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学语文课堂中多媒体课件的应用
范文

    廖泽平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教学不可避免地走向了信息化的现代教学之路。多媒体课件集声像图形于一体,丰富的色彩和动画设计等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有利于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接收、理解和内化。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是现代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并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可。但是部分教师观念认识偏颇和能力发展不足,导致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对教学产生了一些干扰,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质量,阻碍了教学信息化的进程。如何在教学中发挥多媒体课件应用的优势、规避其不良影响、实现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已经受到广大研究者的关注。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应用;小学语文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40-160

    一、概念界定

    1.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课件为各种多媒体技术在课件制作中的集成,利用先进的多媒体硬件设备,通过科学合理的软件设计,针对教学目的和教学使用环境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以及影像等多媒体素材融为一体,形成具有交互性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软件。目前我国各学校制作的课件大多都是多媒体课件。”目前,应用最广的多媒体课件形式是用 PowerPoint制作的电子幻灯片。

    2.多媒体课件的应用

    本研究中的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指的是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添加多媒体课件的使用,通过多媒体课件中生动形象的文本、图形、图像、声音等手段来帮助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课件应用的质量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影响着学生的知识增长和生命发展。多媒体课件应用的质量有高有低,与教学的关系纷繁多种,但总的来说有三个层次:协助关系,对等关系,干扰关系。多媒体课件应用的过程中,三种关系交织混合在一起,本研究就多媒体课件应用于教学中的干扰关系方面进行着重探索,以促进协助关系的实现。

    二、多媒体课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应用的标准

    1.紧扣教学目标

    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起着导向、调控、评价与激励的作用。每门学科都有其基本性质,进而决定了其基本任务。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是工具性,其基本任务是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教学。在以语言文字为基础的语言教学中贯穿渗透着科学知识、思想价值观、文学品性的传授和培育。知识性、思想性、文学性这三方面与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目标的三个层面相呼应。因此,多媒体课件在小学语文中有效运用的标准之一是在听说读写中促成教学目标的实现。

    2.深化教学内容

    有序有效有意的教學内容对教学活动起着保障、连接、制约作用。教学活动的所有价值体现在教学主体对于教学内容的传递、接收、判断、解释,学生在教学内容的分解与组合中丰富知识与能力,拓宽见识与眼界,实现全面和谐发展。

    3.优化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活动的基本保障,与教学内容为主客体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教学内容制约着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方法促进教学内容的实施和意义的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表现在,观念形态方面对教学策略、教学艺术等的准确认识,物质形态方面对技术手段、教学媒体等的综合应用。

    4.美化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是影响教学活动的客观条件,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者相互区分又可相互影响转化。物质环境可以通过人体感官的直接体验造就不同的精神环境,精神环境反过来亦可影响人对物质环境的看法、评判和反应。

    三、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对教学干扰的探因

    1.教学目标淡化,形成视听冗余

    教学传播中的教学信息需要特定的传递媒介作载体,具体到多媒体课件的构成,则指各个承担着教学信息的媒体素材,作为一类视听媒体,多媒体课件常常通过直观的图片、动画、影音等形式从视觉和听觉上将人们的注意力迅速锁定到目标任务上,部分教师在设计中未能遵循学生的身心规律,形成视听冗余,致使教学目标发生了偏移。

    2.教学内容浅化,弥散教学重难点

    教学传播过程中的信息包括直接指向教学内容的教学信息和关联不大的起修饰辅助作用的非教学信息。在信息传播中,教学信息的设计、布局不合理,未突出教学重难点,扰乱了教学内容的传递;非教学信息量太多,或者设计过于突出,学生的不随意注意增多,造成无关干扰,浅化教学内容,弥散教学重难点。

    3.教学方法选择固着,缺乏理智

    每一类教学媒体都有其优势和不足,根据媒体特性,结合教学任务需要,并考虑适当的经济成本选择效益最好的教学媒体是明智的选择。在教学现状中,发现部分教师固执地认为应用多媒体课件能解决所有问题,就一定能提高教学效果,完全忽略或者贬低了传统教学方法和其他现代教学媒体的价值,盲目的认为多媒体课件是尊,导致教学方法固化,教学手段单一,降低了教学效益。

    4.教学主体被动,阻碍学生个性发展

    教育传播过程是信源和信宿之间基于教学信息的主动的双向的交流活动,教学中主要的信源是教师,信宿是学生,教师作为教学信息的发出者,主要是收集、组织、提供和变换信息,以实现教育目标;学生作为信息的接受者,主要是接收、解释和再传送信息,实现对教学信息的内化,完成学习任务。多媒体课件的凝滞应用与教学对象在知识经验、技能高低、情感态度方面的灵活解释间的冲突,造成教学主体的机械化,干扰了语文课培养学生个性思维和想象能力的教学目标。

    四、应对教学的干扰的策略体系

    1.以观念为先导,提升信源能力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教师对多媒体课件的认识决定着教师设计和操作的方式方法,不同的教师应用同样的多媒体课件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教师作为信源,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信息传播主体,完善教师观念,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能够有效指导多媒体课件设计中教学信息的选择和编排,并调试多媒体课件使用的方式、时机、频率等,控制其可能产生的干扰的程度,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2.以教学优化为标尺,完善多媒体课件应用

    在正确观念的指导下,多媒体课件应用在教学提升中起到辅助作用还是抑制作用,在于课件本身质量的高低和教师运用的智慧。如何去获得多媒体课件设计所需要的素材信息,如何结合学科教学内容进行统整,如何结合学情进行灵活操作都是调控多媒体课件应用产生的干扰的关键。

    3.以学习主体为本,发展信宿的主观能动性

    任何一种形式的教学都不可能完全满足每一个学习主体的需求,无论何种完善方法都只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改良,就像本研究所探讨的一样,小学语文课堂中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产生的干扰的辐射范围和效果也受到教学对象自身素质的影响,干扰会在不同时刻有不同的形态表现,而教学主体可以通过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去控制、调整,以使自身不受其干扰,甚至可将其转化为磨砺意志、增强分辨能力等的资源。

    参考文献

    [1]李森.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龚沙.如何提高 PPT 课件的美观性[J].学园,2013(8).

    [3]周杰,王新华,马亮. PPT课件设计探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7(12).

    [4]李姣.多媒体教学与传统语文教学有效融合的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5]阎凤玉.小学教师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现状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

    [6]宋海章.中学课堂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有效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0.

    [7]胡文霞.互联网时代下的师生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1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2:3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