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的思考 |
范文 | 李宏超 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即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文化品格)。语言能力是知识内容,学习能力是路径策略,思维品质是终极目的和动力,文化意识是学科特点和兴趣。缺一不可,相辅相成。 一、小学英语课堂中学生的深度理解和深度思考。 1.每一节小学英语课都应该有它的整体结构,有一个大的主题,为的是给学生构建一个有机的知识体系,而不是零散的单纯的碎片性语言知识。 英语的输出主要看是否输入到位,是什么形式的输入。这是和理科学习的学法引领不同的。没有学习情绪和深度思考的零散输入,学生的输出必定是零散的,语句语篇阅读能力必定受限。单靠学习方法的指导,这样的输入不饱满也不够量,更看不到学生丰富的输出。 英语的学习,要像语文一样,才能构建扎实的基础。如果每节课把语言知识独立地零散地进行讲授和练习反而把零散输入做的更碎。所以学生的整体语言理解能力才停步不前。 2.我们想要的思维品质是学生会思考,主动思考,深度思考,并且生成了思维的火花,有表达。我提到的高阶思维,是指在文本或者知识内容的表层无法直接获取信息的思考方式,能够直接获取信息的就是低阶思维。举个例子,在我某一次说课的内容里,张鹏会做什么这个问题,训练的是低阶思维。而张鹏会唱英文歌、John會中国功夫体现了这两位同学的什么品质?(异国文化挑战、能做好的背后努力)这就训练的是学生的高阶思维。 李松林老师曾说过:没有深度思考,那么语言知识就只是知识,它不是力量,不是核心素养。 3.因此怎样设计教学问题,是最需要老师深刻思考的,这个问题的目的是启发思考训练思维,是要触发学生的共鸣和深层的表达动机;这个问题的来源是教学内容文本、语言知识;这个问题的路径是引导学生通过回答或解决问题去切身地体验、实践语言,最终发展高阶思维;这个问题的去向是学生的表达以及下一个教学环节。 一堂课不仅要有一条知识主线,还要有一条问题主线。 4.具体的教学流程。 导入最好自然简约,让学生明朗地进入,同时要有推度有层次地从旧知过渡到新知。 整个学习过程要一直围绕“学生的认知规律”即: 视听感受语言——学生自己发现语言功能或规律——在老师的帮助下习得语言功能或规律——多元化地体验语言——运用语言解决问题、表达自我——读写能力的升级——真实的生活问题和表达动机——文化品格延伸、总结。 5.老师不要和盘托出,要学会留有悬念,通过反复的演示,让学生自主走进情境,然后选择语言。自己敲开本课的语言之门。老师不能为了课而上课,不能回避学生的非主线非主流问题,要善于密切关注学生的这些问题,把握契机由这些问题自然运用并回归到本节课内容框架下的相关表达。要善于追问,善于倾听。 二、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英语多元化活动。 上一阶段我们做“音标识词,音节记词”,这关注的是学习能力,课题研究的巨大成果就是我们教师语音素养全面提高,教师在教学单词时有法可依,学生在学习单词时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并能够自主学习。接下来我们要关注的就是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我们想要的思维品质是学生会思考,主动思考,深度思考,并且生成了思维的火花,有表达。我之前在参加基本功赛时提到的高阶思维,是指在文本或者知识内容的表层无法直接获取信息的思考方式,能够直接获取信息的就是低阶思维。我们不仅想看到学生的低阶思维,更想收获学生的高阶思维。而启发思考的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载体就是文化,富有文化意义的教学活动,必然会引发学生更丰富的思考。陶行知先生说过,实践出真知。所以我们要创造学生能够用课堂语言知识去自主合作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这个活动是实在的,这个问题是实际学习生活的,那么学生自发习得的知识也一定是真知。李松林老师曾说过:没有深度思考,那么语言知识就只是知识,它不是力量,不是核心素养。所以我们要创造学生必须深度思考才能完成的活动,这个活动是有逻辑性,有操作性,有深度意义的,它才是一个成功的多元活动。 任何一个多元活动,目的都是要启发学生思考,训练学生思维,都要触发学生的共鸣和深层的表达动机;这个活动的设计来源是教学内容文本、语言知识;这个活动的操作路径是引导学生通过完成活动或解决问题去切身地体验、实践语言,最终发展高阶思维;这个活动的去向是学生未来进一步的英语学习。 比如写,孩子们要写什么,为什么而写,如何收集素材,什么形式呈现。比如演,演什么,演谁,如何组织语言,表达怎样的情境,要和哪些伙伴共同完成。比如做,我们要准备什么,怎么准备,用哪些语言来准备,要怎么展示。我想,当我们每一个老师,深度思考设计任何一个多元活动,都会创造出一个不一样且非常有价值的教学活动。 第二,我想谈谈多元活动中教师的角色。老师不能为了课而上课,不能为了结果而研究。我们不能回避学生在参与多元活动时产生的的非主线非主流非语言知识问题,我们要善于密切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个性化行为,把握契机由这些问题自然运用并回归到活动内容,活动目的和语言知识中来。要善于追问,善于倾听。而不是遇到问题就强迫学生必须按照你的活动套路和活动套路走。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健康”的孩子,所谓健康,是不怕困难,不怕挫折,敢于挑战,善于调整,内在和谐;会思考,能思考,且思考的三观前提是正的、有发展性的。而只有单一目标的孩子不管成绩好坏,素质高低,都不是健康的,因为他们的目标只是渴望成功和无条件向前。因此这就是我们不能光注重语言和能力的原因,我们的课堂需要思维和文化。这就是核心素养的意义。 然后我们要善于收集并记录每一次尝试,每一次多元活动,把失败的例子变成反思,把成功的例子详细记录。而这些不仅仅是未来我们可以一直运用并改进的教学资源,更是这一次课题实验研究的丰富成果。我们教师只有投入地进行课题研究,才能专注于教育教学,才能不断发现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才能及时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并着手通过教育教学实践去验证自己的办法是否可行,这个过程就是课题研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在反思中发现,在发现中反思,教育智慧和自信才会不断提升。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