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创设优质音乐情境,优化小学音乐教学 |
范文 | 冯晓娜 摘要:目前,我国在小学教育上,普遍要求教师能够正确的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而在恰到好处的情境下开展教学活动,成为了广大小学教师最为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小学音乐课程的开设,旨在引导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懂得怎样欣赏音乐,怎样理解音乐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因此,如何创设一个优质的音乐情境,同时优化小学音乐教学工作,成为了广大音乐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接下来,本文将围绕在教学过程中,怎样让学生在特定的、恰当的情境中领悟音乐魅力展开进一步论述。 关键词:小学音乐;创设情境;优化课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1-263 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由于音乐课程在考核范围之外,导致无论是学校、老师、学生乃至其家长,对音乐课程的轻视根深蒂固,更有甚者,部分其他所谓“主科”的教师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目标,占用音乐课堂的时间。但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音乐成为了学生的必备素质,音乐课程成为了学生的必修课程,因此,怎样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音乐课堂当中,引导学生自主领悟音乐的魅力,教师怎样立足于此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应试教育模式下,小学音乐教学存在的弊端 (一)音乐课堂当中缺乏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 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无论是学校、老师、学生乃至家长,都是为了应对考试而开展教育工作与投身学习当中,不用考试的科目自然难以产生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学校在教育资源配置上也有着一定的偏向性,导致音乐课堂的教学设备往往有着一定的不足,这些都体现了对音乐课程的不重视。更有甚者,部分学校干脆取缔了音乐课堂,导致小学生充沛的精力很难发泄,其好奇心难以得到满足,同时,也使得学生难以拥有对音乐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乐器进课堂等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感受音乐的美,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学生认真学习和教师完成教学目标、教学任务营造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 (二)音乐课堂教学存在机械化、模式化的现象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音乐课堂的在小学教育工作中的地位虽然略有提升,但总体来说,音乐课程依然处在一个相对尴尬的境地当中。在课堂上,教师只是简单的把教材中的内容单向的灌输给学生,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课本之中的歌曲。并未将音乐教学内容与当代的社会理念、文化现象等内容相结合。在现阶段的音乐课堂中,教师播放音乐,学生在教师内自由安排时间的现象屡见不鲜。存在着非常强的局限性。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尽量避免长时间使用相同的教学方法,应当学会灵通变通,从而改善课堂教学机械化、模式化的弊端。 二、创设优质音乐情境,优化小学音乐课堂的实施方法 (一)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准备音乐教学设备。 第一,学校与教师应当立足于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当前的身心状况,去制定教学目标,着手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与创新能力,让学生可以在恰当的目标之中属实的领略音乐作品带来的乐趣。例如,教师在执教《春节序曲》一课的相关内容时。在课堂上,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春节期间的场面,为学生营造一个春节的情境。 第二,教师应当立足于教学内容,并充分结合学生的学情,为学生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是教师为了达成某一教学目标而制定,不论是怎样的方法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有教师能够充分整合学生学情以及教学内容,才能够采用更为直接的教学方法,完成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在执教《弱起小节》一课的相关内容时。通过教学大纲,可以得知本课的教学内容为乐理知识,而枯燥单调的知识容易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击鼓传花”的教学游戏,同时辅以多媒体教学,便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学校要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合理的分配教育资源,进而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拥有多元化的教学载体,用多元化的教学工具为学生带来更加强烈的视听感官上的冲击、例如,教师在执教《小小鼓号手》一课的相关内容时。在课堂上,教师向学生简单的介绍小号、军鼓两种乐器,并让学生亲自去尝试吹响小号,用军鼓打出此前在课堂上学过的节奏型,让学生身临其境,在音乐课堂中成为一名真正的“鼓号手,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音乐素养。 (二)提升教师专业水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小学生产生学习行为的内在动力源泉,也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非智力因素,更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主动性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始终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放在教学工作的第一位。但现实情况是,在部分小学当中,其他科目教师兼任音乐教师的情况屡见不鲜,导致音乐教师团队的专业水准参差不齐,没有专业的音乐教师团队,其业务水准必然低下,是导致音乐课堂枯燥乏味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从学校的层面来讲,应当招收一批具有较强音乐涵养、较强音乐教学业务能力的音乐教师,组成教师团队,从而针对学生开展更加专业的教学活动。从教师自身的层面来讲,应当抱有终身学习的人生观,不断吸纳全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为学生呈现更加精彩的音乐课堂。 例如,教师在执教《如果幸福你就拍拍手》一课的相关内容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设计教学游戏。在课堂上,教师首先为学生播放音乐,让学生对这首歌曲的旋律与节奏有初步印象。接下来,为学生讲解书本中的内容,并教会学生演唱这首歌曲。接下来,教师请两名学生走上讲台,让学生在讲台上“默唱”,当学生“默唱”到“拍拍手”、“跺跺脚”时,做出相应的动作,看看两名同学是否默契,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会被充分的激发,也能更好的掌握这首歌曲。 (三)运用语言、光线等作为教学载体,为学生营造音乐氛围 在教学的过程中,借助外物营造音乐氛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例如,在执教《远方钟声》一课的相关内容时。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各种不同的“钟声”,让学生在悠扬的钟声当中,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各种不同的钟,从而有效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再如,教师在执教《我的家乡日喀则》一课的相关内容时。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西藏风光,给学生帶来强烈的视觉冲击,与此同时,教师播放歌曲,让学生在西藏的优美风光当中开始学习,从而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 总而言之,小学音乐教学工作任重道远,只有教师用合理的手段为学生打造一个优质的音乐情境,才能让学生收获更加直观的学习体验,从而带动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发展,助力学生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魏晓红,王艳红,马志红.创设良好的音乐情境,让学生感受音乐之美[J].中国校外教育,2014(20):162. [2]杨娟.基于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音乐情境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