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试论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 |
范文 | 唐巧云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初中数学教学的主要工作。教师需要切实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发挥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实现数学水平的不断提高。而问题情境创设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得到数学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因此这种教学模式成为广大初中数学教师的良好选择。本文对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具体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初中数学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问题情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9-228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初中数学教学的教学目标已不再是单纯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和数学解题能力,还要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让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引导下锻炼自身的数学综合运用能力,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增强问题情境的趣味性 充足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产生良好学习效果的前提,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增强问题情境的趣味性,构建能够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问题情境。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播放和展示视频、图片等形式的数学素材,让学生沉浸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然后再由教师根据多媒体课件中的资料,向学生提出具有趣味性的思考问题,在难度上要始终,既不能太过简单也不能太过复杂,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要目的,讓学生能够从问题情境中收获到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良好学习状态,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 二、提高问题情境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问题情境的创设需要与学生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不能太过缥缈,让学生难以沉浸到教师所构建的情境中去,在初中阶段,学生对周边事物的好奇心依然较为强烈,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并积极思考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例如在“圆”的学习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联系学生生活中的常见事物,如车轮、钟表、摩天轮等,向学生提出问题:“什么样的图形叫圆?圆有哪些基本特点?”并让学生尝试多举出一些生活中的圆形案例,回忆圆的知识,思考圆的特征,为后面给出圆的定义做准备。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圆的应用广泛及圆中蕴涵的数学美,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在问题情境中充分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从而给予学生充足的学习动力,使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 三、构建具有层次性的问题情境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问题难度的阶梯化和问题之间的联系,为学生构建具有层次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是一种难度逐步提升、探索性逐步增强的过程,让学生在此情境下始终保持思考问题的高度专注力。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可以先从简单的基础问题进行提问,引导学生跟着教师的教学思路对课堂所学的知识内容展开环环相扣的探索过程,充分发挥自身的独立思考能力,并从这种层次性的问题情境中获得数学思维的有效锻炼,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 四、重视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构建问题情境要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得到思维能力的锻炼,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问题情境创设的发散性,让学生能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对数学知识产生更加深入的探索,获得数学能力的提升。例如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中,教材为学生提供了我国古代《孙子算经》的著名数学趣题“鸡兔同笼”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先按照现代数学的方法设未知数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组进行解答,然后提问学生:“那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没有方程的古代,古人是怎么解这道题的吗?”在学生经过了思考之后,向学生详细解释假设鸡和兔子同时抬起一半的脚,此时就知道了鸡的头数等于鸡的脚数,兔子的头数等于兔子两倍脚数,则一半的腿数减去总头数就成了兔子的头数,让学生发现古人简单的数学智慧,然后向学生提供更多古代数学问题:“同学们,古代中国除了‘鸡兔同笼问题以外,还有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你们能不能用现代方程的方法解答并思考古人是怎么解答的呢?”让学生尝试多种解题方法,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得到数学思维能力的锻炼,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从而使学生获得数学综合能力的提高。 五、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 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些合作性的教学情境,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问题展开探究,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能够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在对问题的共同讨论和争辩中得到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这种教学方式能够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构建良好的班级氛围。教师可以在初中数学课堂中首先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合理的分组,让每个小组都能拥有相近的综合学习水平,然后通过向学生抛出具有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在讨论中得出结果,实现数学素养的有效提高。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不但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良好的帮助,同时也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实现了教学模式的有效创新。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探索教学方法优化问题情境的创设形式,不断实现教学质量的进步,为初中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从而确保学生数学水平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洪光曙.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研究[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09):83. [2]孙齐超.在初中数学课堂创设问题情境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2020(36):15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