位突出者14例, L4~5节段突出19例, L5~S1节段突出15例。观察组中男19例, 女29例;年龄25~71岁, 平均年龄(47.32±10.72);腰椎间盘突出类型:20例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28例侧旁型腰椎间盘突出;节段部位突出:L3~4节段部位突出者10例,?L4~5节段突出24例, L5~S1节段突出1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2]:①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诊断标准, 经CT检查、腰椎核磁共振检查确诊者;②具有腰疼、脊柱侧弯等明显症状。排除标准:①有严重精神障碍者;②有心、脑等严重疾病者;③对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 1. 2 方法 1. 2. 1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中西医结合治疗, 给予甲钴胺片0.5 mg/次, 3次/d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75 mg/次, 1次/d;同时给予中药独活寄生汤, 组方:肉桂、甘草各3 g, 川芎、防风、白芍、独活、牛膝各10 g, 茯苓、杜仲、秦艽、党参、当归各15 g, 熟地黄、桑寄生各20 g, 上述中草药加水煎煮后取药汁300 ml分两次温服。治疗15 d为1个疗程, 共治疗2个疗程。再对患者行中医电脑中频、磁热疗法、推拿、针灸等手法治疗, 选取环跳、殷门、承山等穴位进行针灸, 遵医嘱腰部予以中药贴敷、拔火罐、中药包热熨等治疗[3]。结合腰椎布拖牵引, 30 min/次, 每日牵引次数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 一般1~2次/d。 1. 2. 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 将药物的效果及优势简单告知患者。给予用药指导, 包括用药注意事项等, 同时予以患者心理疏导。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采用康复护理, 具体方法:①心理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时间长, 治愈难, 易反复, 在发病期间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 对心理也会造成严重困擾, 因此护理人员在患者接受康复治疗时要重视患者的心理疏导,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 使患者保持舒畅的情绪和心态, 用乐观的人生态度对待疾病, 积极配合医生治疗;②体位护理:患者如果处于疾病发作期, 要求必须绝对卧床休息3周或直至疼痛症状缓解, 患者在日常休养中最好是卧硬板床, 以此确保脊柱平直。在治疗恢复期患者可下床适量活动, 但是必须要佩戴康复腰围进行支撑加以保护, 避免体位的突然改变引起不适。同时, 患者在仰卧位时可以在腰部增加腰垫维持腰部正常的生理曲度;③牵引护理:目前临床在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是采用腰椎布拖牵引, 牵引治疗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 告知其牵引时注意事项以取得配合。在进行牵引过程中患者必须严格遵医嘱卧床, 从而减轻自身体重对腰椎间盘的负荷。在牵引过程中护理人员要随时询问患者感受是否有胸闷、心慌不适, 仔细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以及脉搏等情况, 同时还要留意患者的血管、神经是否受压, 如果出现疼痛加重等不适立即停止治疗, 通知医师处理[4]。患者行牵引治疗后, 护理人员应当引导患者在硬板床上平卧休息30 min后再翻身, 起床时家属应当协助或者患者自己用手护住腰部给予一定的支撑, 以免发生扭伤;④康复护理:待患者病情稳定后, 护理人员应当积极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主要以腰背部肌肉锻炼为主, 锻炼方法有直腿抬高、五点支撑及飞燕式等方法, 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当每日定期对患者实施按摩护理;待患者进入巩固期后, 此时患者的病情基本得到控制, 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指导患者进行下床步行锻炼, 以循序渐进为原则, 协助并督促患者加强腰背肌康复训练。⑤饮食护理:加强营养,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科学合理指导饮食, 使患者达到最大程度的康复。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 3. 1 临床疗效 疗效判定标准[5]:患者脊柱活动正常, 腰腿疼痛感消失即显效;患者脊柱活动基本正常, 患者腰腿疼痛感偶发即有效;患者脊柱活动不正常, 腰腿部疼痛无明显改善甚至出现病情加重趋势, 即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3. 2 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生活质量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 量表总分120分, 评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6]。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 且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的病症, 腰腿疼痛是该病最明显的症状之一。受外力的影响, 患者的神经根受到压迫, 从而导致神经肌肉功能受损害, 肌肉活动受到障碍, 使得患者肌肉逐渐萎缩,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7]。中西医结合护理通过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 帮助患者正确对待疾病,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 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配合医生治疗;同时给予中药治疗, 起到活血化瘀的功效, 减少患者疼痛感;而针灸作为我国中医的精髓, 通过针灸和推拿能够帮助患者疏通经脉、活血止痛;同时辅以牵引术, 确保患者在较短时间内得以康复[8]。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1.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 且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106.85±2.12)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3.40±2.13)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联合康复护理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牵引术后, 可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改善预后情况,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静. 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康复的影响.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 26(3):176-177. [2] 李清. 中西醫结合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的效果观察. 黑龙江医药, 2019, 32(5):1247-1249. [3] 张恩和. CT、MRI诊断脊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准确性比较. 黑龙江医药, 2017, 30(3):679-681. [4] 周丽波.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的作用探析. 中国保健营养, 2019, 29(4):208-209. [5] 吴智榕, 刘海玲. 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 2(12):140-142. [6] 崔静雅.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11):250, 254. [8] 周群. 护理干预对中药熏蒸加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 大家健康:现代医学研究, 2014(8):23. [收稿日期:2020-01-2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