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学科学课堂实验有效性评价标准的分析
范文

    李有林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探索,校园课堂教学迎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科学是小学阶段开拓学生视野,丰富科学知识的重要课程,科学课程教学中课堂实验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所以,文章从小学科学课堂实验教学角度出发,浅析课堂有效性评价标准,旨在提升科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从而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程;课堂实验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40-277

    前言

    小学阶段科学课程教学是学生成长发展道路上的科学启蒙课,科学课程教学进程中课堂实验教学是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性而言,实验教学更能引起学生好奇心,让学生产生求知欲,从而促提升课堂有效性。小学科学课堂实验有效性评价标准的变化是与时俱进的,所以教师要注意随之改变,保障及时跟进时代步伐。

    一、充分挖掘科学课堂实验可利用资源

    对于小学阶段的科学课程教学而言,课堂实验属于实物观察的一种形式。小学科学课程的相关教材内容收录有限,所以课堂实验的进行不能够仅仅局限于教材之中,教师要具备发现的眼光、敏锐的感觉,去观察、发现、挖掘大自然中任何有关科学课堂实验的有效资源,可利用性资源在通过教师的转化后能够更好地融于课堂,促进课堂实验的完整性、全面性。

    挖掘生活中有关科学课堂实验的素材也可以让学生们进行,教师通过教材引导对学生们加以指点,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实验素材并带进课堂,放置在教室的“科学角”,以便于在进行相关课堂实验时素材丰富。这种形式也更能提高学生们的课堂注意力和学习积极性,同时课堂实验所用材料是学生自行带来的物品更容易促进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让学生们走出校园在日常中看见此物品随之就能想起学过的知识,从而促进科学的“学以致用”。

    二、简单运用生活化的课堂实验教学素材

    运用生活化的课堂实验教学素材其实也就是让科学课程教学更加生活化,这也是新课程标准改革驱使下的创新教学方式[1]。小学科学课程是在为以后高年级的学习生涯打好基础,所以生活化的课堂实验教学会让学生的好奇心充分发挥,带动产生求知欲从而促进实验的进行和知识的讲解,并且生活化的实验素材会降低学生的紧张学习情绪,缓解教师教学压力,拉近课堂与生活的距离。

    小学科学的开展是以生活中寻找科学规律开始的,然后再将科学规律运用于生活继续发展的,所以生活化的课堂实验教学素材才更符合教学目标,更有助于实现“学以致用”。科学课堂实验的建立不仅仅是局限于教室中的一亩地三分地,古时方有庭院授课,现代走出教室走出校园一样可以建立“课堂”。比如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太阳与时间》,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们在天气晴朗的条件下走进操场现场授课,让学生们观察太阳与钟表的变化并做好记录,与此同時注意让同学们保持原位置尽量不要移动,以便于观测影子与太阳之间的关系,这样一来后续制作太阳计时器、创意钟表等课时就会更加顺畅,也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科学的魅力。

    三、选择正确的课堂实验教学方法

    教学方式的正确选择是学科知识讲授的得力助手,所以教师要注意创新和完善课堂实验教学措施,但要避免盲目追新求异,以学生主体为中心。教学方式的选择首先要符合新课程标准改革要求,符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规律;其次要做到有的放矢,注意实验教学的启发性,让学生在完成学习后能够有自己的思考;最后要注意的是做到激发学生探究式思考,促进学生知识的理解,让学生拥有自主探究能力。

    实验教学的进行可以选择分组分层教学,根据学生之间个性化发展差异将学生科学合理的划分学习小组,确保每组中有领导性带动人员,有理论性指导人员,有实操性技能人员。然后根据每组情况的不同分别进行不同类型的课堂实验,注意叮嘱学生做好记录,在结束之后大家一起分享并讨论实验结果,以此促进课堂实验的有效性,促进课堂实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四、设置饱含趣味性的课堂实验小游戏

    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育处于幼稚时期,对新鲜事物有着极其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并且他们的自我控制力和学习能力有限,再加上天性使然好动性远大于学习性。但科学课堂实验属于动手实践性课程,相对而言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所以将课堂实验形式多样化,设置饱含趣味性的小游戏更能提升教学有效性,实验进行过程融入游戏环节能增加探索意味,减少教学困难[2]。

    例如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光与我们的生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划分游戏小组,然后利用“镜子”、“陀螺”等素材建立游戏课堂。通过小游戏让学生们体会镜子与光之间的联系,了解光的折射,通过陀螺的旋转理解其中的奥秘,过程中教师可以参与指导和引领,帮助学生解决难题。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更是容易建立游戏实验,让学生们通过运动型小游戏、益智型小游戏、体能型小游戏感受热量的产生,了解热量的来龙去脉。玩游戏是学生的兴趣使然,游戏中学习知识是有效措施。

    五、利用多媒体与互联网促进多元化发展

    当前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教育领域对多媒体设备和互联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多媒体资源也成为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现在小学阶段的学生们耍手机、玩电脑可谓是无师自通,所以利用互联网教学更能让学生保持课堂热情,让课堂实验充分发挥,与此同时很多普通实验器材和实物无法做到的效果在多媒体和互联网的帮助下能够得到有效解决。

    比如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材料》,玻璃和纸的普通存在状态比较容易进行教授,课堂实验也比较好完成,但特殊形态的表现形式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包括其生产制造过程,形态转化和多样化用途,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身边生活中的花花万物。另外,多媒体与互联网能够完善课堂实验过程,促进实验进行的完善性,保障课堂实验的有效性。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科学课堂实验有效性评价标准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改革是不停有变化的,要想提升小学科学课堂实验的有效性就要注意考察教育大环境的变化,从学生、教师、教材、教学方式等多方面着手革新和完善,确保学生接受到的科学素养教育更全面,从而保障高质量的科学课堂实验教学,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良好的成长。

    参考文献

    [1]王碧梅.小学科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评价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7.

    [2]李霞.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思维型教学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12:4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